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有机成因类型天然气混合比例定量测试地球化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821773A

    公开(公告)日:2006-08-23

    申请号:CN200610065442.X

    申请日:2006-03-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种有机成因类型天然气混合比例定量测试地球化学方法,该方法利用天然气组分碳同位素和色谱烃指纹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及数学模拟计算,定量获得样品中的多种有机成因类型天然气的混合比例。本发明并以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断陷深层不同气井天然气样品中煤型气、油型气、有机深源气混合比例的定量测试为例进行了方法验证。本发明天然气混合比例地球化学测试方法,适合二种成因以上天然气混合比例的定量模拟计算,开创了多种成因天然气混合比例测试新方法,对于认识天然气来源及成因、地球化学特征、不同类型烃源岩及深部基岩气源层对天然气贡献与评价、天然气成藏、指导天然气勘探有重要意义。

    一种非常规储层岩石纳米吸附气提取装置及提取与烃类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98228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10406372.4

    申请日:2014-08-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常规储层岩石纳米吸附气提取装置及提取与烃类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1)将非常规岩心密闭粉碎至粒径为纳米级,获得纳米级样品;2)利用岩石纳米吸附气提取装置及操作方法,获得岩石纳米吸附气样品;3)利用填充柱气相色谱检测方法,获得岩石纳米吸附气烃类分析数据;4)利用烃类组分碳同位素检测方法,获得岩石纳米吸附气烃类组分碳同位素分析结果;5)利用外标法进行定量计算,获得岩石纳米吸附气烃类组分及总烃量分析结果;6)计算获得岩石纳米吸附气分析评价参数。该非常规储层岩石纳米吸附气提取装置及提取与烃类分析方法,反映非常规储层含气情况,为非常规储层含气性评价及勘探开发提供实验技术支撑。

    岩石中吸附气态烃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458509A

    公开(公告)日:2003-11-26

    申请号:CN03137729.7

    申请日:2003-06-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岩石中吸附气态烃制备方法。主要解决了现有气态烃制备方法在样品粉碎过程中岩石中大量吸附气态烃脱附损失的问题。其特征在于:取200~700g岩石样品;砸成直径1.5~3.0cm的颗粒;将上述颗粒置入制备装置的加料腔(1)内且加盖(5)密封,将注水阀(6)关闭;通过排气孔(3)将粉碎罐(2)内抽成真空再关闭排气阀(4);将粉碎罐(1)固定在震荡仪上震荡粉碎约5分钟;取下粉碎罐(1),放入烘箱内,在20~100℃条件下加热30~60分钟,从烘箱里取出;将注水孔(7)与注水瓶相连,排气孔(3)与集气瓶相连,打开注水孔(7)向粉碎罐(2)内注水,最后打开排气阀(4),将粉碎罐(2)内气体收集到集气瓶中。具有避免气态烃类物质损失的特点。

    一种非常规储层岩石纳米吸附气提取与烃类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98228B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410406372.4

    申请日:2014-08-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常规储层岩石纳米吸附气提取装置及提取与烃类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1)将非常规岩心密闭粉碎至粒径为纳米级,获得纳米级样品;2)利用岩石纳米吸附气提取装置及操作方法,获得岩石纳米吸附气样品;3)利用填充柱气相色谱检测方法,获得岩石纳米吸附气烃类分析数据;4)利用烃类组分碳同位素检测方法,获得岩石纳米吸附气烃类组分碳同位素分析结果;5)利用外标法进行定量计算,获得岩石纳米吸附气烃类组分及总烃量分析结果;6)计算获得岩石纳米吸附气分析评价参数。该非常规储层岩石纳米吸附气提取装置及提取与烃类分析方法,反映非常规储层含气情况,为非常规储层含气性评价及勘探开发提供实验技术支撑。

    多种有机成因类型天然气混合比例定量测试地球化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03023C

