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397692A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710372979.9
申请日:2017-05-24
Applicant: 厦门医学院
IPC: A61K8/9789 , A61K8/9794 , A61K8/34 , A61K8/64 , A61K8/65 , A61K8/67 , A61K8/73 , A61Q17/00 , A61Q19/00 , A61P31/10 , A61P17/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8/97 , A61K8/345 , A61K8/64 , A61K8/65 , A61K8/675 , A61K8/73 , A61K8/731 , A61K8/735 , A61Q17/005 , A61Q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缓解青春痘作用的茶枯复合面膜及其制备方法,按体积比包括:纯化水75-85份;丁二醇2-4份;甘油2-4份;透明质酸0.1-0.3份;甲基纤维素0.4-0.6份;β-葡聚糖1-2份;甘油聚醚-26 0.5-2份;烟酰胺1-2份;胶原蛋白0.5-2份;金缕梅提取物1-3份;芦荟提取物1-3份;茶枯提取物2-5份;四胜肽0.4-0.6份;六胜肽0.4-0.6份;九胜肽0.4-0.6份。本发明面膜对青春痘具有较好的预防和缓解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923218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338202.6
申请日:2019-12-23
Applicant: 厦门医学院
IPC: C12N9/42 , C07K14/765 , C07K1/14 , B01D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水相萃取条件的优化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的双水相实验过程的设计方法,可运用于双水相萃取目标物质的实验设计中,探究其最佳双水相体系构成。该优化方法是以每种双水相体系相图的双节线为依据,同时将横向与纵向的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打破了单因素变量法和正交法等传统比较方法的质量分数选择上的局限性和不全面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232557B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510337616.2
申请日:2015-06-17
Applicant: 厦门医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鸭脚木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鸭脚木提取物由第一化合物、第二化合物、第三化合物和第四化合物组成,其制备方法包括将干燥的鸭脚木茎皮用乙醇渗漉提取,减压回收溶剂至无醇味,得流浸膏约;将上述流浸膏用适量水混悬,依次用等体积的石油醚、乙酸乙酯萃取,合并萃取液,减压回收溶剂,分别得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取上述乙酸乙酯部位,依次使用流动相为氯仿‑甲醇系统的硅胶柱层析、流动相为氯仿‑甲醇系统的Sephadex LH‑20柱层析和流动相为甲醇‑水系统的高效液相色谱纯化,即得。本发明的鸭脚木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炎活性,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215735B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1910527283.8
申请日:2019-06-18
Applicant: 厦门医学院
IPC: B01D1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中药制剂合成的萃取装置,包括第一桶体、密封盖和把手;所述第一桶体为圆柱桶状结构,且所述第一桶体外壁焊接有一个环形支架;所述盖板顶端面中心位置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一个电机,且所述电机的转轴穿过盖板。因盖板、第二桶体、导向圆柱杆、环形板、弹簧和底盖之间的配合设置,在使用时按压环形板,通过四根导向圆柱杆可推动底盖向下移动,此时底盖和第二桶体之间产生间隙,且因底盖顶部为锥形结构,故中药和水的混合物会通过该间隙流至第一桶体内,而后通过盖板和第一桶体的配合进行挤压,与现有装置相对比,本装置结构更为合理,可将挤压和混合萃取相互结合,从而可达到节省空间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0301359A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910763197.7
申请日:2019-08-19
Applicant: 厦门医学院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治疗急性肝炎风柜斗草的组培快繁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1)选取健康饱满的当年生风柜斗草成熟未开裂的蒴果,清洗后,用手术刀将蒴果纵向切开,将果荚里的种子播种至接种培养基中;(2)将接种完成的种子放到培养室内,前一周进行暗培养,一周后每天光照时间7-9小时;(3)待种子萌发后长至0.5-1.0cm时,剪取其带芽茎段,作为外植体,对外植体进行消毒处理后,在诱导培养基中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增殖和生根培养,得到风柜斗草幼苗。本发明提提供的治疗急性肝炎风柜斗草的组培快繁方法,繁殖系数高,生根率达100%,成活率在98%以上,组培苗移栽后能迅速适应露天环境,生长迅速,达到风柜斗草可以批量化生产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0215735A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910527283.8
