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450605B
公开(公告)日:2020-03-06
申请号:CN201610895961.2
申请日:2016-10-14
IPC: H01P1/20
Abstract: 基于短路枝节加载型复合左右手谐振器的双工器,涉及发送接收双工器。设有上层微带结构、中间层介质基板和底层接地板;上层微带结构包括三条输入输出馈线、第一、二信道的短路枝节加载型复合左右手谐振器以及分布于第一、二信道短路枝节加载型复合左右手谐振器上半周附近的耦合线和耦合线终端的方形接地贴片,耦合线与短路枝节加载型复合左右手谐振器间存在缝隙,并于短路枝节加载型复合左右手谐振器上方中心处通过方形接地贴片与底层接地板相连;馈线一端接耦合线并呈直角型结构,馈线另一端接同轴线缆内导体;中间层介质基板的上、下表面分别紧贴上层微带结构和底层接地板,底层接地板覆盖中间层介质基板下表面,底层接地板接同轴线缆外导体。
-
公开(公告)号:CN106972233A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710326094.5
申请日:2017-05-10
IPC: H01P5/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P5/16
Abstract: 一种基于三线耦合结构的四路滤波型功分器,涉及微波无源器件。其五条输入输出馈线由微带线构成,微带线串联阶跃阻抗结构,分成上下对称的两条支路,每条支路由三线耦合结构、金属化过孔接地结构、弯折微带线、二路功分结构及接在两个三线耦合结构之间的一个隔离电阻和接在二路功分结构中的两个隔离电阻组成;阶跃阻抗结构包括两节特性阻抗不同的矩形微带线串联在电路中,三线耦合结构包括三条宽度相同的微带线,三条微带线互相平行靠近且间隙相同,在三线耦合结构中间微带线末端接有金属化过孔接地结构;弯折微带线接在三线耦合结构一端,二路功分结构包括并联接在弯折微带线之后的两条支路微带线及连接在两条微带线末端之间的隔离电阻。
-
公开(公告)号:CN105514544B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610032911.1
申请日:2016-01-19
IPC: H01P1/20
Abstract: 平面紧凑螺旋型三模滤波器,涉及微波滤波器。设有介质基板、两个端点接地的螺旋型谐振器、接地过孔、谐振器中心向顶部延伸的T型枝节微带线、谐振器中心向底部延伸的T型枝节微带线、耦合线、馈线和接地板;两个端点接地的螺旋型谐振器、谐振器中心向顶部延伸的T型枝节微带线、谐振器中心向底部延伸的T型枝节微带线、耦合线、馈线设在介质基板上表面,介质基板的下表面紧贴接地板,接地板完全覆盖介质基板的下表面,两个端点接地的螺旋型谐振器的两个端点通过接地过孔与接地板连接,接地板外接同轴线外导体,馈线的一端接耦合线的端点,馈线的另一端外接同轴线内导体。设计简单,结构紧凑,中心频率及其通带都可调,易于制作和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9214088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11042658.3
申请日:2018-09-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最小间距可控的大规模超稀疏平面阵列快速布局方法,所述布局方法分为未限制最小间距的初步优化和限制最小间距的校正优化两步:S01:在初步优化中,采用密集栅格的阵列布局,随机初始化阵元激励,并且提出一种快速综合栅格间距不等于半波长的阵列优化算法,即迭代的Chirp-z变换(Iterative Chirp-z transform,ICZT);在此基础上再提出改进的ICZT进行低副瓣电平综合,引入填充因子的概念,逐渐减少阵元数目达到稀疏阵列的目的,并且改进迭代终止的条件,得到稀疏率尽可能低的阵列布局;S02:在校正优化中,提出抛弃指数的概念,进一步丢弃阵元以满足阵元间距约束。本发明完成了最小间距可控的大规模超稀疏平面阵列的快速布局。
-
公开(公告)号:CN109214088B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1811042658.3
申请日:2018-09-07
IPC: G06F30/392 , G06F17/14 , H01Q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最小间距可控的大规模超稀疏平面阵列快速布局方法,所述布局方法分为未限制最小间距的初步优化和限制最小间距的校正优化两步:S01:在初步优化中,采用密集栅格的阵列布局,随机初始化阵元激励,并且提出一种快速综合栅格间距不等于半波长的阵列优化算法,即迭代的Chirp‑z变换(Iterative Chirp‑z transform,ICZT);在此基础上再提出改进的ICZT进行低副瓣电平综合,引入填充因子的概念,逐渐减少阵元数目达到稀疏阵列的目的,并且改进迭代终止的条件,得到稀疏率尽可能低的阵列布局;S02:在校正优化中,提出抛弃指数的概念,进一步丢弃阵元以满足阵元间距约束。本发明完成了最小间距可控的大规模超稀疏平面阵列的快速布局。
