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601380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1910868780.4
申请日:2019-09-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H02J50/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感应电能传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感应电能传输系统待机模式切换的控制电路及控制方法。系统电路拓扑结构的感应电能传输主电路包括:松耦合变压器,LCL‑S补偿拓扑,全桥逆变电路,不控整流桥以及滤波电容Cf。发明解决磁芯过热部分元器件被烧毁的问题,降低发射端电流输入使发射端处于低功耗状态,便于下次快速启动,同时不需增加额外的辅助电路,从而有效减小了传输系统的体积。
-
公开(公告)号:CN112104212B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010965739.1
申请日:2020-09-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H02M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相两开关整流器滤波电感及滞环控制开关频率设计方法,步骤1,变换器侧的各相电感电流在所需负载下呈现临界连续状态,计算变换器侧的各相电感的电感值L;步骤2,计算用于电感电流滤波的低通滤波器的延时Td;步骤3,若频率为fs=1/Ts的信号通过二阶低通滤波器的时延为Td,对应的相位延迟满足:根据二阶低通滤波器,得到角频率为ωs的信号的相位延迟则计算出二阶低通滤波器的自然谐振角频率ωn;步骤4:在具有滤波延迟的条件下,实际变换器的开关频率fs采用低通滤波器的自然谐振角频率fn。本发明有助于减小网侧电流的谐波畸变,提高网侧电流的正弦化程度;给出电流滞环控制下开关频率设计的一种工程化设计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1987914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10765582.8
申请日:2020-08-03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隔离全桥变换器,高频变压器副边绕组的一端连接第一高频电容的一端,第一快恢复二极管和第二快恢复二极管串联后与副边倍流整流器的输出滤波电容Co并联,第一高频电容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快恢复二极管和第二快恢复二极管的连接点;高频变压器副边绕组的另一端连接第二高频电容的一端,第三快恢复二极管和第四快恢复二极管串联后与副边倍流整流器的输出滤波电容Co并联,第二高频电容的另一端连接第三快恢复二极管和第四快恢复二极管的连接点。本发明仅采用高频电容和快恢复二极管可以有效抑制隔离全桥变换器副边整流二极管整流电路在换流过程中的电压尖峰幅值,达到提高系统可靠性并降低电压尖峰对系统负面影响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1987903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10765742.9
申请日:2020-08-03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H02M3/15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DC/DC变换器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D11)、第二二极管(D12)、第三二极管(D13)、第四二极管(D21)、第五二极管(D22)和第六二级管(D23),第一电感(L11)、第二电感(L12)第三电感(L21)和第四电感(L22),第一电容(C11)、第二电容(C12)、第三电容(C21)和第四电容(C22),第一开关管(S1)和第二开关管(S2),输入电源uin,本发明具有高升压比,可以在电感电流连续条件下,将传统boost变换器中输出电压(uo)对输入电压(uin)的升压比值由 提升为 可以实现将低压电源接入高压系统或者是将低压电源变换为满足负载所需的高压电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019002B
公开(公告)日:2016-11-30
申请号:CN201410270131.1
申请日:2014-06-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于低速和高速风力均可适用的发电机组,包括风轮机、离合器、低速永磁风力发电机、高速永磁风力发电机;离合器包括空心齿轮、实心齿轮、空心齿轮轴,空心齿轮轴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第一钢板的外侧依次安装第一电磁铁、第一弹簧、第一衔铁,第一钢板的内侧依次安装第二电磁铁、第二弹簧、第二衔铁,第二钢板内外侧与第一钢板结构相同,空心齿轮的内壁位于第一衔铁和第三衔铁的外侧,实心齿轮设置在空心齿轮的下方;风轮机连接空心齿轮轴,低速永磁风力发电机的轴安装于第二衔铁和第四衔铁之间,高速永磁风力发电机的轴安装在实心齿轮里。本发明能完成低风速和高风速下的正常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3219906A
