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10145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233548.0
申请日:2024-09-04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牡丹PsPIN2基因及其在调控根系发育中的应用,PsPIN2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表达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从牡丹栽培品种‘正午’中克隆获得PsPIN2的基因序列,并在牡丹中进行表达分析,随后将其构建至过表达载体导入目的植物中验证其功能,发现过表达PsPIN2基因的拟南芥幼苗与野生型植株幼苗相比,出现提前抽茎、开花的现象,且幼苗主根长度显著缩短,侧根数量显著减少;叶片中内源激素IAA、ABA和ZR水平显著提高;其离体叶片在含有IAA的MS培养基上平均根长显著缩短,在含有IBA的MS培养基上平均根数显著减少,可见该基因在牡丹及其它园艺植物的栽培和遗传改良中将有广泛的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18931950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236958.0
申请日:2024-09-05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牡丹PsGH3.1基因在调控根系发育中的应用,PsGH3.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表达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从牡丹栽培品种‘正午’中克隆获得PsGH3.1的基因序列,并在牡丹中进行表达分析,随后将其构建至过表达载体导入模式植物中验证其功能,发现过表达PsGH3.1基因的拟南芥幼苗与野生型植株幼苗相比,出现植株矮小,叶片皱缩,果荚短小等现象,同时主根长度显著缩短、侧根数量显著增加;叶片中内源激素IAA、ABA、ZR含量增加,GAs无显著变化;其离体叶片在含有IAA的MS培养基上平均根数显著增加,在含有IBA的MS培养基上平均根长显著增加,可见该基因在牡丹及其它园艺植物的栽培和遗传改良中将有广泛的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15812600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211592722.1
申请日:2022-12-13
Applicant: 四川天艺生态园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南京林业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陀螺果离体快繁技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外植体取材:早春3‑4月,选取健壮,无病虫害的母株,切取新发的幼嫩茎段作为外植体;(2)消毒灭菌;(3)启动培养:将消毒灭菌后的茎段切分为含有1‑2个节的小茎段,将其启动培养;(4)增殖培养:初代培养50d后,切取外植体上茎长≥1cm的健壮腋芽进行增殖培养;(5)生根培养:继代培养50d后取无根试管苗,接入生根培养基进行生根培养;(6)炼苗移栽。本发明首次构建了高效的陀螺果离体快繁技术,该技术条件下,试管苗增殖率4.7、生根率87.23%、移栽成活率88.33%,这将为陀螺果产业化推广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9082123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244532.X
申请日:2024-09-06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N15/82 , A01H5/06 , A01H6/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牡丹PsPYL4基因及其在调控根系发育中的应用,PsPYL4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表达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从牡丹栽培品种‘正午’中克隆获得PsPYL4的基因序列,并在牡丹中进行表达分析,随后将其构建至过表达载体导入目的植物中验证其功能,发现过表达PsPYL4基因的拟南芥幼苗与野生型植株幼苗相比,PsPYL4过表达株系的生长速度较快,莲座叶片较大,主根长度显著缩短,侧根根数显著增加;叶片中内源激素IAA、ABA、ZR、GAs含量升高;其离体叶片在含有IAA的MS培养基上平均根数显著增加,在含有IBA的MS培养基上平均根长显著增加,可见该基因在牡丹及其它园艺植物的栽培和遗传改良中将有广泛的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15725769A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210929669.3
申请日:2022-08-03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6858 , C12N15/11 , G16B20/40 , G16B3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套基于转录组序列开发的溲疏EST‑SSR标记引物及其应用,所述EST‑SSR引物组有16对引物,其中第1至16对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至SEQID No.32所示。本发明获得的SSR引物组具有良好的多态性和通用性;构建的DNA指纹图谱及高效组合可实现对溲疏材料的快速鉴定,它们将为今后溲疏属植物的种质资源鉴定、起源演化以及种质资源创新等研究提供科学工具,为溲疏属植物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6530413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0452020.1
申请日:2023-04-25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欧洲冬青‘Ferox Argentea’离体快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外植体取材;消毒灭菌;启动培养;增殖培养;生根培养;炼苗移栽。本发明首次构建了高效的欧洲冬青离体快繁技术,该技术条件下,试管苗增殖率2.62、生根率100%、移栽成活率74.58%,这将为欧洲冬青‘Ferox Argentea’离体快繁和产业化推广提供技术支撑。与欧洲冬青的传统繁殖方法(播种、嫁接)相比,该技术属于试管内无菌培养,繁殖过程不受时间限制,能够实现周年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6530413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452020.1
申请日:2023-04-25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欧洲冬青‘Ferox Argentea’离体快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外植体取材;消毒灭菌;启动培养;增殖培养;生根培养;炼苗移栽。本发明首次构建了高效的欧洲冬青离体快繁技术,该技术条件下,试管苗增殖率2.62、生根率100%、移栽成活率74.58%,这将为欧洲冬青‘Ferox Argentea’离体快繁和产业化推广提供技术支撑。与欧洲冬青的传统繁殖方法(播种、嫁接)相比,该技术属于试管内无菌培养,繁殖过程不受时间限制,能够实现周年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5812600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592722.1
申请日:2022-12-13
Applicant: 四川天艺生态园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南京林业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陀螺果离体快繁技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外植体取材:早春3‑4月,选取健壮,无病虫害的母株,切取新发的幼嫩茎段作为外植体;(2)消毒灭菌;(3)启动培养:将消毒灭菌后的茎段切分为含有1‑2个节的小茎段,将其启动培养;(4)增殖培养:初代培养50d后,切取外植体上茎长≥1cm的健壮腋芽进行增殖培养;(5)生根培养:继代培养50d后取无根试管苗,接入生根培养基进行生根培养;(6)炼苗移栽。本发明首次构建了高效的陀螺果离体快繁技术,该技术条件下,试管苗增殖率4.7、生根率87.23%、移栽成活率88.33%,这将为陀螺果产业化推广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9082124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251671.5
申请日:2024-09-09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N15/82 , A01H5/06 , A01H6/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牡丹PsLBD12基因及其在调控根系发育中的应用,PsLBD12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表达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从牡丹栽培品种‘正午’中克隆获得PsLBD12的基因序列,并在牡丹中进行表达分析,随后将其构建至过表达载体导入目的植物中验证其功能,发现过表达PsLBD12基因的拟南芥幼苗与野生型植株幼苗相比,植株生长速度较快,出现提前抽茎的现象,且在生长后期基生叶衰老提前,主根长度显著缩短,侧根根数显著增加,叶片中内源激素IAA显著增加、ABA显著减少;其离体叶片在含有IAA的MS培养基上平均根数显著增加,在含有IBA的MS培养基上平均根长显著增加,可见该基因在牡丹及其它园艺植物的栽培和遗传改良中将有广泛的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18910145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233548.0
申请日:2024-09-04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牡丹PsPIN2基因及其在调控根系发育中的应用,PsPIN2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表达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从牡丹栽培品种‘正午’中克隆获得PsPIN2的基因序列,并在牡丹中进行表达分析,随后将其构建至过表达载体导入目的植物中验证其功能,发现过表达PsPIN2基因的拟南芥幼苗与野生型植株幼苗相比,出现提前抽茎、开花的现象,且幼苗主根长度显著缩短,侧根数量显著减少;叶片中内源激素IAA、ABA和ZR水平显著提高;其离体叶片在含有IAA的MS培养基上平均根长显著缩短,在含有IBA的MS培养基上平均根数显著减少,可见该基因在牡丹及其它园艺植物的栽培和遗传改良中将有广泛的用途。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