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030966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293836.0
申请日:2023-10-09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态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大数据的生态环境智能监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的每个预设时刻下的溶解氧浓度,以及构成每个组合力传感器的每个目标力传感器在每个预设时刻下采集的目标力值;对构成每个组合力传感器的所有目标力传感器进行划分;确定每个组合力传感器在每个预设时刻下的正面生物活动指标、反面生物活动指标和整体生物活动指标;确定生物影响指标;根据生物影响指标,对当前时刻下的溶解氧浓度进行修正,得到目标氧浓度,并基于目标氧浓度,判断藻类含量是否超标。本发明通过对采集的所有溶解氧浓度和目标力值进行数据处理,提高了藻类含量是否超标判断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622424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884145.2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G06F18/24 , G06F18/10 , G06F16/29 , G06Q50/02 , G06Q50/26 , G01D21/02 , G01W1/02 , G01N33/24 , G01N3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护林生态环境效应监测方法,涉及生态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包括步骤: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结果展示,本发明在数据采集上,全面涵盖防护林内部及周边区域的气象、土壤和植被数据,为准确评估提供丰富基础;经过预处理得到标准化数据,增强了数据可比性与分析准确性;通过计算多个时间节点的平均值与变化率,反映长期影响和短期动态。综合防风固沙系数、水土保持系数和气候系数得出生态效应综合指数,结合预设权重值和阈值,全面评估防护林生态效应,将展示信号传输至监测中心,便于相关部门及时了解状况并采取措施。该方法对防护林管理和生态保护意义重大,能及时发现问题,指导科学管理和维护。
-
公开(公告)号:CN117290712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300659.4
申请日:2023-10-10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G06F18/2134 , G06F18/2113 , G06F18/27 , G06F18/25 , G06F30/27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基于EEMD方法对气象输入数据频率分解的统计降尺度方法,属于气象与水文交叉技术领域。针对目前存在的小尺度气象数据的非平稳时间序列及相关性丧失问题,本发明通过EEMD将小尺度气象和大尺度气候的时间序列拆分为趋势、季节、周期等多个单分量信号,使每个分量信号只包含一种成分以减少其他成分的干扰,提升拟合效果,利用MLP模型解决小尺度气象因子与大尺度气候变量的非线性问题,以BMA方法根据模拟与实测数据的一致性自适应赋值各GCM的权重,降低低性能GCM的影响,构建SWG将空间降尺度模型输出的月尺度数据降为日尺度,通过SP算法重构多站点间日尺度数据的相关性,为模拟未来情景提供有效驱动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7030966B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293836.0
申请日:2023-10-09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态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大数据的生态环境智能监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的每个预设时刻下的溶解氧浓度,以及构成每个组合力传感器的每个目标力传感器在每个预设时刻下采集的目标力值;对构成每个组合力传感器的所有目标力传感器进行划分;确定每个组合力传感器在每个预设时刻下的正面生物活动指标、反面生物活动指标和整体生物活动指标;确定生物影响指标;根据生物影响指标,对当前时刻下的溶解氧浓度进行修正,得到目标氧浓度,并基于目标氧浓度,判断藻类含量是否超标。本发明通过对采集的所有溶解氧浓度和目标力值进行数据处理,提高了藻类含量是否超标判断的准确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