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09282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097873.X
申请日:2022-09-08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二氧化钒的太赫兹可调谐多功能器件,涉及一种太赫兹可调谐多功能器件。本发明基于二氧化钒的太赫兹可调谐多功能器件由四层结构组成,从底层至顶层依次为介质衬底层,二氧化钒层、介质层、金属铝与二氧化钒混合谐振层;金属铝与二氧化钒混合谐振层由4个N型金属、金属条和4个二氧化钒带组成,金属条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N型金属,金属条同侧的两个N型金属的开口相对,二氧化钒带设置在每个N型金属的开口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二氧化钒的太赫兹可调谐多功能器件,通过温度调节二氧化钒的电导率能够实现在宽带吸收和宽带电磁诱导透明两种功能之间的自由切换、以及吸收和透射效率的动态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12216355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011140008.X
申请日:2020-10-22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多组分晶体构型能预测方法,属于材料固有属性计算领域,用以解决传统方法中单纯依赖于物理理论推导多组分晶体构型能而导致的预测计算不准确及不高效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以团簇扩展方法计算多组分晶体的构型能,通过将多体相互作用形成的团簇函数即相关函数作为输入特征值,然后利用机器学习算法进行模型训练和预测,获得多组分晶体构型能。相比于传统的严格依赖于物理理论推导的计算方法,本发明方法预测计算结果更加准确、高效,可推广到计算多组分晶体的其他标量属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933333A
公开(公告)日:2018-12-04
申请号:CN201810759121.2
申请日:2018-07-11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nventor: 梅金硕
IPC: H01Q15/00
Abstract: 一种基于石墨烯的谐振控制器,涉及一种群延时可调控制器领域。解决了基于石墨烯的明-暗模式耦合EIT结构时,电磁波的电场极化方向为单一方向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多个可调谐谐振单元构成的矩形谐振控制器;可调谐谐振单元为矩形结构,且由下至上依次为矩形硅衬底、SiO2涂层和谐振环;谐振环包括1号石墨烯纳米带和2号石墨烯纳米带,1号石墨烯纳米带为长条形结构,2号石墨烯纳米带为U型环结构,长条形结构的一部分与U型环结构一个侧壁重叠,且二者共面;谐振环用于在电磁诱导下,实现明1号石墨烯纳米带和2号石墨烯纳米带间能量耦合,从而使可调谐谐振单元产生窗口频率可调的电磁诱导透明现象。本发明主要用于对光信号进行存储。
-
公开(公告)号:CN102779855B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210232866.6
申请日:2012-07-06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H01L29/786 , H01L21/34
Abstract: 双肖特基结氧化锌半导体薄膜晶体管及制作方法。目前国内外研究的ZnO薄膜晶体管主要采用顶栅与底栅场效应结构。一种双肖特基结氧化锌半导体薄膜晶体管,其组成包括:底衬板(1),所述的底衬板上面连接源极Ag薄膜层(2),所述的源极Ag薄膜层上面连接导电沟道ZnO薄膜层(3),所述的导电沟道ZnO薄膜层上面连接栅极半绝缘Al薄膜层(4),所述的栅极半绝缘Al薄膜层上面连接所述的导电沟道ZnO薄膜层,所述的导电沟道ZnO薄膜上层上面连接所述的漏极Ag薄膜层(5)。本发明用于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器的驱动单元、高密度集成电路以及其他电子电路等领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02779855A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1210232866.6
申请日:2012-07-06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H01L29/786 , H01L21/34
Abstract: 双肖特基结氧化锌半导体薄膜晶体管及制作方法。目前国内外研究的ZnO薄膜晶体管主要采用顶栅与底栅场效应结构。一种双肖特基结氧化锌半导体薄膜晶体管,其组成包括:底衬板(1),所述的底衬板上面连接源极Ag薄膜层(2),所述的源极Ag薄膜层上面连接导电沟道ZnO薄膜层(3),所述的导电沟道ZnO薄膜层上面连接栅极半绝缘Al薄膜层(4),所述的栅极半绝缘Al薄膜层上面连接所述的导电沟道ZnO薄膜层,所述的导电沟道ZnO薄膜上层上面连接所述的漏极Ag薄膜层(5)。本发明用于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器的驱动单元、高密度集成电路以及其他电子电路等领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12216355A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2011140008.X