公开(公告)日:2013-07-24
申请号:CN201310123179.5
申请日:2013-04-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H02M7/48 , H02M7/538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三相逆变器并联的有源环流抑制方法。将三相逆变器并联系统中表征各模块零序电压控制作用的时间变量Tu0N,送至数字CAN通信总线,任一逆变器模块均可接收其它逆变器模块的Tu0N分量,并在各自控制系统中完成对该分量的平均值运算,将其与自身零序电压控制作用的时间变量Tu0N之差作为本逆变器模块零序电流控制环路的前馈补偿量,结合零序电流控制通道的输出和并联系统采用dq轴解耦控制时SVPWM调制输出所得的非零电压矢量作用时间,按照线性分配机制对零电压矢量作用时间进行调整,来获得单个三相逆变器各桥臂功率器件通断控制信号。在不增加额外硬件成本和体积重量的情况下,提高各并联逆变模块的电流均衡控制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2195298A
公开(公告)日:2011-09-21
申请号:CN201110136635.0
申请日:2011-05-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可再生能源集中式发电装置。包括主电源、多个辅助电源、储能装置和两条直流电压母线,主电源(ZDY1)的交流侧与电网或用电负荷连接,主电源(ZDY1)的直流侧与第一直流电压母线(DCBus1)、第二直流电压母线(DCBus2)连接;每个辅助电源(FDY1…FDYn)的输出都接至第一直流电压母线(DCBus1)、第二直流电压母线(DCBus2);储能装置(CNZZ1)的输出或输入端与第一直流电压母线(DCBus1)、第二直流电压母线(DCBus2)连接。本发明的可再生能源集中式发电装置,在无需借助于用电负荷的前提下,就可以实现各个分布式电源(即各种可再生能源发电装置)间协调控制,进而对输出的电能进行调节,满足电网或用电负荷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0601542B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1910855220.5
申请日:2019-09-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光伏系统储能隔离式三端口DC‑DC变换器及控制方法。隔离型三端口变换器的端口1输入与直流母线相连,端口2输出与光伏电池相串联后接入直流母线,端口2输出电压来补偿直流母线电压和光伏电池端电压的差值,并使得光伏电池处于最大功率获取状态。端口3连接储能蓄电池,通过调节端口1和端口3的外移相角对储能蓄电池进行充放电来维持直流母线电压的稳定。本发明能够保证光伏电池产生的能量直接传输到直流母线上。采用本发明的拓扑结构在维持直流母线电压稳定和光伏最大功率获取的基础上,可以显著提高整个光伏发电系统的效率,并实现了储能蓄电池与光伏发电系统之间的电气隔离。
-
公开(公告)号:CN112104212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0965739.1
申请日:2020-09-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H02M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相两开关整流器滤波电感及滞环控制开关频率设计方法,步骤1,变换器侧的各相电感电流在所需负载下呈现临界连续状态,计算变换器侧的各相电感的电感值L;步骤2,计算用于电感电流滤波的低通滤波器的延时Td;步骤3,若频率为fs=1/Ts的信号通过二阶低通滤波器的时延为Td,对应的相位延迟满足: 根据二阶低通滤波器,得到角频率为ωs的信号的相位延迟则计算出二阶低通滤波器的自然谐振角频率ωn;步骤4:在具有滤波延迟的条件下,实际变换器的开关频率fs采用低通滤波器的自然谐振角频率fn。本发明有助于减小网侧电流的谐波畸变,提高网侧电流的正弦化程度;给出电流滞环控制下开关频率设计的一种工程化设计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1987902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10765631.8
申请日:2020-08-03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H02M3/15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DC/DC变换器电路,电路中输入电源、第一电感(L11)、第二电感(L12)、第三电感(L21)、第四电感(L22)和滤波电感(L3),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和滤波电容(C3),第一开关管(S11)、第二开关管(S12)、第三开关管(S21)和第四开关管(S22),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二极管(D2)及相互连接关系。本发明可以在电感电流连续条件下,将传统boost变换器中输出电压uo对输入电压uin的升压比值由 提升为 D为稳态占空比,实现低压电源接入高压系统或者是将低压电源变换为满足负载所需的高压电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