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546014B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1710790492.2
申请日:2017-09-05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H01F27/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光纤在绕组线匝中的布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导体绕组外侧包裹底层绝缘纸,在底层绝缘纸上铺设紧套光纤;B、当紧套光纤铺设至导体绕组的弯折部位时,设置一段翘起部,翘起部的长度为3~5cm;C、翘起部的末端连接有与导体绕组的弯折部位相分离的过渡部,过渡部与翘起部相切连接,过渡部的长度比导体绕组的弯折部位的长度短1~2cm;D、过渡部的末端连接有回归部,回归部的末端与导体绕组相切连接,回归部的长度为4~7cm;E、在紧套光纤上铺设顶层绝缘纸。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对变压器本身的组装工艺影响较小,保证了光纤在变压器内安装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375345B
公开(公告)日:2020-01-31
申请号:CN201810164102.5
申请日:2018-02-27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1B1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布置结构,包括绕组,所述绕组外侧设置有第一光纤和第二光纤,第一光纤通过安装架固定在绕组上,第二光纤通过绝缘胶带贴合在绕组上,第二光纤的外侧包裹有隔热层;安装架包括固定在绕组上的外壳,外壳内轴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一端与绕组接触,支撑板的另一端与第一光纤接触,第一光纤通过两个卡扣固定在外壳上;第二光纤上设置有若干个固定点,每个固定点上交叉固定有两个绝缘胶带。本发明能够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提高了光纤传感器对于变压器绕组检测的精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588789B
公开(公告)日:2019-11-01
申请号:CN201710790381.1
申请日:2017-09-05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光纤在变压器内部的防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光纤与低压绕组导线贴合,光纤随着低压绕组导线同步绕制;B、测量光纤中的布里渊频移,根据测量结果调整光纤铺设位置;C、在光纤的输入端施加拉力,根据施加拉力前后布里渊频移的测量结果调整光纤铺设位置;D、在光纤的输出端施加拉力,根据施加拉力前后的布里渊频移测量结果调整光纤铺设位置;E、然后在光纤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施同时加拉力,根据施加拉力前后的布里渊频移测量结果调整光纤铺设位置。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实现对于光纤自身应力的准确检测和调整。
-
公开(公告)号:CN108375345A
公开(公告)日:2018-08-07
申请号:CN201810164102.5
申请日:2018-02-27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PC: G01B1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布置结构,包括绕组,所述绕组外侧设置有第一光纤和第二光纤,第一光纤通过安装架固定在绕组上,第二光纤通过绝缘胶带贴合在绕组上,第二光纤的外侧包裹有隔热层;安装架包括固定在绕组上的外壳,外壳内轴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一端与绕组接触,支撑板的另一端与第一光纤接触,第一光纤通过两个卡扣固定在外壳上;第二光纤上设置有若干个固定点,每个固定点上交叉固定有两个绝缘胶带。本发明能够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提高了光纤传感器对于变压器绕组检测的精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063781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270434.7
申请日:2017-04-24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雾水收集及电导率检测装置,包括风扇、热电半导体制冷芯片组、雾水电导率测试和外壳;外壳的顶端设计成凹字形结构,凹字形结构将装置分为加热腔和冷凝腔两个腔室;加热腔内设置有多层隔板,相邻的上下隔板分别与加热腔左右侧壁固定连接,冷凝腔与加热腔之间的不锈钢壁上设置有热电半导体制冷芯片组,风扇放置于凹字形结构的顶端的入气口处,雾水电导率测试仪安装在装置的底部,水电导率测试仪的外侧壁上还设置有显示屏。本发明采用风扇集气,热电半导体制冷芯片组等装置,大大加速了雾水收集速度;本发明加入雾水电导率分析仪,在收集到雾水的同时立刻就可以进行雾水的电导率分析工作,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578902B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710795145.9
