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149046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1222295.1
申请日:2018-10-19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个金属复合纳米介质柱的多重谐振腔及其应用,属于电磁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多重谐振腔共由三层18个金属复合纳米介质柱组成,第一层6个金属复合纳米介质柱按矩形排列,第二、三层的各6个分别均匀的分布在内外两个圆上;该结构构成了4种大小差异的9个空腔。本发明的多重谐振腔通过介质柱之间的缝隙,由外部激发谐振,同时入射波激发的谐振等离子波在不同频率由4种大小各异的9个空腔形成六种完全不同的谐振机制,通过改变金属涂层的材料和厚度以及最内层介质核的相对介电常数的大小来实现对不同频率的入射波激发谐振的等离子体波,实现不同频率多样化的多重谐振腔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9149046B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1811222295.1
申请日:2018-10-19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个金属复合纳米介质柱的多重谐振腔及其应用,属于电磁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多重谐振腔共由三层18个金属复合纳米介质柱组成,第一层6个金属复合纳米介质柱按矩形排列,第二、三层的各6个分别均匀的分布在内外两个圆上;该结构构成了4种大小差异的9个空腔。本发明的多重谐振腔通过介质柱之间的缝隙,由外部激发谐振,同时入射波激发的谐振等离子波在不同频率由4种大小各异的9个空腔形成六种完全不同的谐振机制,通过改变金属涂层的材料和厚度以及最内层介质核的相对介电常数的大小来实现对不同频率的入射波激发谐振的等离子体波,实现不同频率多样化的多重谐振腔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8649304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1810719020.2
申请日:2018-07-03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H01P1/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磁光介质的电磁波单向器,包括4个层叠的介质层,所述4个介质层的中间两介质层为普通介质材料,厚度均为d1,所述中间两层的两侧介质层为磁光材料,厚度均为d2。本发明利用磁光材料的电磁参数随入射波频率的变化各向异性性质和外加磁场的特殊关系从而实现波的非互易性;以及改变入射角度或外加磁场大小,然后筛选出可通过该结构的频率,进一步增强光的单向传播的强度,而且该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08649304A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810719020.2
申请日:2018-07-03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H01P1/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磁光介质的电磁波单向器,包括4个层叠的介质层,所述4个介质层的中间两介质层为普通介质材料,厚度均为d1,所述中间两层的两侧介质层为磁光材料,厚度均为d2。本发明利用磁光材料的电磁参数随入射波频率的变化各向异性性质和外加磁场的特殊关系从而实现波的非互易性;以及改变入射角度或外加磁场大小,然后筛选出可通过该结构的频率,进一步增强光的单向传播的强度,而且该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208723068U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821700744.4
申请日:2018-10-19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多个金属复合纳米介质柱的多重谐振腔,属于电磁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多重谐振腔共由三层18个金属复合纳米介质柱组成,第一层6个金属复合纳米介质柱按矩形排列,第二、三层的各6个分别均匀的分布在内外两个圆上;该结构构成了4种大小差异的9个空腔。本实用新型的多重谐振腔通过介质柱之间的缝隙,由外部激发谐振,同时入射波激发的谐振等离子波在不同频率由4种大小各异的9个空腔形成六种完全不同的谐振机制,通过改变金属涂层的材料和厚度以及最内层介质核的相对介电常数的大小来实现对不同频率的入射波激发谐振的等离子体波,实现不同频率多样化的多重谐振腔结构。(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4623233U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21047071.9
申请日:2021-05-17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G02F1/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层非互易性传输结构及采用其的分束器,属于光电领域。非互易性传输结构包括七个层叠的介质,介质分为三组,向后的一组为CB’A三层介质层,中间一组为缺陷层,向前的一组为CBA三层介质层,其中C层为耗散材料,A层为增益材料,B层与B’层为磁光材料层。该设计实现了超强光吸收的效果,能够将入射电磁波的能量转化为热能或在结构中储存,可以通过增加增益/损耗因子、入射角和磁场,可以调制和增强异常和非对称传输。本实用新型还设计了一种应用该多层非互易性传输结构的分束器。
-
公开(公告)号:CN208315724U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821045530.8
申请日:2018-07-03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H01P1/3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磁光介质的电磁波单向器,包括4个层叠的介质层,所述4个介质层的中间两介质层为普通介质材料,厚度均为d1,所述中间两层的两侧介质层为磁光材料,厚度均为d2。本实用新型利用磁光材料的电磁参数随入射波频率的变化各向异性性质和外加磁场的特殊关系从而实现波的非互易性;以及改变入射角度或外加磁场大小,然后筛选出可通过该结构的频率,进一步增强光的单向传播的强度,而且该结构简单,易于实现。(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4704218U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21076486.9
申请日:2021-05-19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PT对称结构的波导结构,属于光电领域。本实用新型是由MO和增益/损耗材料组成的波导结构,再将PT对称结构引入波导设计,这个结构展现了不同于一般PT结构或磁光材料系统的特殊光学性质,这种结构能够将原有的禁带变为通带,也可将其变成单向传输的通带,在光隔离等集成器件的设计上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并且PT结构的引入还可以为系统提供一个额外的自由度,能够获得更灵活的信号调节能力,在光电领域的集成器件中完美兼容。
-
公开(公告)号:CN211765287U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921324720.8
申请日:2019-08-15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B60R1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节的汽车中控屏,包括中控台和中控屏,中控台上设有与中控屏相配合的凹槽,凹槽下方相对两侧壁转动设有屏框,中控屏一侧与靠近驾驶区的屏框内侧相铰接,凹槽底部两侧分别转动连接设有连接杆一,连接杆一另一端设有连接杆二,连接杆一和连接杆二之间穿过配合设有调紧螺栓,连接杆二另一端分别与屏框相对两侧壁转动连接,连接杆一与凹槽底部之间的转动方向和连接杆二与屏框支架的转动方向均与屏框的转动方向相一致,且与中控屏的转动方向相垂直,中控屏远离驾驶区的侧壁上设有磁铁一,屏框侧壁上设有与磁铁一相配合的磁铁二。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结构合理,操作简单,驾驶员能更好的观察中控信息。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