申请日:2019-06-18
Applicant: 厦门医学院
IPC: B01D1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中药制剂合成的萃取装置,包括第一桶体、密封盖和把手;所述第一桶体为圆柱桶状结构,且所述第一桶体外壁焊接有一个环形支架;所述盖板顶端面中心位置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一个电机,且所述电机的转轴穿过盖板。因盖板、第二桶体、导向圆柱杆、环形板、弹簧和底盖之间的配合设置,在使用时按压环形板,通过四根导向圆柱杆可推动底盖向下移动,此时底盖和第二桶体之间产生间隙,且因底盖顶部为锥形结构,故中药和水的混合物会通过该间隙流至第一桶体内,而后通过盖板和第一桶体的配合进行挤压,与现有装置相对比,本装置结构更为合理,可将挤压和混合萃取相互结合,从而可达到节省空间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3041648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110292446.6
申请日:2019-06-18
Applicant: 厦门医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底盖的用于中药制剂合成的萃取装置,包括第一桶体、密封盖和把手;所述第一桶体为圆柱桶状结构,且所述第一桶体外壁焊接有一个环形支架;所述盖板顶端面中心位置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一个电机,且所述电机的转轴穿过盖板。因盖板、第二桶体、导向圆柱杆、环形板、弹簧和底盖之间的配合设置,在使用时按压环形板,通过四根导向圆柱杆可推动底盖向下移动,此时底盖和第二桶体之间产生间隙,且因底盖顶部为锥形结构,故中药和水的混合物会通过该间隙流至第一桶体内,而后通过盖板和第一桶体的配合进行挤压,与现有装置相对比,本装置结构更为合理,可将挤压和混合萃取相互结合,从而可达到节省空间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3041648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110292446.6
申请日:2019-06-18
Applicant: 厦门医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底盖的用于中药制剂合成的萃取装置,包括第一桶体、密封盖和把手;所述第一桶体为圆柱桶状结构,且所述第一桶体外壁焊接有一个环形支架;所述盖板顶端面中心位置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一个电机,且所述电机的转轴穿过盖板。因盖板、第二桶体、导向圆柱杆、环形板、弹簧和底盖之间的配合设置,在使用时按压环形板,通过四根导向圆柱杆可推动底盖向下移动,此时底盖和第二桶体之间产生间隙,且因底盖顶部为锥形结构,故中药和水的混合物会通过该间隙流至第一桶体内,而后通过盖板和第一桶体的配合进行挤压,与现有装置相对比,本装置结构更为合理,可将挤压和混合萃取相互结合,从而可达到节省空间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7919196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1744082.6
申请日:2023-12-19
Applicant: 厦门医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脑靶向型自由基清除纳米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通过Fe3+诱导多巴胺快速聚合得到聚多巴胺,并应用工程化的狂犬病毒糖蛋白生物膜(RVG)简单快速的包裹聚多巴胺(nDOP),得到具有良好分散性、形貌规整均一的聚多巴胺纳米粒子制剂(nDOP‑Fe‑RVG)。本发明证明该纳米制剂具有良好的血脑屏障通透性和神经元靶向作用,能够通过清除自由基、抑制神经细胞凋亡、修复受损血脑屏障、减轻炎症反应和改善神经元线粒体功能从而发挥抗脑缺血损伤的作用,是一种神经保护效果显著的纳米制剂,特别适用于脑部疾病的高效治疗。
-
公开(公告)号:CN110923218B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1911338202.6
申请日:2019-12-23
Applicant: 厦门医学院
IPC: C12N9/42 , C07K14/765 , C07K1/14 , B01D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水相萃取条件的优化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的双水相实验过程的设计方法,可运用于双水相萃取目标物质的实验设计中,探究其最佳双水相体系构成。该优化方法是以每种双水相体系相图的双节线为依据,同时将横向与纵向的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打破了单因素变量法和正交法等传统比较方法的质量分数选择上的局限性和不全面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