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303109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010166637.3
申请日:2020-03-11
Applicant: 四川农业大学
IPC: C07D311/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茶鲜叶中提取花青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茶鲜叶制成浆料;(2)对浆料进行酶解处理,并收集酶解后的滤液;(3)对步骤(2)所得滤液进行至少两次浸提,得浸提液;(4)将浸提液在70~75℃、0.05~0.1MPa下进行蒸馏,得浸膏;(5)用DM130树脂吸附柱对浸膏进行吸附、洗脱处理,浓缩洗脱液并干燥,得花青素。采用本发明中的方法,花青素得率在2%以上,产品纯度在40%以上,可以有效解决采用现有技术对茶叶花青素进行提取时提取效率低以及纯度不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299286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1026158.7
申请日:2022-08-25
Applicant: 四川农业大学 , 四川一枝春茶业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叶种茶幼年茶树树冠的培养方法,包括:苗圃期对茶苗打摘或修剪、茶地开垦与施底肥和移栽、对移栽茶苗进行2次定型修剪和分批多次打顶采摘以培养树冠、配套施肥、茶苗移栽后1.5年初投产、第2.5年正式投产等。本发明采用特定的幼苗期树冠管理和施肥技术,改善了幼年茶树侧枝(骨干枝层)和茶蓬面(采摘面)形成较缓慢以及投产时间长的技术问题,同时苗圃期及移栽后第二年起就对茶苗打顶采摘新梢,可作为名茶原料销售,以此增加了苗圃和幼龄茶园效益,使幼年茶园早投产、早收益1年左右。该技术具有较高的推广利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985295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0782981.3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四川农业大学
IPC: A01G2/10 , A01G17/00 , A01G24/40 , A01G24/10 , A01G24/12 , A01G24/15 , A01G24/28 , A01G24/20 , A01G24/30 , A01N43/38 , A01N37/10 , A01N37/36 , A01N43/16 , A01P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化茶树品种的茶苗扦插繁育方法,扦插繁育条件包括:(1)扦插地点:选择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地区,年均降雨量为1000~1500mm,年均日照数为1200~1400h,年均气温15~18℃,全年无霜期不低于250天;(2)种苗选择:光照敏感型黄化品种,插穗长度为3~5cm,粗度在2mm以上;(3)扦插时间:8月至11月之间;(4)扦插密度:200000~500000株/亩;扦插繁育方法包括:S1、苗床基质预处理,搭建荫棚;S2、采用短穗扦插;S3、扦插后浇透水。采用本发明的茶苗扦插繁育方法所得苗木质量成活率、合格率、出圃率和出圃数均为优选,可有效提高苗圃的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5885754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211503694.1
申请日:2022-11-28
Applicant: 四川农业大学 , 四川省名山茶树良种繁育场
Inventor: 唐茜 , 汤丹丹 , 韦朝领 , 杨雪梅 , 李德平 , 刘升锐 , 谭礼强 , 陈玮 , 陈吉学 , 文维奇 , 谭晓琴 , 张钟月 , 杨艳娟 , 高先荣 , 冯露芳 , 阚诗卓 , 付成龙 , 杨惠清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投产茶园维护树势和提高夏秋茶品质和效益的栽培方法,包括:设立新茶园采摘标准与方法、设定特定的修剪与采留技术以及修剪后的留养与采摘,修剪前后进行相应的施肥管理。本发明相比传统的茶园修剪的方法、对象不同,修剪的时间推迟到6月,剪前可采一轮夏茶,且剪后气温高,剪后发枝快,生长恢复快。修剪程度加重,每年进行深修剪或更深的修剪,更新了生产小桩,使夏、秋茶以及春茶的新梢都从健壮且只有1年生的生产桩上发出,这样的生产小桩细胞分生能力强,发出的新梢多而健壮,且持嫩性强,少有对夹叶,采摘1芽1叶多且质量好,夏秋茶亩产量可达100kg以上。剪后采根据修剪深度确定剪后留养新枝的高度,采下1芽1叶,提升了经济收入。
-
公开(公告)号:CN115299286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211026158.7
申请日:2022-08-25
