-
公开(公告)号:CN102105334A
公开(公告)日:2011-06-22
申请号:CN200980128734.5
申请日:2009-06-03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G11/006 , B60R16/0215 , B60R16/027
Abstract: 抑制车身与滑动门之间所布线的线束在打开动作时垂下的情况,并且即使在上下车一侧被踩踏也不产生损伤。一种供电用的线束的安装装置,所述线束架设在车身与滑动门之间,在滑动门的打开动作时沿着避开上下车位置的旋转轨迹移动,将贯通保持所述线束的旋转体(14)旋转自如地枢轴固定在门侧固定托架(11)和车身侧固定托架中的至少一个上,并且在该旋转体与所述托架之间设置弹性材料(15),通过该弹性材料对所述旋转体及由该旋转体保持的线束(10)向上方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1288214B
公开(公告)日:2010-09-29
申请号:CN200680038142.0
申请日:2006-07-11
Applicant: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G11/00 , B60R16/0215 , H02G11/006 , Y10T403/32631
Abstract: 用于支承设置在车体和可移动地连接到车体上的可移动构件之间的电缆的装置,该装置设置有导向构件和支承构件。该导向构件具有:与框架本体的空心部分连通并用于电缆的插入的第一开口;相对于第一开口间隔开小于180。的特定角度、与空心部分连通并用于电缆的插入的第二开口。在框架本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三维弯曲表面。该支承构件可转动地紧密保持导向构件的三维弯曲表面,且固定到车体和/或可移动构件上。该电缆通过空心部分从导向构件的第一开口插入到第二开口,从而导向构件能够在顶-底、左-右和倾斜方向上跟随电缆的角度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05144522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480022963.X
申请日:2014-04-07
Applicant: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6/0222 , F16L5/02 , H02G3/22
Abstract: 提供一种护线套,能够同时实现在护线套的安装开始时的卡定部的可见性的提高以及其安装作业时的插入力的减少,安装作业性优异。包括直径比安装孔(H)大的扩径部(32)、在与面板部件(P)相对的安装面(32a)侧的环状密封唇部(33)、在环状密封唇部(33)的半径方向内侧从安装面(32a)突出而卡定于面板部件(P)的第一卡定部(25)以及在环状密封唇部(33)的半径方向内侧从安装面(32a)突出而在环状密封唇部(33)与面板部件(P)接触时卡定于面板部件(P)的第二卡定部(26),第一卡定部(25)具有在环状密封唇部(33)的半径方向内侧从安装面(32a)突出的基端部(25A)以及在环状密封唇部(33)的半径方向外侧从基端部(25A)向扩径部(32)侧突出的前端部(25B),第二卡定部(26)配置在第一卡定部(25)的相反侧。
-
公开(公告)号:CN104364987A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280073871.5
申请日:2012-11-08
Applicant: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6/0222 , H02G3/2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能够容易地确认车身板件的贯通孔的内周缘部是否与护环的环状卡定凹部嵌合。护环具备:线束插通部;及环状突出部,利用弹性材料以从线束插通部向外周突出的方式形成,在外周部形成有环状卡定凹部,相对于环状卡定凹部而在线束插通部的轴向一方侧形成接受侧环状部,并且在另一方侧形成有插入侧环状部。在插入侧环状部中的环状卡定凹部侧的外周部,在其周向上形成有局部的突部,在所述突部形成有:倾斜面,沿着线束插通部的轴向随着朝向环状卡定凹部而向外倾斜;及板件朝向面,相对于倾斜面呈锐角且朝向环状卡定凹部侧。
-
公开(公告)号:CN103636028A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280033488.7
申请日:2012-06-15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1/11 , H01M2/1061 , H01M2/1077 , H01M2/202 , H01R24/00
Abstract: 一种电池布线模块(14),该电池布线模块被安装到单电池组(13),具有正和负电极端子(11)的多个单电池(12)在该单电池组中排列,在电极端子(11)之间连接,并且该电池布线模块通过沿着单电池(12)排列的方向联接多个联接单元(16)来构造。联接单元(16)中的每一个联接单元均包括:连接在所述多个单电池(12)中的一个单电池(12)的电极端子(11)和另一个单电池(12)的电极端子(11)的汇流条(17);和汇流条容纳单元(19),汇流条(17)被容纳该汇流条容纳单元中。在汇流条(17)中形成有一对端子通孔(18),电极端子(11)被插入通过所述端子通孔,所述一对端子通孔(18)被形成为沿着单电池(12)排列的方向延伸的细长形状。
