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509818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125262.2
申请日:2020-10-2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混合相硫化钼‑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该方法以钼酸铵为钼源、硫代乙酰胺为硫源、碳酸氢铵为助生长剂,在180~220℃下水热反应6~13h,制备出混合相硫化钼‑多壁碳纳米管,显著提高了超级电容器材料的比电容量和循环稳定性,一步水热法制备工艺简单高效,有利于大批量生产超级电容器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2552727B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011264403.9
申请日:2020-11-1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 海洋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信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9D5/08 , C09D163/00 , C09D175/04 , C09D16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化硼基复合材料防腐蚀助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用六方氮化硼为原料制备羟基化氮化硼;(2)获得氮化硼/聚多巴胺复合材料;(3)获得氮化硼/聚多巴胺/LDH复合材料;(4)获得所述氮化硼基复合材料防腐蚀助剂。本发明的氮化硼基复合材料防腐蚀助剂由于表面引入大量氨基以及多巴胺的生物相容性,使氮化硼可在树脂中均匀分散,氮化硼和LDH良好的物理性能可提升树脂涂层的硬度、韧性和耐冲击性等方面的物理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763338B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1811641452.2
申请日:2018-12-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D06M15/61 , D06M101/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芯鞘结构的聚丙烯腈基碳纤维/聚苯胺复合导电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包括:(1)以聚合物聚丙烯腈(PAN)为原料,采用静电纺丝方法制备直径均匀、表面光滑的聚丙烯腈纤维。(2)利用高温碳化,以聚丙烯腈作为前驱体,碳化得到聚丙烯腈基碳纤维。(3)以聚丙烯腈基碳纤维为模板,构筑芯鞘结构的聚丙烯腈基碳纤维/聚苯胺复合导电纤维,聚丙烯腈基碳纤维作为良好的基体材料,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化学稳定性,聚苯胺具有良好的比电容和掺杂去掺杂能力,为复合导电纤维提供优异的赝电容,能充分发挥两者的协同作用,提高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763338A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811641452.2
申请日:2018-12-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D06M15/61 , D06M101/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芯鞘结构的聚丙烯腈基碳纤维/聚苯胺复合导电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包括:(1)以聚合物聚丙烯腈(PAN)为原料,采用静电纺丝方法制备直径均匀、表面光滑的聚丙烯腈纤维。(2)利用高温碳化,以聚丙烯腈作为前驱体,碳化得到聚丙烯腈基碳纤维。(3)以聚丙烯腈基碳纤维为模板,构筑芯鞘结构的聚丙烯腈基碳纤维/聚苯胺复合导电纤维,聚丙烯腈基碳纤维作为良好的基体材料,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化学稳定性,聚苯胺具有良好的比电容和掺杂去掺杂能力,为复合导电纤维提供优异的赝电容,能充分发挥两者的协同作用,提高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552727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264403.9
申请日:2020-11-1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 海洋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信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9D5/08 , C09D163/00 , C09D175/04 , C09D16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化硼基复合材料防腐蚀助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用六方氮化硼为原料制备羟基化氮化硼;(2)获得氮化硼/聚多巴胺复合材料;(3)获得氮化硼/聚多巴胺/LDH复合材料;(4)获得所述氮化硼基复合材料防腐蚀助剂。本发明的氮化硼基复合材料防腐蚀助剂由于表面引入大量氨基以及多巴胺的生物相容性,使氮化硼可在树脂中均匀分散,氮化硼和LDH良好的物理性能可提升树脂涂层的硬度、韧性和耐冲击性等方面的物理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684238B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1910822900.7
