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全深海AUV的无冲突双向通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32794B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1911236835.6

    申请日:2019-12-05

    Inventor: 周锋 张文博 乔刚

    Abstract: 一种基于全深海AUV无冲突双向通信方法,涉及一种全深海双向通信方法,为了解决现有水下AUV双向通信会产生的信息碰撞,从而导致船端下达指令可靠性低的问题。本发明通过AUV端开启定时器并开启避碰检测功能;进行信道检测,判断信道占用情况;AUV端定时向船端发送带有周期数据的上行信号;AUV端在检测到由船端发送下行信号中的避碰头数据后,停止发送上行信号,并准备接收由船端发送下行信号中的下行数据;下行信号中避碰头数据在前,下行数据在后,避碰头数据长度大于周期数据单帧的长度,避碰头数据与下行数据的总体长度大于两包周期数据的长度;AUV端接收下行信号完成。有益效果为下行数据能够可靠送达。

    一种圆柱形环肋耐压壳极限承载能力相似模型的设计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44279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625148.4

    申请日:2024-11-14

    Abstract: 一种圆柱形环肋耐压壳极限承载能力相似模型的设计方法及系统,涉及圆柱形环肋耐压壳领域。解决了现有的耐压壳结构极限承载能力相似模型设计的问题。所述方法为:S1、确定耐压壳原型尺寸参数,建立耐压壳原型有限元模型;S2、定义圆柱形环肋耐压壳板格宽度的缩尺比与半径缩尺比及板厚缩尺比的关系;S3、计算圆柱环肋耐压壳壳板格宽度的缩尺比;S4、计算圆柱形环肋耐压壳几何长度的缩尺比等参数和缩尺模型环肋个数的关系;S5、基于S3和S4计算缩尺模型环肋个数;S6、确定圆柱环肋耐压壳缩尺模型的尺寸参数,并建立缩尺模型的有限元模型;S7、分别分析耐压壳原型和耐压壳缩尺模型的屈曲强度和极限强度,验证缩尺模型的准确性,完成对所述模型的设计。

    一种AUV模块的通信方法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995499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295163.6

    申请日:2019-12-16

    Inventor: 周锋 张文博 乔刚

    Abstract: 一种AUV模块的通信方法,属于水下航行器领域,本发明为解决因通信模块无看门狗导致AUV系统稳定性差的问题。本发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主控模块和通信模块上电;同时执行步骤二、三和四,步骤二、利用通信模块向主控模块发送心跳包及接收主控模块的返回信息来判断通信模块、主控模块的工作状态;步骤三、值班模块通过查询通信模块获取通信模块和主控模块的工作状态;步骤四、值班模块通过查询主控模块获取主控模块和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若主控模块的工作状态异常,重启主控模块;若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异常,重启通信模块。多次重启仍异常,则控制AUV紧急上浮。

    一种基于全深海AUV的无冲突双向通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32794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236835.6

    申请日:2019-12-05

    Inventor: 周锋 张文博 乔刚

    Abstract: 一种基于全深海AUV无冲突双向通信方法,涉及一种全深海双向通信方法,为了解决现有水下AUV双向通信会产生的信息碰撞,从而导致船端下达指令可靠性低的问题。本发明通过AUV端开启定时器并开启避碰检测功能;进行信道检测,判断信道占用情况;AUV端定时向船端发送带有周期数据的上行信号;AUV端在检测到由船端发送下行信号中的避碰头数据后,停止发送上行信号,并准备接收由船端发送下行信号中的下行数据;下行信号中避碰头数据在前,下行数据在后,避碰头数据长度大于周期数据单帧的长度,避碰头数据与下行数据的总体长度大于两包周期数据的长度;AUV端接收下行信号完成。有益效果为下行数据能够可靠送达。

    一种AUV模块的通信方法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995499B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1911295163.6

    申请日:2019-12-16

    Inventor: 周锋 张文博 乔刚

    Abstract: 一种AUV模块的通信方法,属于水下航行器领域,本发明为解决因通信模块无看门狗导致AUV系统稳定性差的问题。本发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主控模块和通信模块上电;同时执行步骤二、三和四,步骤二、利用通信模块向主控模块发送心跳包及接收主控模块的返回信息来判断通信模块、主控模块的工作状态;步骤三、值班模块通过查询通信模块获取通信模块和主控模块的工作状态;步骤四、值班模块通过查询主控模块获取主控模块和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若主控模块的工作状态异常,重启主控模块;若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异常,重启通信模块。多次重启仍异常,则控制AUV紧急上浮。

    一种热辐射加热式静电纺丝机

    公开(公告)号:CN107099863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710237937.4

    申请日:2017-04-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1D5/0069 D01D5/00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辐射加热式静电纺丝机,箱体上端面设置有通气孔,纺丝溶液喷射装置设置在箱体内部上方,包括溶液导管、与溶液导管连接的喷头、与喷头连接的高压电源正极接线柱,高压电源正极接线柱与高压电源正极连接,溶液导管的上端伸出至箱体外,热辐射加热装置是设置在箱体内部上方的加热源,电压调节模块与加热源连接,通过调节热辐射加热装置功率,来调节加热温度;纤维接收装置包括设置在箱体内底上的接受台、与接受台连接的高压电源负极连接线柱,接受台位于喷头的正下方,高压电源负极连接线柱与高压电源负极连接。本发明通过热辐射,对静电纺丝过程中的射流进行加热,促进纺丝溶剂挥发,提高了纳米纤维的成丝效率和纤维质量。

    一种大型工程结构非均匀载荷加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166539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1430257.7

    申请日:2021-11-2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模型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型工程结构非均匀载荷加载装置,用于模拟准静态载荷对结构物的加载。本发明通过千斤顶施加静载荷,可以根据力传感器的实时监测,控制载荷的大小,千斤顶均匀排布在横板上,可根据具体试验工况,通过电动液压泵调节不同位置千斤顶的高度,调节特定部位的载荷,直至达到试验工况载荷,以此控制分布的载荷,对于试验可操作性高,具有极高的推广和实用价值。本发明采用载荷加载形式替代了传统碰撞试验形式,更有效更稳定地采集目标试验体的结构响应,可根据目标试验体的尺寸,调节试验工装位置,节省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