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899443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1910302582.1
申请日:2019-04-15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磁流变弹性体的减振装置,包括减振平台、缸筒以及底座;还包括设置在缸筒上部的减振部和设置在缸筒下部的电磁感应部;减振部和电磁感应部具有一定的间距;其中,减振部由多块相互平行设置的夹层钢板和磁流变弹性体组成,相邻夹层钢板之间以及夹层钢板与缸筒内侧壁之间均填充有磁流变弹性体;电磁感应部为缠绕有线圈的铁芯;还包括电流控制器以及设置在减振平台上的加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与电流控制器连接,电流控制器一端通过导线与线圈连接,电流控制器另一端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连接;其中,减振平台和底座均采用不导磁材料制备而成;夹层钢板和缸筒均采用高磁导率、低剩磁材料制备而成。
-
公开(公告)号:CN111561539A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2010466848.9
申请日:2020-05-28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 南京东瑞减震控制科技有限公司
IPC: F16F9/5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有限空间的旋转剪切式磁流变隔减振方法,基于一旋转剪切式磁流变隔减振装置,装置包括双叉主旋臂,所述双叉主旋臂的一端具有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由导磁材料制成的旋转限位套筒,另一端具有与装置连接的双叉臂;副旋臂,包括主副连接端C和装置安装端D,其中,所述主副连接端C采用导磁材料与所述双叉主旋臂一端的旋转限位套筒连接;磁流变弹性体,固定连接在双叉主旋臂一端所述旋转限位套筒内壁与副旋臂之间;磁感线圈,设置在双叉主旋臂一端所述旋转限位套筒内壁与所述磁流变弹性体之间。该方法将磁流变弹性体的横向剪切运动方式改为了旋转剪切运动方式,使装置的横向结构长度更短,更为节省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09899443A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910302582.1
申请日:2019-04-15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磁流变弹性体的减振装置,包括减振平台、缸筒以及底座;还包括设置在缸筒上部的减振部和设置在缸筒下部的电磁感应部;减振部和电磁感应部具有一定的间距;其中,减振部由多块相互平行设置的夹层钢板和磁流变弹性体组成,相邻夹层钢板之间以及夹层钢板与缸筒内侧壁之间均填充有磁流变弹性体;电磁感应部为缠绕有线圈的铁芯;还包括电流控制器以及设置在减振平台上的加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与电流控制器连接,电流控制器一端通过导线与线圈连接,电流控制器另一端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连接;其中,减振平台和底座均采用不导磁材料制备而成;夹层钢板和缸筒均采用高磁导率、低剩磁材料制备而成。
-
公开(公告)号:CN111367197A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2010206844.7
申请日:2020-03-23
Applicant: 南京东瑞减震控制科技有限公司 ,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流变隔减震装置控制系统,设计获得被控系统受外界影响所产生的位移数值和运动加速度数值,应用模糊控制算法进行处理获得PWM波形式的电压控制信号,并经具体所设计压流变换控制电路处理,产生高精度的相应电流控制信号,用于改变磁流变隔减震装置中励磁线圈的磁场大小,通过改变磁流变智能材料周围磁场的强度,进而改变磁流变智能材料的磁致特性,以达到改变磁流变隔减震装置阻尼力或刚度的目的,实现磁流变隔减震装置运转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提升了被控系统在遭受外界振动时的结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561539B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010466848.9
申请日:2020-05-28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 南京东瑞减震控制科技有限公司
IPC: F16F9/5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有限空间的旋转剪切式磁流变隔减振方法,基于一旋转剪切式磁流变隔减振装置,装置包括双叉主旋臂,所述双叉主旋臂的一端具有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由导磁材料制成的旋转限位套筒,另一端具有与装置连接的双叉臂;副旋臂,包括主副连接端C和装置安装端D,其中,所述主副连接端C采用导磁材料与所述双叉主旋臂一端的旋转限位套筒连接;磁流变弹性体,固定连接在双叉主旋臂一端所述旋转限位套筒内壁与副旋臂之间;磁感线圈,设置在双叉主旋臂一端所述旋转限位套筒内壁与所述磁流变弹性体之间。该方法将磁流变弹性体的横向剪切运动方式改为了旋转剪切运动方式,使装置的横向结构长度更短,更为节省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211349030U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20373345.2
申请日:2020-03-23
Applicant: 南京东瑞减震控制科技有限公司 ,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磁流变隔减震装置控制系统,设计获得被控系统受外界影响所产生的位移数值和运动加速度数值,应用模糊控制算法进行处理获得PWM波形式的电压控制信号,并经具体所设计压流变换控制电路处理,产生高精度的相应电流控制信号,用于改变磁流变隔减震装置中励磁线圈的磁场大小,通过改变磁流变智能材料周围磁场的强度,进而改变磁流变智能材料的磁致特性,以达到改变磁流变隔减震装置阻尼力或刚度的目的,实现磁流变隔减震装置运转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提升了被控系统在遭受外界振动时的结构安全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781557U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20510143.5
申请日:2019-04-15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磁流变弹性体的减振装置,包括减振平台、缸筒以及底座;还包括设置在缸筒上部的减振部和设置在缸筒下部的电磁感应部;减振部和电磁感应部具有一定的间距;其中,减振部由多块相互平行设置的夹层钢板和磁流变弹性体组成,相邻夹层钢板之间以及夹层钢板与缸筒内侧壁之间均填充有磁流变弹性体;电磁感应部为缠绕有线圈的铁芯;还包括电流控制器以及设置在减振平台上的加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与电流控制器连接,电流控制器一端通过导线与线圈连接,电流控制器另一端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连接;其中,减振平台为不导磁减振平台,底座为不导磁底座;夹层钢板为高磁导率夹层钢板,缸筒为高磁导率缸筒。(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2250805U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2020931971.9
申请日:2020-05-28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 南京东瑞减震控制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有限空间的旋转剪切式磁流变隔减振装置,包括双叉主旋臂,所述双叉主旋臂的一端具有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由导磁材料制成的旋转限位套筒,另一端具有与装置连接的双叉臂;副旋臂,包括主副连接端C和装置安装端D,其中,所述主副连接端C采用导磁材料与所述双叉主旋臂一端的旋转限位套筒连接;磁流变弹性体,固定连接在双叉主旋臂一端所述旋转限位套筒内壁与副旋臂之间;磁感线圈,设置在双叉主旋臂一端所述旋转限位套筒内壁与所述磁流变弹性体之间;磁流变减振控制器,与所述磁感线圈电连接。该装置相较于传统的挤压式磁流变弹性体隔减振装置,减振装置行程更长,拥有更好的隔减震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12233997U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2020188492.2
申请日:2020-02-20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加热式智能保温杯,包括保温杯体,保温杯体上端设有杯盖,下端配合连接有智能保温底座,所述保温杯体包括透明材料制成的内胆、以及设置在所述内胆外部的不透光外层结构,内胆和不透光外层结构之间形成环形空腔,在所述环形空腔内沿所述环形空腔轴线方向从上往下依次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环形紫外杀菌灯;所述内胆底部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智能保温底座从上往下依次包括与保温杯体底部外层接触的加热板、第一隔热垫、第二隔热垫、以及底部空腔层,其中,所述加热板的中心开孔,所述开孔中设有向上凸起的第一卡口;所述底部空腔层内设有控制模块、外围电路模块和电源模块。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