申请日:2019-09-0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 金旸(厦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8K9/10 , C08K5/55 , C08L83/04 , C08L61/24 , C09D7/63 , C09D7/65 , C09D163/00 , C09D175/04 , C09D161/06 , C09J11/06 , C09J11/08 , B01J13/14 , C07F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室温下可多次自修复的微胶囊、制备方法及应用,采用水包油乳液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备以含有可逆硼酸酯键的硅氧烷偶联剂为囊芯,以脲醛树脂为囊壁的微胶囊,与以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粘合促进剂和催化剂为囊芯,以脲醛树脂为囊壁的微胶囊共同使用。利用微胶囊的特点和可逆硼酸酯键的性质,本发明有效改善高分子材料性能,达到可快速修复以及可多次重复修复微裂纹,防止微裂纹扩散造成材料宏观损坏的效果,极大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进而广泛应用于汽车面漆、汽车底漆、智能家居漆、智能家居零件,电子电气密封胶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0684238A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910822900.7
申请日:2019-09-0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 金旸(厦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8K9/10 , C08K5/55 , C08L83/04 , C08L61/24 , C09D7/63 , C09D7/65 , C09D163/00 , C09D175/04 , C09D161/06 , C09J11/06 , C09J11/08 , B01J13/14 , C07F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室温下可多次自修复的微胶囊、制备方法及应用,采用水包油乳液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备以含有可逆硼酸酯键的硅氧烷偶联剂为囊芯,以脲醛树脂为囊壁的微胶囊,与以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粘合促进剂和催化剂为囊芯,以脲醛树脂为囊壁的微胶囊共同使用。利用微胶囊的特点和可逆硼酸酯键的性质,本发明有效改善高分子材料性能,达到可快速修复以及可多次重复修复微裂纹,防止微裂纹扩散造成材料宏观损坏的效果,极大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进而广泛应用于汽车面漆、汽车底漆、智能家居漆、智能家居零件,电子电气密封胶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211434383U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1922220841.4
申请日:2019-12-12
Applicant: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A61M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便携式手动吸痰器,包括筒体、活塞、驱动杆和折叠支架;驱动杆远离活塞的一端形成有把手;筒体的侧壁上形成有铰接座和支撑座,折叠支架包括第一摆杆和第二摆杆,第一摆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铰接座上,第二摆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一摆杆远离铰接座的一端;第一摆杆和第二摆杆相互一端分别形成第一抵顶斜面和第二抵顶斜面;折叠支架位于收纳位置时,第一摆杆和第二摆杆位于筒体侧壁上;折叠支架位于工作位置时,第一摆杆抵顶在支撑座上,第一抵顶斜面和第二抵顶斜面相互抵顶,第二摆杆与把手平行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能够折叠的第一摆杆和第二摆杆,从而提高了手动吸痰器的便携性能,方便存储与外界携带。
-
公开(公告)号:CN215024216U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20401012.0
申请日:2021-02-23
Applicant: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A61M1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耳挂式雾化器,包括有雾化部和用于与患者耳部固定的固定套,所述雾化部与所述固定套连接,所述雾化部贯通连接有雾化管,所述雾化管连接有雾化主体;所述雾化部上包括有雾化咬嘴。通过设置耳挂式雾化器,使得患者在进行雾化治疗时不必时刻手持雾化管,提高了患者进行治疗时的舒适感。
-
公开(公告)号:CN212940911U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020285164.4
申请日:2020-03-10
Applicant: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改进型医用雾化器,包括雾化杯身、雾化杯芯、雾化杯帽和调节挡盖;所述雾化杯帽上形成有上下贯通的进气口,所述雾化杯帽上转动连接有用以调节所述进气口的进气开口大小的调节挡盖,所述调节挡盖上形成有用于调节旋钮,所述调节挡盖上形成有锁止部件;所述雾化杯帽上形成有若干个对应不同进气开口大小的限位卡槽,所述锁止部件能够卡接在其中一个所述限位卡槽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所述调节挡盖实现了进气口开口大小的调节,并通过设置所述锁止部件和所述限位卡槽实现了所述调节挡盖位置的固定,避免了因为意外触碰导致的进气口开口大小的改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