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17730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736750.9
申请日:2024-06-0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增材制造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双激光耦合的增材层高实时监测方法及系统,其包括:基于第一激光探头获取当前打印点对应的第一高度序列,第一高度序列至少包括所述当前打印点及前序多个打印点对应的第一高度;基于第二激光探头获取当前打印点对应的第二高度序列,第二高度序列至少包括当前打印点及前序多个打印点对应的第二高度;将第一高度序列与第二高度序列数据对齐;基于对齐后的高度序列获取当前打印点对应的层高增量;第二激光探头与第一激光探头前后设置在增材枪行径方向上,并随增材枪移动,使其对应测量点分别位于增材熔池前侧和后侧。本发明利用双激光逐点地获取增材层高,可实现层高数据的实时获取。
-
公开(公告)号:CN117139822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024294.7
申请日:2023-08-1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B23K25/00 , B23K101/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焊接成型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温度场耦合的钢轨三丝熔嘴电渣焊形性控制方法及系统,其包括如下步骤:将待焊钢轨置于焊接位置,所述待焊钢轨之间具有焊接间隙,所述焊接间隙内可容纳三根电渣焊熔嘴,每根熔嘴内通过有焊丝;将两块水冷铜模分别置于待焊钢轨的两侧;基于所述焊接间隙设计焊接工艺参数,开始三丝电渣焊焊接并实时获取焊接钢轨熔池内的温度场,基于所述温度场进行焊接工艺参数的实时调节;所述焊接工艺参数至少包括所述水冷铜模的流量。本发明可提升钢轨焊接接头的质量,确保钢轨焊缝近净成形。
-
公开(公告)号:CN114101851B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111652337.7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焊接技术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阀体零件的多焊缝填充自调节方法、系统及装置,包括:获取阀体焊道设计模型;基于阀体焊道设计模型确定当前道次焊缝的第一运动轨迹;在阀体焊道设计模型上确定焊接控制点,并获取焊接控制点处的第一坡口形状;当当前焊接位置距离焊接控制点第一距离时,通过坡口形状检测装置获取焊接控制点的第二坡口形状;获取第一坡口形状和第二坡口形状之间的差异度;至少基于差异度修正第一运动轨迹,得到第二运动轨迹,其中,第二运动轨迹由过渡段、过渡后段组成,过渡段的长度与差异度正相关。本发明通过焊接控制点坡口形状差异对焊接运动轨迹进行修正,实现阀体零件多焊缝填充时的自适应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14131201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420770.8
申请日:2021-11-2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B23K26/348 , B23K26/7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焊接技术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变厚度殷瓦钢板材的焊接方法、系统及装置,其包括:获取焊接板材的板厚变化曲线,基于板厚变化曲线从焊接数据库中调取标准工艺参数曲线;基于当前焊接点的温度曲线确定当前焊接点的实际熔深;基于板厚变化曲线确定当前焊接点的板材厚度,以确定当前焊接点的最优熔深,并获取当前焊接点对应的最优熔深与实际熔深之间的熔深差异;基于标准工艺参数曲线和下一焊接点的板材厚度获取下一焊接点的第一工艺参数;基于熔深差异对下一焊接点的第一工艺参数进行修正,得到下一焊接点的第二工艺参数,并基于第二工艺参数对下一焊接点进行焊接。本发明可实现对变厚度殷瓦钢板材的稳定焊接,提高焊接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131200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420744.5
申请日:2021-11-2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B23K26/348 , B23K26/08 , B23K9/13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焊接技术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激光‑电弧复合焊接的过程控制方法、系统及装置,包括:获取当前熔丝点的当前温度曲线,进而得到实际熔深;获取熔深第一范围和第二范围;将实际熔深与第一范围和第二范围进行对比,基于对比结果进行激光‑电弧复合焊接的过程调控,具体当实际熔深在第一范围内时,保持激光照射位置与熔丝点位置之间的距离,并进行激光照射功率的微调;当实际熔深不在第一范围但在第二范围内时,基于对比结果调控激光照射位置与熔丝点位置之间的位置关系;当实际熔深不在第二范围内时,基于对比结果进行熔池线能量密度调控。本发明可实现激光‑电弧复合焊接过程中焊缝熔深的实时控制,并提高焊接稳定性和焊接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121809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0784696.6
