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379013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499453.7

    申请日:2024-04-24

    Inventor: 李国林 杨浩 丁汉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模具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在模具设计阶段利用有限元仿真方法优化模具设计,并依据成形工艺条件及范围,使用有限元仿真结果来辅助决定传感器的选型和安装位置,以通过在模具及其成形系统上安装传感器,在线监测模具和成形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的性能;基于在线监测到的性能数据,判断模具和成形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的在线状态以及模具的在线健康度,并基于多个周期的模具的在线健康度预测模具的未来健康度;并结合离线检测方法检测到的模具在停用期间的离线状态,调整模具维护保养策略。通过本申请,实现主动式的模具性能管理,提高模具使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性能稳定性和使用效率。

    一种注塑模具结构及注塑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046530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278126.9

    申请日:2024-03-12

    Inventor: 李国林 杨浩 丁汉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注塑模具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结构及注塑方法,其包括相适配的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之间设置有成型腔,第一模具上开设有换模腔,换模腔与成型腔之间设置有导向槽并通过导向槽连通,导向槽的设置方向与换模腔和成型腔的设置方向相垂直,换模腔内沿设置方向布设有若干个成型镶件;注塑模具结构还包括设置于第一模具上的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第一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位于换模腔中,第一驱动组件驱动一个成型镶件穿过导向槽进入成型腔中和返回换模腔中,第二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成型镶件在换模腔内移动。本申请具有通过提高成型镶件的更换效率,缩短注塑周期,从而提高注塑效率的效果。

    模具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379013B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0499453.7

    申请日:2024-04-24

    Inventor: 李国林 杨浩 丁汉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模具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在模具设计阶段利用有限元仿真方法优化模具设计,并依据成形工艺条件及范围,使用有限元仿真结果来辅助决定传感器的选型和安装位置,以通过在模具及其成形系统上安装传感器,在线监测模具和成形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的性能;基于在线监测到的性能数据,判断模具和成形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的在线状态以及模具的在线健康度,并基于多个周期的模具的在线健康度预测模具的未来健康度;并结合离线检测方法检测到的模具在停用期间的离线状态,调整模具维护保养策略。通过本申请,实现主动式的模具性能管理,提高模具使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性能稳定性和使用效率。

    生产成本计算及优化方法和生产成本最优的生产排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228983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318360.X

    申请日:2024-03-20

    Inventor: 李国林 杨浩 丁汉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生产排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生产成本计算及优化方法和生产成本最优的生产排程系统。通过本申请,生产成本可包括制造过程中所涉及的各项因素,以及各项因素信息在需要考虑的排程周期的分时变换。由于实际数据在实际生产时会不断更新,每组生产成本因素信息也可以持续更新,根据更新的生产成本目标函数得到的最优排产方案可以实时兼顾生产成本的优化;在现有的生产计划排程模型中增加生产成本模型,以生成在多种交付和生产管理约束条件下的生产成本最优的生产排程方案,有效地降低整体生产成本。选择采用多次使用单制造环节生产成本优化模块或一次使用全制造环节生产成本整体最优模块的实现方式,以便与现有排程系统的多种方式整合兼容。

    一种冲压和注塑包胶单机生产设备及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63289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278127.3

    申请日:2024-03-12

    Inventor: 李国林 杨浩 丁汉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零件加工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冲压和注塑包胶单机生产设备及生产方法,其包括机架主体、旋转驱动机构、冲压机构和注塑机构;旋转驱动机构包括转盘,转盘水平设置且以其中心线为旋转轴转动连接于机架主体上,转盘上表面环绕旋转轴等距设有至少三个成型下模;冲压机构包括第一驱动件、活动压板和冲压上模,冲压上模设置于活动压板的下表面,第一驱动件驱动活动压板沿竖直方向运动使冲压上模与成型下模对接或分离;注塑机构用于向成型下模中注塑。本申请钣金件在机架主体上冲压区域冲压后直接移动至注塑区域进行注塑,无需通过人工对冲压的钣金件进行转移,提高零件的加工效率,且钣金件在注塑时位置更加精准,提高零件质量的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