申请日:2020-10-22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多组分晶体构型能预测方法,属于材料固有属性计算领域,用以解决传统方法中单纯依赖于物理理论推导多组分晶体构型能而导致的预测计算不准确及不高效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以团簇扩展方法计算多组分晶体的构型能,通过将多体相互作用形成的团簇函数即相关函数作为输入特征值,然后利用机器学习算法进行模型训练和预测,获得多组分晶体构型能。相比于传统的严格依赖于物理理论推导的计算方法,本发明方法预测计算结果更加准确、高效,可推广到计算多组分晶体的其他标量属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933333B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1810759121.2
申请日:2018-07-11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nventor: 梅金硕
IPC: H01Q15/00
Abstract: 一种基于石墨烯的谐振控制器,涉及一种群延时可调控制器领域。解决了基于石墨烯的明‑暗模式耦合EIT结构时,电磁波的电场极化方向为单一方向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多个可调谐谐振单元构成的矩形谐振控制器;可调谐谐振单元为矩形结构,且由下至上依次为矩形硅衬底、SiO2涂层和谐振环;谐振环包括1号石墨烯纳米带和2号石墨烯纳米带,1号石墨烯纳米带为长条形结构,2号石墨烯纳米带为U型环结构,长条形结构的一部分与U型环结构一个侧壁重叠,且二者共面;谐振环用于在电磁诱导下,实现明1号石墨烯纳米带和2号石墨烯纳米带间能量耦合,从而使可调谐谐振单元产生窗口频率可调的电磁诱导透明现象。本发明主要用于对光信号进行存储。
-
公开(公告)号:CN201732459U
公开(公告)日:2011-02-02
申请号:CN201020509703.4
申请日:2010-08-30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智能化可燃气体探测装置,涉及可燃气体的探测领域,解决了现有的可燃气体探测器存在手工调整效率低、由于报警设置点偏移而造成的误报警的问题,它包括处理器、浓度采集模块、控制输出模块、报警模块和电源,所述浓度采集模块的检测信号输出端与处理器的检测信号输入端相连,处理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控制输出模块的控制信号输入端相连,处理器的报警信号输出端与报警模块的信号输入端相连,电源为处理器、浓度采集模块、控制输出模块和报警模块提供电能,控制输出模块为外部装置提供信号。本实用新型可单独使用,也可以与相配套的控制器配套使用,适用于可燃气体探测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203233423U
公开(公告)日:2013-10-09
申请号:CN201320298400.6
申请日:2013-05-28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H04B17/00
Abstract: 一种基于单片机的调幅载波监测系统,涉及调幅载波监测领域。解决了现有调幅载波监测系统制作成本高,并且在载波发生异常时无法使发射任务继续进行的问题。入射电压检测模块的信号输出端、反射电压检测模块的信号输出端和调幅度检测模块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A/D转换模块的检测信号输入端连接,A/D转换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单片机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入射功率百分比显示模块的显示信号输入端连接、反射功率百分比显示模块的显示信号输入端与调幅度显示模块的显示信号输入端分别与单片机的入射功率百分比显示信号输出端连接,单片机的控制信号输出端经过继电器与备机发射系统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对调幅载波进行实时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203233424U
公开(公告)日:2013-10-09
申请号:CN201320302222.X
申请日:2013-05-29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应用于中波发射机的自动切换器,涉及一种中波发射机自动切换技术。它为了解决播出无声音时,人工切换信号源易出现误判断导致故障处理不及时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光缆电信号监测电路、卫星电信号监测电路、调频电信号监测电路、载波信号监测电路、单片机电路、继电器控制电路和指示器,光缆电信号监测电路、卫星电信号监测电路、调频电信号监测电路和载波信号监测电路的监测信号输出端分别与单片机电路的光缆电信号输入端、卫星电信号输入端、调频电信号输入端和载波信号输入端,单片机电路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和指示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继电器控制电路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和指示器的指示信号输入端。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发射机工作的控制技术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