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内电极钛酸钡基多层陶瓷电容器纳米瓷粉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81549C

    公开(公告)日:2006-10-25

    申请号:CN200410009087.5

    申请日:2004-05-14

    Abstract: 一种镍内电极钛酸钡基多层陶瓷电容器纳米瓷粉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钛酸钡基多层陶瓷电容器纳米级介电材料。本发明采用湿化学方法中的共沉淀方法,经过合理配方,优化合成工艺,在较低的温度下,制备出用于MLCC,并适于镍内电极,且具有抗还原性的钛酸钡基20~50nm粉末钙钛矿相的焙烧粉末,此粉末在还原气氛中,于1150℃~1250℃烧结1~2小时,便可烧成以钛酸钡为主的高介电性能、适于镍内电极的Y5V多层陶瓷电容器。制成的介电陶瓷室温介电常数高达9400,介电损耗1~3%,电阻率≥1012~1013Ω·cm。本发明设备简单,成本低廉,制备出的陶瓷能满足MLCC高性能、小型化、贱金属化发展趋势的要求。

    镍内电极钛酸钡基多层陶瓷电容器纳米瓷粉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569738A

    公开(公告)日:2005-01-26

    申请号:CN200410009087.5

    申请日:2004-05-14

    Abstract: 一种镍内电极钛酸钡基多层陶瓷电容器纳米瓷粉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钛酸钡基多层陶瓷电容器纳米级介电材料。本发明采用湿化学方法中的共沉淀方法,经过合理配方,优化合成工艺,在较低的温度下,制备出用于MLCC,并适于镍内电极,且具有抗还原性的钛酸钡基20~50nm粉末钙钛矿相的焙烧粉末,此粉末在还原气氛中,于1150℃~1250℃烧结1~2小时,便可烧成以钛酸钡为主的高介电性能、适于镍内电极的Y5V多层陶瓷电容器。制成的介电陶瓷室温介电常数高达9400,介电损耗1~3%,电阻率≥1012~1013Ω.cm。本发明设备简单,成本低廉,制备出的陶瓷能满足MLCC高性能、小型化、贱金属化发展趋势的要求。

    一种纳米级多层陶瓷电容器介电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948C

    公开(公告)日:2004-02-25

    申请号:CN02117624.8

    申请日:2002-05-10

    Abstract: 一种纳米级多层陶瓷电容器介电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电子陶瓷材料的制备,特别涉及一种铅系陶瓷粉料的制备。本方法是针对铌镁酸铅-钛酸铅粉料颗粒过大,烧结温度过高,电极成本过高和铅的挥发等问题采用湿化学中的共沉淀方法,在较低的温度下,制备出了一种以铌镁酸铅为主的铌镁酸铅-钛酸铅(PMN-PT)纳米级高性能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介电陶瓷粉料,粉料颗粒尺寸在10~30nm,2小时烧结成陶瓷的室温介电常数高达12000~16000,介电损耗1~3%,电阻率≥1012Ω.cm,击穿电压10~14kv/mm,容温变化率在-30℃至+85℃之间≤-56%,+22%。该方法设备简单,成本低廉,能满足MLCC高性能小型化的趋势。

    一种纳米级多层陶瓷电容器介电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375843A

    公开(公告)日:2002-10-23

    申请号:CN02117624.8

    申请日:2002-05-10

    Abstract: 一种纳米级多层陶瓷电容器介电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电子陶瓷材料的制备,特别涉及一种铅系陶瓷粉料的制备。本方法是针对铌镁酸铅-钛酸铅粉料颗粒过大,烧结温度过高,电极成本过高和铅的挥发等问题采用湿化学中的共沉淀方法,在较低的温度下,制备出了一种以铌镁酸铅为主的铌镁酸铅-钛酸铅(PMN-PT)纳米级高性能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介电陶瓷粉料,粉料颗粒尺寸在10~30nm,2小时烧结成陶瓷的室温介电常数高达12000~16000,介电损耗1~3%,电阻率≥1012Ω.cm,击穿电压10~14kv/mm,容温变化率在-30℃至+85℃之间≤-56%,+22%。该方法设备简单,成本低廉,能满足MLCC高性能小型化的趋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