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切型平焰喷嘴及其组合排布阵列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9353679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544107.2

    申请日:2024-10-3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圆切型平焰喷嘴及其组合排布阵列结构,涉及喷嘴结构领域,包括喷嘴本体,喷嘴本体的两端为入口端和出口端,气态氧化剂从入口端进入并从出口端喷出,入口端截面为圆形,出口端沿着喷嘴本体入口端轴线方向的投影为椭圆形,出口端为弧形,弧形的轴线垂直于椭圆形的长轴和入口端轴线所在平面,且弧形的轴线与入口端轴线相交。提供了足够大的散射面积,工艺气与氧化剂在喷嘴出口充分混合,提高工艺气燃烧效率,在反应器燃烧室形成均匀的温度分布。

    一种水煤浆气化烧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057586A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911303914.4

    申请日:2019-12-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煤浆气化烧嘴系统,属于水煤浆气化的煤化工领域;包括烧嘴、氧气供应系统、燃料气供应系统和水煤浆供应系统;烧嘴的内部从内至外依次设置有中心氧管道、燃料气管道、水煤浆管道和主氧管道;氧气供应系统分别与中心氧管道和主氧管道连通,向烧嘴内部供氧;燃料气供应系统与燃料气管道管道连通,向烧嘴内部供燃料气;水煤浆供应系统与水煤浆管道连通,向烧嘴内部供水煤浆;烧嘴的顶部设置有外部点火器;烧嘴的底部伸入外部气化炉中;本发明气化炉点火、烘炉、投料、运行等过程可只由一个烧嘴独立连续完成而避免更换烧嘴;简化了气化炉开车流程,并减小了开车过程安全隐患。

    一种开工烧嘴用一体化枪、开工烧嘴、使用方法及工业炉

    公开(公告)号:CN113154393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110373195.4

    申请日:2021-04-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开工烧嘴用一体化枪、开工烧嘴、使用方法及工业炉,开工烧嘴包括一体化枪、火检系统、烧嘴安装座及现场控制箱,一体化枪安装在烧嘴安装座上,为开工烧嘴的燃烧装置;火检系统安装在烧嘴安装座上,用于检测一体化枪喷头处火焰情况,并将检测数据发送至现场控制箱;烧嘴安装座与工业炉的燃烧室对接,使一体化枪喷头进入工业炉燃烧室中;现场控制箱分别与点火/火检控制盒及火检系统进行信号连接,实现对点火、火焰检测的就地控制,同时将控制信号传输到中控DCS,实施远程控制。本发明通过一体化枪的结构设计简化了开工烧嘴结构,改善了操作条件,提高了自动化程度,并提高了开工烧嘴装置可靠性,减小了使用过程安全隐患。

    一种全预混喷嘴装置、气化炉、气化方法及喷嘴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12447A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2110373223.2

    申请日:2021-04-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预混喷嘴装置、气化炉、气化方法及喷嘴加工方法,包括第一气体管、燃料管、第二气体管、冷却水管、第一气体喷头、燃料喷头、第二气体喷头、外喷头、预混腔以及耐火材料;预混腔设置在第一气体喷头、燃料喷头及第二气体喷头出口下端、外喷头内部,实施燃料管引入的燃料介质与第一气体管和/或第二气体管引入的预混气体介质的混合。本发明将水煤浆等燃料介质和氧气等预混气体介质的混合过程提前至烧嘴内部,避免燃料介质还未充分参与燃烧气化反应就被带出炉膛导致的碳转化率及气化效率低、以及目前预混型烧嘴存在的结构复杂、燃料介质易堵塞、易热损伤等问题。

    一种开工烧嘴用一体化枪、开工烧嘴、使用方法及工业炉

    公开(公告)号:CN113154393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373195.4

    申请日:2021-04-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开工烧嘴用一体化枪、开工烧嘴、使用方法及工业炉,开工烧嘴包括一体化枪、火检系统、烧嘴安装座及现场控制箱,一体化枪安装在烧嘴安装座上,为开工烧嘴的燃烧装置;火检系统安装在烧嘴安装座上,用于检测一体化枪喷头处火焰情况,并将检测数据发送至现场控制箱;烧嘴安装座与工业炉的燃烧室对接,使一体化枪喷头进入工业炉燃烧室中;现场控制箱分别与点火/火检控制盒及火检系统进行信号连接,实现对点火、火焰检测的就地控制,同时将控制信号传输到中控DCS,实施远程控制。本发明通过一体化枪的结构设计简化了开工烧嘴结构,改善了操作条件,提高了自动化程度,并提高了开工烧嘴装置可靠性,减小了使用过程安全隐患。

