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219180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125651.3
申请日:2021-01-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1N33/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泌体PD‑L1的研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细胞与非天然糖共培养,细胞泌出含有非天然糖的外泌体;2)将功能性探针标记到非天然糖上,所述的功能性探针具有第一标记;3)适体识别外泌体表面的蛋白,所述的适体具有第二标记;4)第一标记同第二标记相互作用,检测该相互作用的效果,从而检测外泌体蛋白的糖基化信息。即可原位检测外泌体PD‑L1的糖基化,操作简单,无需裂解细胞等侵入性操作,保持细胞的完整性和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108171B
公开(公告)日:2017-07-18
申请号:CN201510616713.5
申请日:2015-09-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拉曼信号的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氯金酸溶液在连续搅拌下煮沸回流,同时匀速加入柠檬酸钠溶液以还原氯金酸形成粒径12~14nm金纳米颗粒,得金纳米颗粒溶液;(2)在上述金纳米颗粒溶液中加入巯基聚乙二醇溶液和拉曼报告分子溶液,室温下混匀反应,得到修饰有拉曼报告分子的核心;(3)用普朗尼克F127溶液重悬上述修饰有拉曼报告分子的核心,再加入硝酸银溶液和对苯二酚溶液,以在上述核心上包裹银壳层;(4)向步骤(3)制得的物料中加入抗坏血酸溶液和氯金酸溶液,室温混匀反应后,80~95℃退火,即得所述强拉曼信号的纳米颗粒。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此法廉价、简单、高效、通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05108137B
公开(公告)日:2017-06-06
申请号:CN201510616671.5
申请日:2015-09-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过氧化氢酶活性的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氯金酸溶液在连续搅拌下煮沸回流,同时匀速加入柠檬酸钠溶液以还原氯金酸形成粒径12~14nm金纳米颗粒;(2)向步骤(1)制得的物料中加入氯金酸和氯铂酸的混合溶液,然后缓慢加入抗坏血酸溶液,10~50℃的温度下以100~800rpm的速度搅拌反应2~12h,以使上述金纳米颗粒上包裹金铂双金属壳层,即得所述强过氧化氢酶活性的纳米颗粒。本发明与传统方法相比,此法简单、高效、通用性强,合成的纳米颗粒具有强且稳定的过氧化氢酶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108171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616713.5
申请日:2015-09-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拉曼信号的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氯金酸溶液在连续搅拌下煮沸回流,同时匀速加入柠檬酸钠溶液以还原氯金酸形成粒径12~14nm金纳米颗粒,得金纳米颗粒溶液;(2)在上述金纳米颗粒溶液中加入巯基聚乙二醇溶液和拉曼报告分子溶液,室温下混匀反应,得到修饰有拉曼报告分子的核心;(3)用普朗尼克F127溶液重悬上述修饰有拉曼报告分子的核心,再加入硝酸银溶液和对苯二酚溶液,以在上述核心上包裹银壳层;(4)向步骤(3)制得的物料中加入抗坏血酸溶液和氯金酸溶液,室温混匀反应后,80~95℃退火,即得所述强拉曼信号的纳米颗粒。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此法廉价、简单、高效、通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05108137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616671.5
申请日:2015-09-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过氧化氢酶活性的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氯金酸溶液在连续搅拌下煮沸回流,同时匀速加入柠檬酸钠溶液以还原氯金酸形成粒径12~14nm金纳米颗粒;(2)向步骤(1)制得的物料中加入氯金酸和氯铂酸的混合溶液,然后缓慢加入抗坏血酸溶液,10~50℃的温度下以100~800rpm的速度搅拌反应2~12h,以使上述金纳米颗粒上包裹金铂双金属壳层,即得所述强过氧化氢酶活性的纳米颗粒。本发明与传统方法相比,此法简单、高效、通用性强,合成的纳米颗粒具有强且稳定的过氧化氢酶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219180B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10125651.3
申请日:2021-01-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1N33/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泌体PD‑L1的研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细胞与非天然糖共培养,细胞泌出含有非天然糖的外泌体;2)将功能性探针标记到非天然糖上,所述的功能性探针具有第一标记;3)适体识别外泌体表面的蛋白,所述的适体具有第二标记;4)第一标记同第二标记相互作用,检测该相互作用的效果,从而检测外泌体蛋白的糖基化信息。即可原位检测外泌体PD‑L1的糖基化,操作简单,无需裂解细胞等侵入性操作,保持细胞的完整性和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149613B
公开(公告)日:2017-06-16
申请号:CN201510616658.X
申请日:2015-09-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片状银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柠檬酸钠存在下,利用冰水配制的硼氢化钠溶液还原硝酸银,形成银种子溶液;(2)按3~5:3~5:1~3:1~3:27~30:9~12的体积比量取对二苯酚溶液、柠檬酸钠缓冲液、上述银种子溶液、DNA溶液、水和硝酸银溶液;(3)将对二苯酚溶液、柠檬酸钠缓冲液、上述银种子溶液、DNA溶液和水充分混合后,加入硝酸银溶液,在20~24℃下避光生长12~14h,即得所述片状银纳米材料。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此法生物相溶性好、通用性强,为片状银纳米材料在生物分析和生物医学的应用中提供新的平台。
-
公开(公告)号:CN105149613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616658.X
申请日:2015-09-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片状银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柠檬酸钠存在下,利用冰水配制的硼氢化钠溶液还原硝酸银,形成银种子溶液;(2)按3~5:3~5:1~3:1~3:27~30:9~12的体积比量取对二苯酚溶液、柠檬酸钠缓冲液、上述银种子溶液、DNA溶液、水和硝酸银溶液;(3)将对二苯酚溶液、柠檬酸钠缓冲液、上述银种子溶液、DNA溶液和水充分混合后,加入硝酸银溶液,在20~24℃下避光生长12~14h,即得所述片状银纳米材料。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此法生物相溶性好、通用性强,为片状银纳米材料在生物分析和生物医学的应用中提供新的平台。
-
公开(公告)号:CN108318694A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810084575.4
申请日:2018-01-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1N33/6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68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免疫试纸条对抗原进行定量检测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铂纳米颗粒表面修饰抗体;(2)在硝酸纤维素膜上划上待测抗原的包被抗体作为检测线,划上二抗作为质控线,并干燥处理;(3)铂标抗体喷涂到聚酯纤维膜上,真空干燥;(4)将吸水纸、硝酸纤维素膜、聚酯纤维膜和玻璃纤维膜顺序贴在PVC胶板上组装成试纸条;(5)将试纸条插入待测液中或者将待测液滴加到结合垫上,进行移液反应,剪下相应的含有检测线的试纸条片段,与H2O2反应产气并测量气压,所得气压差值与抗原浓度呈正相关关系。该方法具有灵敏、便携、廉价和易于操作等优点。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