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定型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843924A

    公开(公告)日:2006-10-11

    申请号:CN200610079218.6

    申请日:2006-04-1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42

    Abstract: 一种无定型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氢氧化铝,特别是涉及一种高酸溶性低密度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提供一种高酸溶性低密度无定型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用三水铝石和氢氧化钠配制成浓偏铝酸钠溶液,控制溶液的苛性比;用去离子水稀释,再加入扩孔剂,在反应釜先加入去离子水,所得原料液与CO2气体流入反应釜,控制成胶温度,调节进料流量,浆液过滤、洗涤、干燥即得。采用连续并流进料及高浓度CO2气体成胶,加快中和反应速率,缩短成胶时间,从而避免或抑制拟薄水铝石的生成。省去冷却设备;提高设备利用率或减少成胶釜的体积,成本低。产品具有高酸溶性和低密度的特点,完全溶于过量的20%硝酸溶液,堆积密度≤0.4g/ml。

    一种固体催化剂前驱体的还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12596A

    公开(公告)日:2009-12-30

    申请号:CN200910112191.X

    申请日:2009-07-1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固体催化剂前驱体的还原方法,涉及一种还原态负载型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提供一种固体催化剂前驱体在无焙烧情况下的还原方法,其可减少金属组分与载体强作用的机会,抑制了还原后金属粒子的迁移和聚结,所得催化剂具有较高加氢活性。首先将金属盐在水中充分溶解后,加入载体,反应5~8h后过滤,将固体于140~160℃下干燥8~10h后得催化剂前驱体;然后将所制备的催化剂前驱体置于耐高温的容器中,持续通入还原气体,于300~1000℃下还原处理5~50min,然后将容器从高温环境移到室温环境中快速降温,完成还原过程。该还原方法适用于催化加氢反应催化剂的还原,特别是芳烃加氢催化反应催化剂的还原。

    一种十氢萘的合成方法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602644A

    公开(公告)日:2009-12-16

    申请号:CN200910112216.6

    申请日:2009-07-1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十氢萘的合成方法,涉及一种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提供一种采用以低含量、小尺寸纳米金属为活性相的负载型催化剂,在较低反应温度、压力下由萘一步合成的十氢萘的合成方法。将萘与环己烷混合后置于高压釜中;在高压釜中加入催化剂;将高压釜中空气排尽后,将高压釜内氢气压力稳定在2~5MPa下进行反应,得十氢萘。萘的转化率达100%,十氢萘的收率最高达99%。催化剂Ni/γ-Al2O3的制备方法:将镍的金属盐在水中溶解后,加入γ-Al2O3,倒出清液,干燥,得催化剂前驱体;将催化剂前驱体还原。

    一种无定型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36324C

    公开(公告)日:2008-11-26

    申请号:CN200610079218.6

    申请日:2006-04-1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42

    Abstract: 一种无定型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氢氧化铝,特别是涉及一种高酸溶性低密度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提供一种高酸溶性低密度无定型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用三水铝石和氢氧化钠配制成浓偏铝酸钠溶液,控制溶液的苛性比;用去离子水稀释,再加入扩孔剂,在反应釜先加入去离子水,所得原料液与CO2气体流入反应釜,控制成胶温度,调节进料流量,浆液过滤、洗涤、干燥即得。采用连续并流进料及高浓度CO2气体成胶,加快中和反应速率,缩短成胶时间,从而避免或抑制拟薄水铝石的生成。省去冷却设备;提高设备利用率或减少成胶釜的体积,成本低。产品具有高酸溶性和低密度的特点,完全溶于过量的20%硝酸溶液,堆积密度≤0.4g/ml。

    一种十氢萘的合成方法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602644B

    公开(公告)日:2012-09-26

    申请号:CN200910112216.6

    申请日:2009-07-1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十氢萘的合成方法,涉及一种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提供一种采用以低含量、小尺寸纳米金属为活性相的负载型催化剂,在较低反应温度、压力下由萘一步合成的十氢萘的合成方法。将萘与环己烷混合后置于高压釜中;在高压釜中加入催化剂;将高压釜中空气排尽后,将高压釜内氢气压力稳定在2~5MPa下进行反应,得十氢萘。萘的转化率达100%,十氢萘的收率最高达99%。催化剂Ni/γ-Al2O3的制备方法:将镍的金属盐在水中溶解后,加入γ-Al2O3,倒出清液,干燥,得催化剂前驱体;将催化剂前驱体还原。

    一种固体催化剂前驱体的还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12596B

    公开(公告)日:2011-04-20

    申请号:CN200910112191.X

    申请日:2009-07-1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固体催化剂前驱体的还原方法,涉及一种还原态负载型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提供一种固体催化剂前驱体在无焙烧情况下的还原方法,其可减少金属组分与载体强作用的机会,抑制了还原后金属粒子的迁移和聚结,所得催化剂具有较高加氢活性。首先将金属盐在水中充分溶解后,加入载体,反应5~8h后过滤,将固体于140~160℃下干燥8~10h后得催化剂前驱体;然后将所制备的催化剂前驱体置于耐高温的容器中,持续通入还原气体,于300~1000℃下还原处理5~50min,然后将容器从高温环境移到室温环境中快速降温,完成还原过程。该还原方法适用于催化加氢反应催化剂的还原,特别是芳烃加氢催化反应催化剂的还原。

    一种反应物料连续流动的斜下流反应器

    公开(公告)号:CN201930777U

    公开(公告)日:2011-08-17

    申请号:CN201020658149.6

    申请日:2010-12-1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反应物料连续流动的斜下流反应器,涉及一种化学催化反应设备。设有壳体、催化剂床、多孔催化剂装填框、催化剂拦截网和至少2个斜导流板;催化剂床设于壳体内,催化剂床由至少2层催化剂床层叠合构成,装填框包裹催化剂床,并与壳体中心线之间设有流体进入流道,装填框与壳体内壁之间设有流体排出流道,流体进入流道进口位于壳体上端,流体排出流道出口位于壳体下端,催化剂床通过装填框与流体进入流道及流体排出流道相通,拦截网设于各层催化剂床层周边,各个斜导流板间隔穿过装填框,并位于流体进入流道与催化剂床之间。可克服现有轴向反应式的固定床反应器易造成床层压降上升的缺点,可延长加氢装置的操作周期。

    酸碱溶液中和沉淀连续式反应釜

    公开(公告)号:CN2845905Y

    公开(公告)日:2006-12-13

    申请号:CN200520133968.8

    申请日:2005-11-0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酸碱溶液中和沉淀连续式反应釜,涉及一种化学反应釜(简称反应釜),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制备固体粉末的酸碱溶液中和沉淀连续式反应釜。提供一种可有效地降低酸碱溶液在反应釜中的浓度梯度,使物料各个微团在反应釜中的停留时间趋于一致的酸碱溶液中和沉淀连续式反应釜。设有胴体、物料进出口管和搅拌装置,底部密闭,上部设置顶盖,靠胴体底部设至少1个物料进口管,胴体上部设至少1个物料出口管;搅拌装置由电动机、搅拌轴和搅拌叶片组成,搅拌叶片设于胴体内。解决了酸碱溶液混合不均匀和物料微团停留时间长短不一的问题,可使中和沉淀物性质均一,保证产品质量稳定。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