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037216B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1810036152.5
申请日:2018-01-15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 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树强 , 于娟 , 李旭鑫 , 范梦圆 , 张天祥 , 李依蒙 , 张美善 , 石明慧 , 杨双 , 周俊彤 , 齐磊 , 孙晓宁 , 徐尚华 , 查穆哈 , 郭小兵 , 刘阳 , 黄志鑫 , 林绍碧 , 胡德夫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林麝养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确定林麝取香时间的方法。本发明方法综合显微形态观测、干燥法分析含水量变化、气质联用技术及ELISA分析粪样激素变化等方法,通过将麝香样品的外观形态颜色、成分变化及与取香林麝粪样激素相关性动态变化进行系统对比,探索出了一套系统的多角度多层次林麝取香时间确定方法。利用本发明方法可以从不同侧面对麝香品质判定及确定最佳的取香时间提供科学依据,可用于掌握林麝麝香在分泌后熟化过程中变化情况,从而用来确定人工养殖林麝科学的取香时间,保障采集麝香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07561191A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710943350.5
申请日:2017-10-11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 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30/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药物分析及中药鉴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然俄罗斯麝香与天然林麝麝香的微量鉴定方法。本发明方法包括样品预处理、气质联用GC-MS色谱分析和数据处理步骤,通过对俄罗斯麝香和林麝麝香的GC-MS图谱进行对比分析,利用两种麝香所含麝香酮特征峰的显著差异,以及对两种麝香所含麝香酮含量分析数据的比较确定为何种麝香,从而能够方便快速、准确的进行天然林麝麝香和俄罗斯麝香的分析判定。由于本发明方法具备确定的操作规范和操作条件,受试验人员主观因素影响小,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显著提高,且本发明方法简便易行、对操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实践经验要求不高,非常适宜于在药物检测领域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000020A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410254350.0
申请日:2014-06-10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 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林麝饲草。所述林麝饲草中,总黄酮的质量百分含量为4%~7%。本发明还提供了配制林麝的方法,是将饲草中总黄酮的质量含量控制在4%~7%。本发明首次对林麝饲草中的黄酮含量进行全面测定分析,并首次根据不同季节林麝摄取饲草中黄酮的含量,确定林麝饲料中黄酮最佳比例范围。由本发明可以毫无疑义地推断,本发明确定的总黄酮含量是人工饲养林麝时,配制饲料中总黄酮的最佳含量,在这种条件下,林麝可以得到有效的营养来源,对林麝的生活以及生长最佳。因此,本发明提供的饲草中的总黄酮含量是在自然生活环境下测量得到的,适用于人工饲养林麝时饲草的配制。
-
公开(公告)号:CN103300221A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310262828.X
申请日:2013-06-27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 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秦岭林麝的喜食饲草及其采集时间。所述喜食饲草由苦楝、山荆子、青麸杨、棣棠花、南蛇藤和兴山榆组成;所述苦楝、所述山荆子、所述青麸杨、所述棣棠花、所述南蛇藤和所述兴山榆的质量比为3∶2∶1∶1∶1∶1。本发明针对秦岭地区的天然植被特征,遴选常见、易采集的植物种类,保证所确定植物种类具有较大的资源储量。本发明首次采用自助餐法确定林麝的喜食植物种类,贴近林麝的天然食物选择,确定出符合林麝营养需求的植物饲料配比。本发明首次按月份测定喜食植物的营养成分变化,选择适于采集每种喜食植物的时间段,并储备林麝的冬季食物,保证林麝冬季的营养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3300221B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310262828.X
申请日:2013-06-27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 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秦岭林麝的喜食饲草及其采集时间。所述喜食饲草由苦楝、山荆子、青麸杨、棣棠花、南蛇藤和兴山榆组成;所述苦楝、所述山荆子、所述青麸杨、所述棣棠花、所述南蛇藤和所述兴山榆的质量比为3∶2∶1∶1∶1∶1。本发明针对秦岭地区的天然植被特征,遴选常见、易采集的植物种类,保证所确定植物种类具有较大的资源储量。本发明首次采用自助餐法确定林麝的喜食植物种类,贴近林麝的天然食物选择,确定出符合林麝营养需求的植物饲料配比。本发明首次按月份测定喜食植物的营养成分变化,选择适于采集每种喜食植物的时间段,并储备林麝的冬季食物,保证林麝冬季的营养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8037216A
