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995396B
公开(公告)日:2012-12-12
申请号:CN200910194425.X
申请日:2009-08-2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G01N21/64 , G01N21/76 , G01N33/574 , G01N33/577 , G01N33/533
Abstract: 本发明属血液检验领域,涉及一种均相多指标荧光/化学发光分析方法及其用途。采用聚苯乙烯微球上固定多种特异性识别单克隆抗体,与癌胚抗原、细胞角质素片断19、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其它多种标志物结合后,与多种不同半抗原修饰的标记抗体夹心反应;与对应半抗原抗体修饰的辣根过氧化物酶、碱性磷酸酯酶和量子点反应,结合化学发光和荧光等检测在同一台仪器上进行多种标志物同时测定。本方法具有血清用量小、检测时间快、诊断费用低、操作简单、适合推广的多指标同时检测的优点,能为肿瘤等重大疾病早期诊断,提供辅助判断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1995396A
公开(公告)日:2011-03-30
申请号:CN200910194425.X
申请日:2009-08-2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G01N21/64 , G01N21/76 , G01N33/574 , G01N33/577 , G01N33/533
Abstract: 本发明属血液检验领域,涉及一种均相多指标荧光/化学发光分析方法及其用途。采用聚苯乙烯微球上固定多种特异性识别单克隆抗体,与癌胚抗原、细胞角质素片断19、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其它多种标志物结合后,与多种不同半抗原修饰的标记抗体夹心反应;与对应半抗原抗体修饰的辣根过氧化物酶、碱性磷酸酯酶和量子点反应,结合化学发光和荧光等检测在同一台仪器上进行多种标志物同时测定。本方法具有血清用量小、检测时间快、诊断费用低、操作简单、适合推广的多指标同时检测的优点,能为肿瘤等重大疾病早期诊断,提供辅助判断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3012770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110287093.7
申请日:2011-09-24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合成化学技术领域,涉及如下结构式的聚乙二醇苯并噻唑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聚乙二醇苯并噻唑衍生物是在聚乙二醇的末端含有一个或者两个2-氰基苯并噻唑基团。本发明可采用末端氰基苯并噻唑聚乙二醇修饰N端半胱氨酸蛋白质及多肽类药物,二者可在常温、生理条件下高效地发生不可逆偶联反应。本发明同时可以制备其他高分子的苯并噻唑衍生物,如聚乳酸、聚羟基乙酸、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与聚赖氨酸等。
-
公开(公告)号:CN102384905A
公开(公告)日:2012-03-21
申请号:CN201010266812.2
申请日:2010-08-27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G01N21/76 , G01N33/577
Abstract: 本发明属生物检测技术领域,涉及重大疾病血清等生物样本中标志物的检测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纳米微粒的生物标志物的化学发光检测方法及应用。本发明方法中,在聚苯乙烯96孔板上共价固定特异性识别单克隆抗体,与相应的标志物结合,再与针对该标志物的适配体修饰的金纳米微粒进行夹心反应;用NH2OH/HAuCl4放大后,进行标志物的高灵敏度化学发光检测。本发明方法能够识别、检测多种重大疾病标志物。尤其能为临床肿瘤等重大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高灵敏度血清等生物样本中标志物辅助判断依据。可进一步制备临床肿瘤等重大疾病的早期诊断的试剂盒。
-
公开(公告)号:CN106282175B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510307172.8
申请日:2015-06-07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12N15/11 , C12Q1/68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功能化材料领域和荧光纳米探针技术领域,涉及新的荧光纳米铜簇合成用DNA模板及其在生物分子检测中的应用。本发明的DNA模板为发卡式结构,环部为不同长度的poly T,茎部为不同长度和碱基排列的双链DNA,在一定的缓冲液中,以及硫酸铜和维生素C作用下,室温反应几分钟即可产生荧光信号。本发明的发卡式DNA模板与线性poly T相比,形成荧光纳米铜簇的荧光强度更强,荧光强度具有poly T长度和序列浓度依赖性,发卡式DNA模板的稳定性影响荧光纳米铜簇的形成;本发明的发卡式DNA模板的荧光纳米铜簇的形成模板,具有形成条件温和、反应迅速的特点,较现有技术具有更高的荧光强度,易于设计为无需标记、无需分离的生物分子检测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10115711A
