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106374B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610500671.3
申请日:2016-06-30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A01K67/033 , A01G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亮腹釉小蜂的规模化繁殖方法,所述繁殖方法包括柑橘木虱的虫种管理、柑橘木虱的接种、柑橘木虱若虫的繁育、亮腹釉小蜂的蜂种管理、亮腹釉小蜂的接种、亮腹釉小蜂蜂蛹的繁育以及蜂蛹的收集。本发明提供的亮腹釉小蜂的规模化繁殖方法具有工艺步骤连续循环,可周年繁殖的优点,并且该繁殖方法的繁育周期短、效率高、成本低、能耗小,繁育得到的亮腹釉小蜂品质上乘,解决了农林业防治柑橘木虱供给不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954592B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1710243178.2
申请日:2017-04-14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阿里食虱跳小蜂的规模化繁殖方法,先培育增殖可供柑橘木虱生长的寄主植物,然后选择生长状态良好的寄主植物转至第一隔离室的养虫笼中,再在每株寄主植物上释放野外采集的柑橘木虱成虫,使其繁育大量柑橘木虱若虫;将繁育有柑橘木虱若虫的寄主植物分别转移到第二隔离室和第三隔离室的养虫笼中;将野外采集的阿里食虱跳小蜂释放到第二隔离室,进行繁育;最后将第二隔离室中繁育好的阿里食虱跳小蜂转移到第三隔离室中进行大量扩繁,然后采集繁育完成的阿里食虱跳小蜂,保存备用。该规模化繁殖方法具有工艺步骤连续循环、可周年繁殖的优点,且解决了传统繁蜂方法占用空间大、成本昂贵等弊端,所繁育的阿里食虱跳小蜂易于收集与保存。
-
公开(公告)号:CN106954592A
公开(公告)日:2017-07-18
申请号:CN201710243178.2
申请日:2017-04-14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A01K67/03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阿里食虱跳小蜂的规模化繁殖方法,先培育增殖可供柑橘木虱生长的寄主植物,然后选择生长状态良好的寄主植物转至第一隔离室的养虫笼中,再在每株寄主植物上释放野外采集的柑橘木虱成虫,使其繁育大量柑橘木虱若虫;将繁育有柑橘木虱若虫的寄主植物分别转移到第二隔离室和第三隔离室的养虫笼中;将野外采集的阿里食虱跳小蜂释放到第二隔离室,进行繁育;最后将第二隔离室中繁育好的阿里食虱跳小蜂转移到第三隔离室中进行大量扩繁,然后采集繁育完成的阿里食虱跳小蜂,保存备用。该规模化繁殖方法具有工艺步骤连续循环、可周年繁殖的优点,且解决了传统繁蜂方法占用空间大、成本昂贵等弊端,所繁育的阿里食虱跳小蜂易于收集与保存。
-
公开(公告)号:CN106106374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500671.3
申请日:2016-06-30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A01K67/033 , A01G1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K67/033 , A01G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亮腹釉小蜂的规模化繁殖方法,所述繁殖方法包括柑橘木虱的虫种管理、柑橘木虱的接种、柑橘木虱若虫的繁育、亮腹釉小蜂的蜂种管理、亮腹釉小蜂的接种、亮腹釉小蜂蜂蛹的繁育以及蜂蛹的收集。本发明提供的亮腹釉小蜂的规模化繁殖方法具有工艺步骤连续循环,可周年繁殖的优点,并且该繁殖方法的繁育周期短、效率高、成本低、能耗小,繁育得到的亮腹釉小蜂品质上乘,解决了农林业防治柑橘木虱供给不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6413611U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621230074.5
申请日:2016-11-16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A01K67/033 , A01M1/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刺吸式昆虫饲喂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支架1、柱体2、灯3和诱虫板4;柱体2的上端开口,下端设置有底盖5,底盖5位于支架1的底座上;所述灯3固定于支架1的顶部并位于柱体2上方;诱虫板4固定在支架1的侧壁上并位于柱体2和灯3之间。本实用新型所述装置通过模仿叶片结构及植物汁液营养成分,并利用昆虫趋性来提高昆虫饲喂效果,克服了传统的饲喂装置取食效果差的缺陷,以达到繁衍种群或特殊处理昆虫的目的,利用该装置可以高效饲喂刺吸式昆虫或进行刺吸式昆虫RNA干扰试验,且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作成本低,高效实用。