公开(公告)日:2018-05-15
申请号:CN201810036152.5
申请日:2018-01-15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 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树强 , 于娟 , 李旭鑫 , 范梦圆 , 张天祥 , 李依蒙 , 张美善 , 石明慧 , 杨双 , 周俊彤 , 齐磊 , 孙晓宁 , 徐尚华 , 查穆哈 , 郭小兵 , 刘阳 , 黄志鑫 , 林绍碧 , 胡德夫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林麝养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确定林麝取香时间的方法。本发明方法综合显微形态观测、干燥法分析含水量变化、气质联用技术及ELISA分析粪样激素变化等方法,通过将麝香样品的外观形态颜色、成分变化及与取香林麝粪样激素相关性动态变化进行系统对比,探索出了一套系统的多角度多层次林麝取香时间确定方法。利用本发明方法可以从不同侧面对麝香品质判定及确定最佳的取香时间提供科学依据,可用于掌握林麝麝香在分泌后熟化过程中变化情况,从而用来确定人工养殖林麝科学的取香时间,保障采集麝香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04558084B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510031151.8
申请日:2015-01-21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林麝粪便中类固醇激素的提取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动物粪便中类固醇激素的提取方法,包括用提取液浸提所述动物粪便得到含有所述类固醇激素的浸提液的步骤;所述提取液为乙醇水溶液、甲醇水溶液、乙醇或甲醇;所述乙醇水溶液中乙醇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大于等于60%小于100%;所述甲醇水溶液中甲醇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大于等于60%小于100%;所述类固醇激素为皮质醇、雌二醇和睾酮中的全部或两种或一种。实验证明,可以利用本发明的林麝粪便中类固醇激素的提取方法从林麝粪便中提取类固醇激素,最佳提取液为90E(体积百分比浓度为90%的乙醇水溶液)。
-
公开(公告)号:CN104366114A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410686185.6
申请日:2014-11-25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林麝饲草,具体为一种缩合单宁最佳含量的林麝饲草。该林麝饲草中,缩合单宁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1%~1.8%。本发明进一步公开了配制该种林麝饲草的方法,将所述饲草中缩合单宁的质量百分含量控制在1.1%~1.8%。本发明首次对不同季节林麝摄食植物中的缩合单宁进行全面测定及分析,并首次根据林麝在自然状态下摄取饲草中的缩合单宁含量,确定林麝饲草中缩合单宁的最佳取食范围。本发明可为探索控制食草动物胃肠道寄生虫新途径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8476984B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1810225334.7
申请日:2018-03-19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 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杨双 , 于娟 , 李旭鑫 , 范梦圆 , 张天祥 , 李依蒙 , 张美善 , 石明慧 , 周俊彤 , 齐磊 , 孙晓宁 , 徐尚华 , 查穆哈 , 郭小兵 , 刘阳 , 黄志鑫 , 林绍碧 , 刘树强 , 胡德夫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良版麝类保定装运箱,包括:塑料材质的箱体、箱门、通风口、排污装置和动物驱赶装置。通过将箱体设为塑料材质,以减轻运输过程中箱体的质量,便于人们对箱体进行搬运,当麝类动物排泄排泄物时,粪便通过网格板的间隔落入排污槽内,粪便再通过排污管流向集粪盒;通过在箱体的顶部和侧面设置多个通风口,实现箱体的空气流通,给麝类动物提供一个舒适的运输环境;当到达目的地时,为了减少麝类动物见到人后易受惊扰的情况,通过动物驱赶装置迫使麝类动物慢慢移动至箱门处,直至走出箱门,由此减少了麝类动物与人直接接触,避免了麝类动物见到人类后出现应激反应,导致伤害到麝类动物自身或是伤害到人类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04542481B
公开(公告)日:2017-10-27
申请号:CN201510030344.1
申请日:2015-01-21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A01K6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幼麝的管护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幼麝的管护方法,包括在幼麝的饲养关键期对所述幼麝进行如下管护:所述管护包括饲养员用饲具每天对所述幼麝饲喂食物;所述食物为下述H、I、J和K中的四种、三种、两种或一种;所述H为包括植物芽体和/或植物叶子的粗饲料;所述I为奶;所述J为水;所述K为包括水果果实和/或蔬菜和/或豆科植物籽粒的粗饲料;所述饲养关键期为所述幼麝出生后的第14‑17周。实验证明,本发明的幼麝的管护方法可以提高幼麝的生存质量,降低幼麝的死亡率:实验组幼麝的死亡率为对照组的0.237。实验证明,可利用本发明的幼麝的管护方法对幼麝进行管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