申请日:2017-09-06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1F27/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纤在变压器内部的布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计算光纤的布线总长度;B、在变压器绕组的绝缘纸上安装托架;C、将光纤穿入变压器内,从托架上通过;光纤的初始穿入角度与穿入位置的绕组导线的缠绕方向相同,随着光纤穿入长度的增加,光纤的布线角度同步发生变化;D、光纤穿入后,在光纤和绝缘纸之间贴合若干个绝缘胶带,对光纤进行初步固定;E、对光纤的缠绕张力进行调节,使光纤各部位的缠绕张力与设定标准值的偏差率小于等于5%;F、缠绕张力调节完毕后,使用粘合剂对光纤进行固定。本发明能够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提高了光纤在变压器内部布置的缠绕张力分布均匀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546014A
公开(公告)日:2018-01-05
申请号:CN201710790492.2
申请日:2017-09-05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PC: H01F27/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光纤在绕组线匝中的布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导体绕组外侧包裹底层绝缘纸,在底层绝缘纸上铺设紧套光纤;B、当紧套光纤铺设至导体绕组的弯折部位时,设置一段翘起部,翘起部的长度为3~5cm;C、翘起部的末端连接有与导体绕组的弯折部位相分离的过渡部,过渡部与翘起部相切连接,过渡部的长度比导体绕组的弯折部位的长度短1~2cm;D、过渡部的末端连接有回归部,回归部的末端与导体绕组相切连接,回归部的长度为4~7cm;E、在紧套光纤上铺设顶层绝缘纸。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对变压器本身的组装工艺影响较小,保证了光纤在变压器内安装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969836A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710168757.5
申请日:2017-03-21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J5/0066 , G01J5/0096 , G01J2005/0077 , G06T7/0004 , G06T2207/10048 , G06T2207/20084 , G06T2207/301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绝缘子发热点的检测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红外摄像机拍摄绝缘子的红外图像;步骤二,将储存好的红外图像批量导入PC机,获取绝缘子纵向的温度数组;步骤三,选取典型的绝缘子发热数据,对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将需要判断的数据导入训练好的神经网络中,即可得出绝缘子的发热类型。本发明的方法采用matlab程序进行分析,操作简单方便,识别速度快,准确率高;本方法采用遗传算法优化后的BP神经网络,相比于单纯的支持向量机或单纯的BP神经网络的识别准确度更高,对于精准分类更有裨益,使用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1025100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255273.X
申请日:2019-12-1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变压器特高频局部放电信号模式识别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生成与采集的待识别特高频局部放电信号对应的原始时频谱W;基于相似矩阵的盲源分离方法,从所述原始时频谱W中提取出与所述待识别特高频局部放电信号对应的前景时频谱;将所述前景时频谱输入预先确定的卷积神经网络,获取所述前景时频谱属于预先确定的多种局部放电类型的概率,并确定最大概率对应的局部放电类型为待识别特高频局部放电信号的局部放电类型。该方法采用基于相似矩阵的盲源分离方式对变压器特高频局部放电时频谱进行预处理,使得深度学习网络能够专注于具有代表性的局部放电特征量,能够高效准确地识别局部放电类型。
-
公开(公告)号:CN104391233B
公开(公告)日:2018-03-20
申请号:CN201410673476.1
申请日:2014-11-21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气设备中空气间隙的绝缘水平测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间隙击穿试验台及空气间隙击穿试验方法。空气间隙击穿试验台的绝缘支架和升降台固定在底座上;绝缘支架的表面呈螺纹状;升降台上安装电动伸缩杆或板电极,电动伸缩杆的上部与多种电极连接;电动伸缩杆正上方的绝缘支架上所开的螺纹孔连接棒多种电极;绝缘支架的横梁上固定有红外测距仪,红外测距仪的外层由绝缘材料包裹;试验控制台控制升降台和电动伸缩杆动作。本发明通过改变电极类型,可以分别完成球隙、棒‑棒与棒‑板三种典型空气间隙的击穿试验,试验台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安全、准确、快捷的完成空气间隙击穿试验,提高了试验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