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172228A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310065157.8
申请日:2013-03-0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市河道底泥原位修复的方法,具体步骤为:在河道底泥中,垂直安放直管式蜂窝状填料,用于对底泥的原位固定,然后将底泥修复剂投加到铺设有蜂窝状填料的水体中,其在沉入水体后落入蜂窝状填料的填料管内,在蜂窝状填料的保护下,底泥修复剂通过吸附和生物降解作用,实现对底泥污染的原位修复。本发明的方法能为河道健康生态系统的建立创造良好的条件,从根本上实现水体的净化,具有修复效果好、费用低、操作简单、施工和维护管理方便、不影响河道航运功能,且无二次污染风险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964028A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210464981.6
申请日:2012-11-1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C02F9/14 , C02F10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村镇污水处理的地下水平流渗滤系统,具体地说是由布水区、填料床、布水挡板,曝气管、集水区、防渗层、土工布隔层、表层种植土壤层和植物组成。其整体为条带状凹槽床体结构,布水区和集水区分别位于填料床体的两端,布水挡板将填料床分割成若干个隔室单元,单数隔室填料下部设有曝气管,曝气量可调节,填料床底部与周边设有防渗层,填料床上部铺设有若干层土工布隔层,隔层上部为表层种植土壤层,可种植农作物。本发明的多级布水挡板设计,有效提高污水与填料接触的均匀性;本发明采用生物质炭改良填料基质和种植土壤层,强化了污水净化性能;本发明的间隔填料床曝气装置设计,使得填料床体中呈现多级好氧n/缺氧m交替模式,提高了其对总氮的去除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3172228B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310065157.8
申请日:2013-03-0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市河道底泥原位修复的方法,具体步骤为:在河道底泥中,垂直安放直管式蜂窝状填料,用于对底泥的原位固定,然后将底泥修复剂投加到铺设有蜂窝状填料的水体中,其在沉入水体后落入蜂窝状填料的填料管内,在蜂窝状填料的保护下,底泥修复剂通过吸附和生物降解作用,实现对底泥污染的原位修复。本发明的方法能为河道健康生态系统的建立创造良好的条件,从根本上实现水体的净化,具有修复效果好、费用低、操作简单、施工和维护管理方便、不影响河道航运功能,且无二次污染风险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888392A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申请号:CN201210382214.0
申请日:2012-10-1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油类污染水体原位修复的漂浮型包埋菌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是采用膨胀石墨—海藻酸钠—氯化钙对油类降解菌进行固定,通过吸附降解实现石油污染水体净化的技术。漂浮型包埋菌剂的制备方法为:将石油降解菌液加入到含有膨胀石墨的海藻酸钠溶胶中混合均匀,滴加至氯化钙溶液中,于4℃条件下交联过夜,得到固定有石油烃降解菌的漂浮型包埋菌剂。本发明制备的漂浮型包埋菌剂具有机械强度高、漂浮性和传质性能好、降解效率高等特点,使用时可直接投加到石油污染水体的水面上,包埋菌剂可长期漂浮于油-水界面,保证了菌剂与石油的有效接触,包埋技术提高了微生物浓度,使菌体免受使用水体环境的影响,有效提高了降解效率,且便于回收和重复利用,无二次污染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02533715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210003729.5
申请日:2012-01-0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可见光催化活性生物膨胀石墨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以天然鳞片石墨为原料,采用氧化插层法使钛酸丁酯进入到石墨层间隙中,利用溶胶-凝胶法使插层后的石墨在氨水的醇溶液中水解达到氮掺杂的目的,进行烘干和高温膨胀得到N-TiO2膨胀石墨,以N-TiO2膨胀石墨为载体,在好氧和恒温培养条件下,进行混合菌的培养和增殖,得到具有可见光催化活性的生物膨胀石墨。本发明制备的可见光催化活性生物膨胀石墨具有疏水性强、可见光催化活性高、孔隙合适、吸附和生物降解性能好等特点。使用时可直接投加于石油污染水体的水面上,生物膨胀石墨可长期漂浮于油-水界面,实现对水面浮油的高效去除,且便于回收,不存在二次污染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02533715B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1210003729.5
申请日:2012-01-0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可见光催化活性生物膨胀石墨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以天然鳞片石墨为原料,采用氧化插层法使钛酸丁酯进入到石墨层间隙中,利用溶胶-凝胶法使插层后的石墨在氨水的醇溶液中水解达到氮掺杂的目的,进行烘干和高温膨胀得到N-TiO2膨胀石墨,以N-TiO2膨胀石墨为载体,在好氧和恒温培养条件下,进行混合菌的培养和增殖,得到具有可见光催化活性的生物膨胀石墨。本发明制备的可见光催化活性生物膨胀石墨具有疏水性强、可见光催化活性高、孔隙合适、吸附和生物降解性能好等特点。使用时可直接投加于石油污染水体的水面上,生物膨胀石墨可长期漂浮于油-水界面,实现对水面浮油的高效去除,且便于回收,不存在二次污染风险。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