-
公开(公告)号:CN107978871A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申请号:CN201711447640.7
申请日:2017-12-27
Abstract: 基于石墨烯多谐振结构的极化不依赖宽带太赫兹吸波器,涉及太赫兹吸波器。由5层结构构成,从上至下依次为周期性石墨烯多谐振网状结构层、上介质层、偏压层、下介质层和金属层;所述周期性石墨烯多谐振网状结构层的单元结构的横向周期和纵向周期均为正方形,石墨烯多谐振结构分别是以周期正方形四边的中点连接组成的正方形样式的石墨烯、周期正方形四角半径的四分之一圆盘、周期正方形四条边上宽度的矩形条带组成。结构简单,具有一般性,通过尺度变换能够用于中红外、远红外、可见光或其它频段的电磁波的吸收。
-
公开(公告)号:CN107978871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1711447640.7
申请日:2017-12-27
Abstract: 基于石墨烯多谐振结构的极化不依赖宽带太赫兹吸波器,涉及太赫兹吸波器。由5层结构构成,从上至下依次为周期性石墨烯多谐振网状结构层、上介质层、偏压层、下介质层和金属层;所述周期性石墨烯多谐振网状结构层的单元结构的横向周期和纵向周期均为正方形,石墨烯多谐振结构分别是以周期正方形四边的中点连接组成的正方形样式的石墨烯、周期正方形四角半径的四分之一圆盘、周期正方形四条边上宽度的矩形条带组成。结构简单,具有一般性,通过尺度变换能够用于中红外、远红外、可见光或其它频段的电磁波的吸收。
-
公开(公告)号:CN108281738A
公开(公告)日:2018-07-13
申请号:CN201711450248.8
申请日:2017-1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平行耦合线首尾级联的全波长耦合双环形滤波器,该双环形滤波器由两个首尾级联的环形谐振器构成。通过两对3/4导波波长平行耦合线和一对1/4导波波长平行耦合线形成两个首尾级联耦合环,左右两对平行耦合线分别首尾级联在中间那一对平行耦合线的两端,从而保证两个环形谐振器均满足全波长耦合。该滤波器结构理论上在通带外可产生8个传输零点,由于输入输出采用源-负载交叉耦合的形式,可以额外产生1个传输零点,故而实际上该滤波器结构在带外产生9个传输零点,从而有效地实现高阻带抑制。整体的电路结构可以实现21.2%的带宽以及宽阻带,结构简单,仅为单层结构,体积小,易于与其他平面电路集成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450605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895961.2
申请日:2016-10-14
IPC: H01P1/20
Abstract: 基于短路枝节加载型复合左右手谐振器的双工器,涉及发送接收双工器。设有上层微带结构、中间层介质基板和底层接地板;上层微带结构包括三条输入输出馈线、第一、二信道的短路枝节加载型复合左右手谐振器以及分布于第一、二信道短路枝节加载型复合左右手谐振器上半周附近的耦合线和耦合线终端的方形接地贴片,耦合线与短路枝节加载型复合左右手谐振器间存在缝隙,并于短路枝节加载型复合左右手谐振器上方中心处通过方形接地贴片与底层接地板相连;馈线一端接耦合线并呈直角型结构,馈线另一端接同轴线缆内导体;中间层介质基板的上、下表面分别紧贴上层微带结构和底层接地板,底层接地板覆盖中间层介质基板下表面,底层接地板接同轴线缆外导体。
-
公开(公告)号:CN106299665B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1610842655.2
申请日:2016-09-2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具有陷波特性的平面三叉戟形超宽带天线,涉及超宽带天线。设有上层平面金属结构和下层介质基板;所述上层平面金属结构包括共面波导信号馈电带线、共面波导接地面、天线辐射单元和一对L型开路枝节;在共面波导信号馈电带线与天线辐射单元之间设有一段二阶阶梯状传输结构;所述一对L型开路枝节与共面波导接地面相接,一对L型开路枝节对称分布于共面波导信号馈电带线两侧。工作频段范围广,损耗低,辐射特性好,结构简单,易于加工。辐射单元被设计成叉子的形状,缩小了天线的体积。能够通过改变L型开路枝节的长度,从而调整所需陷波频段范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