Applicant: 四川农业大学 , 四川一枝春茶业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叶种茶幼年茶树树冠的培养方法,包括:苗圃期对茶苗打摘或修剪、茶地开垦与施底肥和移栽、对移栽茶苗进行2次定型修剪和分批多次打顶采摘以培养树冠、配套施肥、茶苗移栽后1.5年初投产、第2.5年正式投产等。本发明采用特定的幼苗期树冠管理和施肥技术,改善了幼年茶树侧枝(骨干枝层)和茶蓬面(采摘面)形成较缓慢以及投产时间长的技术问题,同时苗圃期及移栽后第二年起就对茶苗打顶采摘新梢,可作为名茶原料销售,以此增加了苗圃和幼龄茶园效益,使幼年茶园早投产、早收益1年左右。该技术具有较高的推广利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332006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494347.6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四川农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685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茶树亲本鉴定的Penta SSR分子标记及其应用,涉及分子标记技术领域,该分子标记包括在铁观音基因组中25个Penta SSR分子标记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还公开了用于茶树亲本鉴定的引物、试剂盒以及其在茶树品种鉴定和亲本鉴定中的应用。该Penta SSR分子标记具有较高的多态性,并且引物特异性好,能对不同品种茶树实现精准分型,具有较强的鉴别能力,解决了现有茶树亲本鉴定中SSR标记多态性以及特异性不够,分型不够明确,不能较大范围的应用于茶树的亲缘关系分析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885754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503694.1
申请日:2022-11-28
Applicant: 四川农业大学 , 四川省名山茶树良种繁育场
Inventor: 唐茜 , 汤丹丹 , 韦朝领 , 杨雪梅 , 李德平 , 刘升锐 , 谭礼强 , 陈玮 , 陈吉学 , 文维奇 , 谭晓琴 , 张钟月 , 杨艳娟 , 高先荣 , 冯露芳 , 阚诗卓 , 付成龙 , 杨惠清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投产茶园维护树势和提高夏秋茶品质和效益的栽培方法,包括:设立新茶园采摘标准与方法、设定特定的修剪与采留技术以及修剪后的留养与采摘,修剪前后进行相应的施肥管理。本发明相比传统的茶园修剪的方法、对象不同,修剪的时间推迟到6月,剪前可采一轮夏茶,且剪后气温高,剪后发枝快,生长恢复快。修剪程度加重,每年进行深修剪或更深的修剪,更新了生产小桩,使夏、秋茶以及春茶的新梢都从健壮且只有1年生的生产桩上发出,这样的生产小桩细胞分生能力强,发出的新梢多而健壮,且持嫩性强,少有对夹叶,采摘1芽1叶多且质量好,夏秋茶亩产量可达100kg以上。剪后采根据修剪深度确定剪后留养新枝的高度,采下1芽1叶,提升了经济收入。
-
公开(公告)号:CN111303109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2010166637.3
申请日:2020-03-11
Applicant: 四川农业大学
IPC: C07D311/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茶鲜叶中提取花青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茶鲜叶制成浆料;(2)对浆料进行酶解处理,并收集酶解后的滤液;(3)对步骤(2)所得滤液进行至少两次浸提,得浸提液;(4)将浸提液在70~75℃、0.05~0.1MPa下进行蒸馏,得浸膏;(5)用DM130树脂吸附柱对浸膏进行吸附、洗脱处理,浓缩洗脱液并干燥,得花青素。采用本发明中的方法,花青素得率在2%以上,产品纯度在40%以上,可以有效解决采用现有技术对茶叶花青素进行提取时提取效率低以及纯度不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2855058U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20458687.X
申请日:2012-09-11
Applicant: 四川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硫化染料染色行业硫化氢无线监测装置,其包括硫化氢数据采集系统和远程监控系统。其中硫化氢数据采集系统包括硫化氢探头、换能器、可编程增益放大器(PGA)、模数转换器(A/D)、微处理器、存储器、无线通讯模块和供电模块。硫化氢探头响应的硫化氢气体浓度经换能器转换为模拟信号,模拟信号经PGA放大后,放大信号进入A/D转换为数字信号,数字信号输入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处理数字信号获得浓度信息后,将该浓度信息缓存至存储器并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将浓度信息发送至远程监控系统。装置实现了硫化染料染色行业车间空气中硫化氢的实时连续智能监测,且灵敏准确、使用方便、联网方式灵活多样,有效的保障工业生产安全及人体健康。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