公开(公告)日:2019-08-13
申请号:CN201810112313.4
申请日:2018-02-05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A61K31/198 , A61K9/19 , C07C227/18 , C07C229/16 , A61P39/02
Abstract: 本发明属化学制药领域,涉及一种注射用双酚二胺四乙酸钙钠盐冻干粉针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注射用双酚二胺四乙酸钙钠盐主要由主药双酚二胺四乙酸钙钠盐和抗氧化剂焦亚硫酸钠组成,主药双酚二胺四乙酸钙钠盐由双酚二胺四乙酸、碳酸氢钠和氯化钙按摩尔比1:4:1在制剂制备过程中在线化学反应而成,用氢氧化钠调节pH值。本发明的注射剂为冻干粉针剂,溶媒为注射用水,与化学合成法制备双酚二胺四乙酸钙钠盐相比,本发明适用于工业化生产,制备的产品的药效学无明显差异。
-
公开(公告)号:CN103012770B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110287093.7
申请日:2011-09-24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合成化学技术领域,涉及如下结构筒式的聚乙二醇苯并噻唑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聚乙二醇苯并噻唑衍生物是在聚乙二醇的末端含有一个或者两个2-氰基苯并噻唑基团。本发明可采用末端氰基苯并噻唑聚乙二醇修饰N端半胱氨酸蛋白质及多肽类药物,二者可在常温、生理条件下高效地发生不可逆偶联反应。本发明同时可以制备其他高分子的苯并噻唑衍生物,如聚乳酸、聚羟基乙酸、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与聚赖氨酸等。
-
公开(公告)号:CN102796254A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1110138814.8
申请日:2011-05-26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08G65/48 , A61K31/765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医药技术领域,涉及聚乙二醇化雷公藤红素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的聚乙二醇化雷公藤红素具有下列通式的结构。本发明提供了聚乙二醇化雷公藤红素的制备方法,还提供了聚乙二醇化雷公藤红素及甲氧基氨基聚乙二醇10kDa单修饰雷公藤红素mPEG10k-NHCO-Celastrol在制备肿瘤治疗药物方面的用途;其中,所述肿瘤包括:前列腺癌、肺癌、肝癌、宫颈癌、肺癌等各种恶性肿瘤。本发明采用聚乙二醇对雷公藤红素进行化学结构修饰,可解决其溶解性问题,聚乙二醇修饰雷公藤红素后可制成注射剂体内注射能延长雷公藤红素的消除半衰期,降低其毒副作用,减少患者的给药频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375057A
公开(公告)日:2012-03-14
申请号:CN201010250060.0
申请日:2010-08-1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G01N33/545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属生物医学及检测领域,涉及一种均相荧光同时检测多种血清标志物的方法。该方法通过癌胚抗原CEA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生物素化包被抗体与标准样品或者待测样品反应后,直接加入兔抗CEA抗体和FITC标记的NSE标记抗体,反应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后与聚苯乙烯微球上固定的链霉亲和素结合,洗涤后加入两种荧光量子点,反应结束洗涤后解离量子点,同时测定得出癌胚抗原CEA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本方法血清用量小,多指标同时检测,检测时间快,诊断费用低,操作简单,适合推广,能为临床肿瘤等重大疾病早期诊治提供正确参考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10115711B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1810112313.4
申请日:2018-02-05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A61K31/198 , A61K9/19 , C07C227/18 , C07C229/16 , A61P39/02
Abstract: 本发明属化学制药领域,涉及一种注射用双酚二胺四乙酸钙钠盐冻干粉针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注射用双酚二胺四乙酸钙钠盐主要由主药双酚二胺四乙酸钙钠盐和抗氧化剂焦亚硫酸钠组成,主药双酚二胺四乙酸钙钠盐由双酚二胺四乙酸、碳酸氢钠和氯化钙按摩尔比1:4:1在制剂制备过程中在线化学反应而成,用氢氧化钠调节pH值。本发明的注射剂为冻干粉针剂,溶媒为注射用水,与化学合成法制备双酚二胺四乙酸钙钠盐相比,本发明适用于工业化生产,制备的产品的药效学无明显差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