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07157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214386.X
申请日:2024-02-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氢气生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模块化碱性电解水制氢设备,包括电解槽、PLC控制室、直流电源、碱液循环系统、气体处理系统,电解槽由三个串联的模块化电解槽单体组成,电解槽可由功率不同的电解槽单体组成;PLC控制室由制氢参数、制氢画面和报警画面模块组成;直流电源由三个并联的集成端口组成;碱液循环系统由碱液自动循环补充器、碱液循环管路,气液分离器组成;气体处理系统由氢气纯化装置和储氢钢瓶组成。本发明采用模块化设计,设备的安装过程简化,电极更换和维修检查更加方便,对于损耗大的模块,可以批量生产更换,提高设备的整体使用寿命,降低设备的运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506136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210171765.6
申请日:2022-02-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B32B15/20 , B32B15/085 , B32B33/00 , B32B37/00 , B32B38/00 , C08J9/28 , C08L23/06 , C23C14/08 , C23C16/40 , C23C18/12 , F25B2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温度自适应性和隔热保温功能的智能辐射制冷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辐射制冷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温度自适应辐射制冷系统结构复杂、隔热保温能力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辐射制冷复合膜,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隔热反射层和红外发射率智能调控复合层;红外发射率智能调控复合层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热致变色层、红外透明层和金属反射层。本发明通过调控8‑13μm波段的红外发射率实现辐射制冷功能的开启和关闭,能够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自适应的调节辐射制冷的能力;通过灵活调控热致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使其能够满足不同应用环境的需求。本发明具有隔热保温的功能,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实际使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363498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110578489.0
申请日:2021-05-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海洋设备相关领域,提供了基于海洋浮台用双多孔碳阴极镁合金溶解氧海水电池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若干双多孔碳阴极镁合金溶解氧海水电池单元,所述双多孔碳阴极镁合金溶解氧海水电池单元包括:金属阳极;惰性阴极,对称设置于金属阳极两侧;壳体机构,分别设置于金属阳极和惰性阴极的外侧;以及夹板机构,设置于壳体机构上且分别设置于金属阳极和惰性阴极的两侧,用于金属阳极与惰性阴极固定以及作为集流件;位于两侧惰性阴极外侧面的所述壳体机构上均匀开设有若干进水孔以用于使海水通过与电极接触从而进行电极反应;解决了现有镁合金溶解氧海水电池为海洋浮台周围小型海洋工程设备提供电能补给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363498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578489.0
申请日:2021-05-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海洋设备相关领域,提供了基于海洋浮台用双多孔碳阴极镁合金溶解氧海水电池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若干双多孔碳阴极镁合金溶解氧海水电池单元,所述双多孔碳阴极镁合金溶解氧海水电池单元包括:金属阳极;惰性阴极,对称设置于金属阳极两侧;壳体机构,分别设置于金属阳极和惰性阴极的外侧;以及夹板机构,设置于壳体机构上且分别设置于金属阳极和惰性阴极的两侧,用于金属阳极与惰性阴极固定以及作为集流件;位于两侧惰性阴极外侧面的所述壳体机构上均匀开设有若干进水孔以用于使海水通过与电极接触从而进行电极反应;解决了现有镁合金溶解氧海水电池为海洋浮台周围小型海洋工程设备提供电能补给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909268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169787.4
申请日:2021-02-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空气电池的多孔碳空气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1)取一定面积碳纤维布作为基底;2)将聚四氟乙烯与碳黑置于乙醇溶液中搅拌形成混合浆液,得到疏水涂层浆液;3)取聚偏氟乙烯粉末与碳黑进行搅拌形成混合浆液,得到亲水涂层浆液;4)将疏水涂层浆液均匀涂抹在碳纤维基底上;5)将亲水涂层浆液覆盖碳纤维基底上;6)将疏水涂层浆液覆盖至碳纤维基底上,并干燥一段时间;7)将经过步骤6制备得到碳纤维基底进行高温加热,制得空气电极。本发明解决了金属‑空气电池放电过程中正极多孔电极内氧气扩散速率与电化学反应场所无法平衡进而导致电池放电容量较低的问题。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金属‑空气电池的多孔碳空气电极。
-
公开(公告)号:CN116094368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211434993.4
申请日:2022-11-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H02N11/00