    公开(公告)日:2008-07-16

    申请号:CN200610065442.X

    申请日:2006-03-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种有机成因类型天然气混合比例定量测试地球化学方法,该方法利用天然气组分碳同位素和色谱烃指纹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及数学模拟计算,定量获得样品中的多种有机成因类型天然气的混合比例。本发明并以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断陷深层不同气井天然气样品中煤型气、油型气、有机深源气混合比例的定量测试为例进行了方法验证。本发明天然气混合比例地球化学测试方法,适合二种成因以上天然气混合比例的定量模拟计算,开创了多种成因天然气混合比例测试新方法,对于认识天然气来源及成因、地球化学特征、不同类型烃源岩及深部基岩气源层对天然气贡献与评价、天然气成藏、指导天然气勘探有重要意义。

    岩石中吸附气态烃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25644C

    公开(公告)日:2005-11-02

    申请号:CN03137729.7

    申请日:2003-06-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岩石中吸附气态烃制备方法。主要解决了现有气态烃制备方法在样品粉碎过程中岩石中大量吸附气态烃脱附损失的问题。其特征在于:取200~700g岩石样品;砸成直径1.5~3.0cm的颗粒;将上述颗粒置入制备装置的加料腔(1)内且加盖(5)密封,将注水阀(6)关闭;通过排气孔(3)将粉碎罐(2)内抽成真空再关闭排气阀(4);将粉碎罐(1)固定在震荡仪上震荡粉碎约5分钟;取下粉碎罐(1),放入烘箱内,在20~100℃条件下加热30~60分钟,从烘箱里取出;将注水孔(7)与注水瓶相连,排气孔(3)与集气瓶相连,打开注水孔(7)向粉碎罐(2)内注水,最后打开排气阀(4),将粉碎罐(2)内气体收集到集气瓶中。具有避免气态烃类物质损失的特点。

    水冷式高温高压反应釜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586513U

    公开(公告)日:2010-09-22

    申请号:CN200920276013.6

    申请日:2009-12-03

    Abstract: 一种水冷式高温高压反应釜。主要解决现有反应釜实验装置高温区域密封性差的问题。其特征在于:筒体(1)上部外壁设置有散热翅片(2),相邻的散热翅片(2)间缠绕有冷却管(3)。该水冷式高温高压反应釜不仅能在高温高压下进行有效使用,还能够有效的将反应釜缸体进行降温,使石墨垫圈部位保持一个有效的工作温区。

    岩石中吸附气态烃制备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621291Y

    公开(公告)日:2004-06-23

    申请号:CN03265934.2

    申请日:2003-06-02

    Abstract: 一种岩石中吸附气态烃制备装置。主要解决了现有气态烃制备装置在样品粉碎过程中,岩石中大量吸附气态烃脱附损失的问题。其特征在于:在壳体(3)上通过螺栓(4)固有带排气孔(9)及注水孔(11)的顶盖(6),注水孔(11)与排气孔(9)分别置有注水阀(12)及高压阀(10),盖(6)上开有内置密封环(8)且可插入壳体(3)壁的槽(13),壳体(3)内腔置有内置粉碎柱(1)的粉碎环(2),粉碎柱(1)与粉碎环(2)之间为可置入岩石的环腔。具有避免气态烃类物质损失的特点,可以取准取全足够量的地下烃源。

    防堵型岩石中气体提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1548437U

    公开(公告)日:2010-08-11

    申请号:CN200920276012.1

    申请日:2009-12-0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从岩石等物质中提取气体的防堵型岩石中气体提取装置。主要解决现有脱附气体装置因直通式排气口容易堵塞,气体产物排出不畅的问题。其特征在于:在罐盖上固定两与粉碎罐内腔联通的排气阀体;所述的排气阀体包括固定在罐盖上的防尘阀体,防尘阀体的中心有排气通道并与侧壁上的排气孔相通,排气通道的下端呈内锥面形;排气通道内置有阀杆,阀杆的上端穿过防尘阀体内的密封垫及防尘阀帽后与上端的防尘阀柄固定,阀杆下端阀杆头的外锥面与排气通道下端的内锥而吻合。该脱附装置不仅具有原装置的各项性能,还能够有效的避免排气阀堵塞现象。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