    一种带中心氧调节功能的工艺烧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825333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1910149608.3

    申请日:2019-02-28

    Abstract: 一种带中心氧调节功能的工艺烧嘴装置,包括调节装置、中心氧管、水煤浆管、外氧管、调节杆、导向定位环、中心氧喷头、水煤浆喷头以及外氧喷头;中心氧管装设在水煤浆管内,水煤浆管下端设有水煤浆喷头;水煤浆管装设在外氧管内;外氧管下端设有外氧喷头;调节杆装设在中心氧管内,通过设置在中心氧管内部的导向定位环对调节杆导向定位;中心氧管的下端连接有中心氧喷头,中心氧管的上端设置有调节装置,通过调整调节杆与中心氧喷头端面的相对距离从而调节中心氧的流通截面积。本发明通过在线调整调节杆与中心氧喷头之间的匹配关系,从而调整中心氧的流通截面积,来实现对中心氧量的调节,无需使用氧气调节阀,调节更灵活,调节范围更广。

    一种全预混喷嘴装置、气化炉、气化方法及喷嘴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12447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110373223.2

    申请日:2021-04-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预混喷嘴装置、气化炉、气化方法及喷嘴加工方法,包括第一气体管、燃料管、第二气体管、冷却水管、第一气体喷头、燃料喷头、第二气体喷头、外喷头、预混腔以及耐火材料;预混腔设置在第一气体喷头、燃料喷头及第二气体喷头出口下端、外喷头内部,实施燃料管引入的燃料介质与第一气体管和/或第二气体管引入的预混气体介质的混合。本发明将水煤浆等燃料介质和氧气等预混气体介质的混合过程提前至烧嘴内部,避免燃料介质还未充分参与燃烧气化反应就被带出炉膛导致的碳转化率及气化效率低、以及目前预混型烧嘴存在的结构复杂、燃料介质易堵塞、易热损伤等问题。

    一种恶劣工况下的测温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199393B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111433222.9

    申请日:2021-11-29

    Abstract: 一种恶劣工况下的测温装置,包括动作驱动器(1)、控制器(2)、热电偶(5)、位置测量单元、冷却保护夹套,热电偶(5)安装在冷却保护夹套内,动作驱动器(1)与热电偶(5)通过连接件(4)固定连接,位置测量单元实时检测热电偶(5)在冷却保护夹套内位置并传至控制器(2),控制器(2)根据实际工况以及热电偶(5)的实时位置控制动作驱动器(1)动作,由动作驱动器(1)带动热电偶(5)的测量端伸出冷却保护夹套外部或者在冷却保护夹套内部进行温度测量。本发明通过控制动作驱动器(1)来拖动热电偶(5)前后动作,实现热电偶(5)全行程不同位置准确测温;同时,恶劣工况下将热电偶(5)缩入冷却保护夹套内部,并通入保护气冷却保护,避免损坏。

    一种不易泄漏的水煤浆工艺外喷头及其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97009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1910149992.7

    申请日:2019-02-28

    Abstract: 一种不易泄漏的水煤浆工艺外喷头及其加工方法,属于水煤浆加压气化的煤化工领域,目的是为了克服工艺烧嘴外喷嘴与短直管之间插接角焊缝容易泄漏的问题。外喷嘴由外端盖、短直管、中段、尾段焊接完成,外端盖与中段拼接组成的头部循环水水腔需要开孔,再与短直管插接后通过角焊缝连接。本发明中外喷嘴的外端盖和短直管改为一体化加工工艺完成,采用一种全新的结构设计和制造方法,由一整块锻件制成,取消外端盖与短直管之间的角焊接工序,使循环水腔不易泄漏,从而提高工艺烧嘴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一种恶劣工况下的测温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199393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111433222.9

    申请日:2021-11-29

    Abstract: 一种恶劣工况下的测温装置,包括动作驱动器(1)、控制器(2)、热电偶(5)、位置测量单元、冷却保护夹套,热电偶(5)安装在冷却保护夹套内,动作驱动器(1)与热电偶(5)通过连接件(4)固定连接,位置测量单元实时检测热电偶(5)在冷却保护夹套内位置并传至控制器(2),控制器(2)根据实际工况以及热电偶(5)的实时位置控制动作驱动器(1)动作,由动作驱动器(1)带动热电偶(5)的测量端伸出冷却保护夹套外部或者在冷却保护夹套内部进行温度测量。本发明通过控制动作驱动器(1)来拖动热电偶(5)前后动作,实现热电偶(5)全行程不同位置准确测温;同时,恶劣工况下将热电偶(5)缩入冷却保护夹套内部,并通入保护气冷却保护,避免损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