-
公开(公告)号:CN205181519U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521003264.9
申请日:2015-12-07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A61D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可组装微型昆虫解剖针装置,由针头1、固针部2、连接部3和手柄4组成;所述针头1可拆卸式地固定于固针部2一端,连接部3将固针部2的另一端和手柄4连接在一起;所述手柄4内部中空,端部有顶盖5,内部盛放有若干个不同类型的针头,若干个针头的针尖部分别为弯针头、折弯针头、钩形针头、粗针头和细针头;所述针头的直径为0.17~0.30mm,被固定后漏在外部的长度为4~6mm。本实用新型的解剖针结构简单,操作简易,可用于解剖和挑取多种微型昆虫或被寄生蜂寄生的幼虫,如神经索、马氏管、内部生殖结构等内部结构的解剖。而且针头细短,弹性小,避免弹飞昆虫,不易损害微型昆虫结构,提高操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06314439U
公开(公告)日:2017-07-11
申请号:CN201621372089.5
申请日:2016-12-14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A01K67/033 , A01G1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抽屉式田间放蜂装置,包括护蛹室和载蛹台,护蛹室包括主体区、顶棚和悬挂区;主体区为一个侧面开口的空腔结构,与开口相对的侧面和顶面上均设置有孔洞;载蛹台包括一底面载蛹区和一带孔侧面;载蛹台能够从上述开口插入主体区,载蛹台的带孔侧面刚好封住所述开口;所述顶棚设置于主体区上方,悬挂区设置于顶棚上方。本装置抽屉式设计在对蜂蛹形成保护屏障的同时,可随时打开观察寄生蜂的羽化情况,孔洞和顶棚的设计既可保证蜂蛹与外界空气流通和温度平衡,又能保护蜂蛹不被露珠、雨水冲刷和阳光直射而损伤,极大地提高寄生蜂羽化后的存活率。本装置既是虫蛹的包装装置,也是释放装置,具有释放简单、操作便利、环保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205813298U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20705253.3
申请日:2016-07-06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A01K67/03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昆虫行为干扰实验的双空间接虫盒,所述双空间接虫盒包括盒盖(1)、盒体(2)、盒底(3)、隔网(4)和接虫孔(5),所述盒体(2)开口沿边设置第一保护层(6),所述保护层(6)用于保护植株叶片,隔网(4)设置在盒体(2)内,隔网(4)用于将接虫盒分隔成两个空间,接虫孔(5)设置在盒体(2)上,所述盒盖(1)的横截面积比盒体(2)开口端的横截面积大。本实用新型的双空间接虫盒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简易,可用于各种昆虫及其不同天敌间干扰实验研究,以探究某种昆虫在有天敌存在情况下对其自身的生物学特性影响,易可用于研究单种天敌在另一种天敌竞争影响下的防治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05623966U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20322321.8
申请日:2016-04-18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A01K67/033 , A01M99/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放蜂卡,包括依次连接在一起的保护区1、支撑区2和悬挂区3;支撑区2上开有着卵区域5;支撑区2背面粘贴有防水透气的着卵层7,其长度与支撑区2相同,宽度以能够将着卵区域5覆盖为准;着卵层7上涂有黏胶6,边缘粘贴在支撑区2背面;保护区1的另一侧上设置有插片4,支撑区2上位于着卵区域5上方的位置设置有狭缝8,可供插片4插入;悬挂区3上设置有悬挂孔9。本蜂卡既是虫蛹的包装装置,也是虫蛹的释放装置,其具有释放简单、操作便利、成本低廉、环保的优势,着卵区域有可靠地保护屏,不存在寄生蜂放飞被黏胶捕获的可能。而且重复单元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在田间单位面积上能准确、定量的释放寄生蜂。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