-
公开(公告)号:CN103636028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280033488.7
申请日:2012-06-15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1/11 , H01M2/1061 , H01M2/1077 , H01M2/202 , H01R24/00
Abstract: 一种电池布线模块(14),该电池布线模块被安装到单电池组(13),具有正和负电极端子(11)的多个单电池(12)在该单电池组中排列,在电极端子(11)之间连接,并且该电池布线模块通过沿着单电池(12)排列的方向联接多个联接单元(16)来构造。联接单元(16)中的每一个联接单元均包括:连接在所述多个单电池(12)中的一个单电池(12)的电极端子(11)和另一个单电池(12)的电极端子(11)的汇流条(17);和汇流条容纳单元(19),汇流条(17)被容纳该汇流条容纳单元中。在汇流条(17)中形成有一对端子通孔(18),电极端子(11)被插入通过所述端子通孔,所述一对端子通孔(18)被形成为沿着单电池(12)排列的方向延伸的细长形状。
-
公开(公告)号:CN103339761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280006510.9
申请日:2012-01-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202 , H01M2/06 , H01M2/1077 , H01M2/206 , H01M2/34
Abstract: 覆盖了容纳部(19)的覆盖件(27)通过铰链(26)与连接单元(16)一体地形成,容纳部(19)容纳多个连接单元(16)中的多个连接构件(17)。在连接单元(16)中形成有单元闩锁部(31)和单元闩锁接收部(33),该单元闩锁接收部(33)被闩锁到在相邻的连接单元(16)上形成的单元闩锁部(31)。在覆盖件(27)上形成有覆盖件闩锁部(38)和覆盖件闩锁接收部(40),该覆盖件闩锁接收部(40)被闩锁到在相邻的连接单元(16)上的覆盖件(27)上形成的覆盖件闩锁部(38)。通过闩锁所述单元闩锁部(31)和单元闩锁接收部(33)并闩锁所述覆盖件闩锁部(38)和覆盖件闩锁接收部(40)来闩锁所述多个连接单元(16)。
-
公开(公告)号:CN101616823B
公开(公告)日:2012-01-11
申请号:CN200780050913.2
申请日:2007-05-09
Applicant: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G3/0468 , B60R16/0207 , B60R16/0215 , H02G11/00
Abstract: 一种布置结构,使得用于机动车辆的束线横跨在车体与滑动构件之间。该结构包括:用于套住束线的波纹管;由树脂材料制成的保护器,该保护器沿纵向方向保持波纹管的相对两端并使束线穿过;以及旋转构件,其与保护器成一体或作为与保护器不同的元件联接到该保护器,该旋转构件被可旋转地支承在设置在车体和滑动构件上的支承构件上。
-
公开(公告)号:CN101288214A
公开(公告)日:2008-10-15
申请号:CN200680038142.0
申请日:2006-07-11
Applicant: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G11/00 , B60R16/0215 , H02G11/006 , Y10T403/32631
Abstract: 用于支承设置在车体和可移动地连接到车体上的可移动构件之间的电缆的装置,该装置设置有导向构件和支承构件。该导向构件具有:与框架本体的空心部分连通并用于电缆的插入的第一开口;相对于第一开口间隔开小于180°的特定角度、与空心部分连通并用于电缆的插入的第二开口。在框架本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三维弯曲表面。该支承构件可转动地紧密保持导向构件的三维弯曲表面,且固定到车体和/或可移动构件上。该电缆通过空心部分从导向构件的第一开口插入到第二开口,从而导向构件能够在顶-底、左-右和倾斜方向上跟随电缆的角度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58506A
公开(公告)日:1997-09-03
申请号:CN96117387.4
申请日:1996-11-30
Applicant: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IPC: H01R11/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24/20 , H01R4/183 , H01R11/11 , H01R13/5219 , H01R13/53 , H01R13/631 , H01R2101/00
Abstract: 为便于线端与设备连接。分配器13形成有管形容座15,阳端子接头11在容座中心伸出。阴端子接头12与线16端头连接。另外,密封件21安装成包护阴端子接头使其沿中心轴伸出。在密封件上,引导部24如此形成以包护阴端子接头,其引导端斜削形成引导表面24a。因此,在偏离其正常插入位置时即使阴端子接头插入,引导表面24a与容座开口边缘15a接触,于是引导接头其正常插入位置。结果阴端子接头能与阳端子接头连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