申请日:2022-06-2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B22F10/28 , B22F10/85 , B22F12/44 , B22F12/90 , B33Y10/00 , B33Y30/00 , B33Y50/02 , B33Y80/00 , B22F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增材制造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曲母线锥形面点阵结构及其增材制造方法和装置,其包括步骤:S1、建立曲母线锥形面点阵构件的三维包络面,所述三维包络面表示每层点阵结构的厚度;基于所述三维包络面构建若干层点阵结构模型,所述点阵结构模型包括阵列排列的多个胞元结构,所述胞元结构包括若干底点和一个顶点,底点与顶点通过杆连接;对任意第i层点阵结构模型,其中任意一个胞元结构的底点为第i‑1层点阵结构模型中若干胞元结构的顶点,i≥2;S2、基于若干层点阵结构模型,通过电弧增材工艺在曲母线锥形筒上逐层打印点阵结构,得到曲母线锥形面点阵构件。本发明可实现曲母线锥形面上点阵结构的高精度电弧增材制造。
-
公开(公告)号:CN115283797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0876047.9
申请日:2022-07-2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增材制造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电弧热‑冷丝复合的钛合金增材制造方法、系统及装置,其包括:获取钛合金零件待打印数模的应力分布;基于应力分布确定数模的力学性能上、下极限值,进而确定热丝和冷丝成分;基于子区域对应的力学性能要求确定子区域中堆积金属对应的组元成分;基于热丝和冷丝成分及子区域中的组元成分确定子区域的第一比例,第一比例反映热丝与冷丝送给速度比值;将数模进行分层切片;确定每个切片层中的电弧增材参数,其包括热丝速度,进而结合第一比例确定子区域对应的冷丝速度;基于电弧增材参数以及冷丝速度完成打印。本发明可使钛合金零件各区域满足不同受力要求,同时控制电弧熔丝增材制造过程中的热输入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332030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652372.9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6T7/00 , G06T5/00 , G06K9/62 , G06V10/774 , G06V10/8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X光图像去噪技术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阀体焊缝X光图像去噪方法、系统及装置,包括:基于阀体零件模型确定当前检测位置的零件厚度;在当前检测位置根据零件厚度选用对应功率的X光照射,获取当前检测位置的第一检测图像;基于训练好的图片质量模型确定第一检测图像中一个或多个质量特征的特征值;基于特征值判断第一检测图像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将零件厚度以及选用的X光功率进行特征表示,获取噪声约束向量;基于训练好的噪声模型及噪声约束向量对第一检测图像进行处理,得到去噪后的第二检测图像;训练好的噪声模型是一个编码器‑解码器耦合的去噪模型。本发明可降低阀体焊缝X光图像中的噪声数据,提升X光图像可信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332030B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111652372.9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6T7/00 , G06T5/70 , G06V10/774 , G06V10/8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X光图像去噪技术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阀体焊缝X光图像去噪方法、系统及装置,包括:基于阀体零件模型确定当前检测位置的零件厚度;在当前检测位置根据零件厚度选用对应功率的X光照射,获取当前检测位置的第一检测图像;基于训练好的图片质量模型确定第一检测图像中一个或多个质量特征的特征值;基于特征值判断第一检测图像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将零件厚度以及选用的X光功率进行特征表示,获取噪声约束向量;基于训练好的噪声模型及噪声约束向量对第一检测图像进行处理,得到去噪后的第二检测图像;训练好的噪声模型是一个编码器‑解码器耦合的去噪模型。本发明可降低阀体焊缝X光图像中的噪声数据,提升X光图像可信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283797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210876047.9
申请日:2022-07-2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增材制造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电弧热‑冷丝复合的钛合金增材制造方法、系统及装置,其包括:获取钛合金零件待打印数模的应力分布;基于应力分布确定数模的力学性能上、下极限值,进而确定热丝和冷丝成分;基于子区域对应的力学性能要求确定子区域中堆积金属对应的组元成分;基于热丝和冷丝成分及子区域中的组元成分确定子区域的第一比例,第一比例反映热丝与冷丝送给速度比值;将数模进行分层切片;确定每个切片层中的电弧增材参数,其包括热丝速度,进而结合第一比例确定子区域对应的冷丝速度;基于电弧增材参数以及冷丝速度完成打印。本发明可使钛合金零件各区域满足不同受力要求,同时控制电弧熔丝增材制造过程中的热输入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