Abstract: 一种基于双侧反射结构的立式全天候无源热电发电装置及方法,属于热电发电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热电装置热端对太阳光的接收能力受限,以及装置占地面积大、空间利用率低,不利于规模化扩展应用的问题。本发明太阳光高反射板和红外高反射板分列于热电发电板左右两侧,太阳光高反射板和红外高反射板构成“V”型反射系统或者“抛物柱面”型反射系统,本发明利用双侧反射结构分别实现热电发电装置的冷端和热端都面向天空,既可提高热端对太阳光的接收能力,又能确保冷端面向天空与深冷太空进行辐射制冷,进而实现同时利用太阳热能和深空冷源的全天候无源发电,且本发明有效减小装置占地面积、提高空间利用率、便于规模化扩展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506136A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210171765.6
申请日:2022-02-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B32B15/20 , B32B15/085 , B32B33/00 , B32B37/00 , B32B38/00 , C08J9/28 , C08L23/06 , C23C14/08 , C23C16/40 , C23C18/12 , F25B2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温度自适应性和隔热保温功能的智能辐射制冷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辐射制冷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温度自适应辐射制冷系统结构复杂、隔热保温能力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辐射制冷复合膜,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隔热反射层和红外发射率智能调控复合层;红外发射率智能调控复合层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热致变色层、红外透明层和金属反射层。本发明通过调控8‑13μm波段的红外发射率实现辐射制冷功能的开启和关闭,能够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自适应的调节辐射制冷的能力;通过灵活调控热致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使其能够满足不同应用环境的需求。本发明具有隔热保温的功能,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实际使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914176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1044424.3
申请日:2023-08-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H01M8/026 , H01M8/0265 , H01M8/0263 , H01M8/06 , H01M8/04291 , H01M8/10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气体流道系统、控制方法及应用,包括设置在燃料电池双极板上的气体流道,气体流道结构包括气体入口、出口以及流道中的扰流凸台元件。具体设置为在流道内沿气体流道方向上设置扰流凸台。本发明通过在气体流道中设置扰流凸台,可以改善气体在流道内的流动特性,增强气体扩散能力,提升反应气体的利用效率;同时优化流道排水能力,提高气体流道内液态水的去除率,改善燃料电池内部的水热管理,缓解燃料电池的“水淹”效应,使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整体性能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5565704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239030.9
申请日:2022-10-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G21C17/00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核电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核电安全壳模型加载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安全壳模型;所述安全壳模型内设置有第一喷气结构和第二喷气结构;所述第一喷气结构的进气口连接第一管道的一端,所述第一管道的另一端延伸至安全壳模型外与空压机组相连,所述空压机组用于产生温度和压力可调的压缩空气;所述第二喷气结构的进气口连接第二管道的一端,所述第二管道的另一端延伸至安全壳模型外与锅炉设备相连,所述锅炉设备用于产生温度和压力可调的饱和水蒸气;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在安全壳模型内是错位延伸的。本发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达到高温高压的加载,同时实现控制温度和压力的要求,并且系统的设备投入小,运行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4536901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172051.7
申请日:2022-02-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B32B2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温度自适应性的分离式柔性智能辐射热控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辐射热控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辐射热控膜不易切换模式,不具备温度反馈能力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温度自适应性的分离式柔性智能辐射热控复合膜,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均具有柔性的可拆卸反射层、太阳热吸收层和温度自适应复合层;温度自适应复合层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热致变色层、红外透明间隔层和金属反射层。本发明通过保留或分离最上层的可拆卸反射层实现辐射制冷和辐射加热模式的切换,操作简便,使用寿命长、成本低。本发明智能辐射热控复合膜还具有自适应调节辐射散热强度的智能调控能力,大大提高了辐射热控系统的环境适用性和实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