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帽及电子设备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864579A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710567199.X

    申请日:2017-07-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水帽,具备:帽主体(15),配置于设备壳体(1)的外表面的安装凹部(13);插入部(17),向设备壳体(1)的内部侧突出地形成于该帽主体(15),且插入安装凹部(13)内的贯通孔(14);防水突起(18),形成于该插入部(17)的外周部的整周,与贯通孔(14)的内周面压接;加强部件(19),被埋入帽主体(15)及插入部(17)而限制插入部(17)向中心部侧的变形;以及钩部(20),形成于插入部(17),与贯通孔(14)内的缘部能够卡合脱离地卡合。因此,能够使防水突起(18)利用加强部件(19)而与贯通孔(14)的内周面可靠地压接,而且通过钩部(20)对贯通孔(14)的缘部的卡合,能够防止无意地拔出插入部(17)。

    读取装置以及便携式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7818276A

    公开(公告)日:2018-03-20

    申请号:CN201710799580.9

    申请日:2017-09-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读取装置以及便携式设备。读取装置,具备:读取部,其通过向被读取物照射光线并接受反射光,来读取上述被读取物的信息;和拍摄部,其拍摄上述被读取物作为图像,上述读取部的上述光线的照射方向和上述拍摄部的拍摄方向设定为同一方向。

    便携式设备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835593B

    公开(公告)日:2019-11-01

    申请号:CN201710822117.1

    申请日:2017-09-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便携式设备。该便携式设备具备:内部形成为中空的作为外装部件的设备壳体(1);沿与设备壳体的表背面正交的方向立起地设于该设备壳体的内部的多个支撑凸部(25);分别设于多个支撑凸部的各周围的多个第二缓冲部件(26);以及在与设备壳体的表背面平行的状态下由多个第二缓冲部件以相对于设备壳体非接触状态保持于设备壳体的内部的作为内部部件的内壳体(8)。因此,内壳体由多个第二缓冲部件以相对于设备壳体非接触状态保持于设备壳体的内部,因而当设备壳体从外部受到冲击时,能够由多个第二缓冲部件来缓冲来自外部的冲击从而该冲击不会传递至内壳体。

    便携终端、拍摄装置以及读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285332A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810798289.4

    申请日:2018-07-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终端、拍摄装置及读取装置。便携终端具备:设为设备壳体(1)的一端部且可由使用者的手紧握的把手部(14);设于该把手部的背面且具有位于使用者紧握的手的食指(F2)与中指(F3)之间的第一头顶部(15a)的第一隆起部(15);设于把手部的背面且具有将使用者紧握的手的食指夹在与第一头顶部之间的第二头顶部(16a)的第二隆起部(16);以及与该第二隆起部的斜面区域即第二手指钩挂区域(16b)对应设置的下表面触发器键(20)。因此,具有使第一隆起部的第一头顶部位于使用者紧握的手的食指与中指之间的第一握法和使第二隆起部的第二头顶部配置于使用者紧握的手的食指与中指之间的第二握法这两种握法。

    便携设备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817873A

    公开(公告)日:2018-03-20

    申请号:CN201710630795.8

    申请日:2017-07-28

    Abstract: 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便携设备。配置于设备壳体(1)内的内壳体(8)具备:配置于设备壳体(1)内的第一框架(10);与第一框架(10)并列地配置于设备壳体(1)内的第二框架(11);连结第一框架(10)和第二框架(11)的连结部(12);以及设于该连结部(12)的第一缓冲构件(13)。因此,即使设备壳体(1)从外部受到冲击,该冲击传递至内壳体(8),也能够利用第一缓冲构件(13)缓冲该冲击,从而可以提供耐冲击性较高的设备。

    便携终端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095100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436754.1

    申请日:2018-07-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终端。便携终端具备把手部(14),该把手部设为设备壳体(1)的一端部,且能够以使用者将一方的手的拇指(F1)扣在设备壳体的表面且用从设备壳体的旁侧伸出的至少食指(F2)和中指(F3)支撑背面的紧握姿势由上述一方的手紧握,在把手部的背面以头顶部(15a)位于上述紧握姿势下的食指与中指之间的方式设置隆起部(15),在该隆起部的上述紧握姿势下的食指所处的斜面区域以被按压部露出的方式设有下表面触发器键(20)。因此,在使用者紧握设备壳体时,能够使使用者紧握的手适于把手部。另外,能够以使使用者紧握的手的食指推碰隆起部的倾斜面的状态操作下表面触发器键。

    便携终端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284644A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810799033.5

    申请日:2018-07-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终端。便携终端具备把手部(14),该把手部设为设备壳体(1)的一端部,且能够以使用者将一方的手的拇指(F1)扣在设备壳体的表面且用从设备壳体的旁侧伸出的至少食指(F2)和中指(F3)支撑背面的紧握姿势由上述一方的手紧握,在把手部的背面以头顶部(15a)位于上述紧握姿势下的食指与中指之间的方式设置隆起部(15),在该隆起部的上述紧握姿势下的食指所处的斜面区域以被按压部露出的方式设有下表面触发器键(20)。因此,在使用者紧握设备壳体时,能够使使用者紧握的手适于把手部。另外,能够以使使用者紧握的手的食指推碰隆起部的倾斜面的状态操作下表面触发器键。

    便携终端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284643A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810797438.5

    申请日:2018-07-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终端。便携终端具备:能够以预定的紧握姿势由使用者的手紧握的把手部(14);设置为被按压部即操作按钮(20b)从设备壳体(1)的背面露出,且能够以上述紧握姿势由使用者紧握把手部(14)的手的食指(F2操作的下表面触发器键(20);以及设置为被按压部从设备壳体(1)的表面露出且能够以上述紧握姿势由使用者紧握的手的拇指(F1)操作的上表面触发器键(5a),对被按压部所需的操作力感设定为,下表面触发器键(20)比上表面触发器键(5a)大。因此,能够通过下表面触发器键(20)与其它上表面触发器键(5a)的操作力感的差异防止误操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