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沿流动方向的连续梯度多孔结构的压降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40232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429429.0

    申请日:2025-04-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多孔结构换热器技术领域,提出一种沿流动方向的连续梯度多孔结构的压降预测方法,包括计算每个单一孔隙率多孔结构在不同入口流体速度下的压降,建立单一孔隙率多孔结构的入口流体速度与压降之间的关联式;计算每个单一孔隙率多孔结构的惯性系数和渗透系数;绘制惯性系数‑孔隙率图和渗透系数‑孔隙率图并线性拟合,得到惯性系数‑孔隙率拟合曲线和渗透系数‑孔隙率拟合曲线;计算平均惯性系数和平均渗透系数;构建连续梯度多孔结构模型,将平均惯性系数和平均渗透系数输入连续梯度多孔结构模型中,得到连续梯度多孔结构预测模型,对连续梯度多孔结构的压降进行预测。本发明能够降低实验和仿真成本且预测速度更快。

    基于优化三周期极小曲面的高效相变储能换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18746210A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411004253.6

    申请日:2024-07-25

    Abstract: 基于优化三周期极小曲面的高效相变储能换热器,属于换热器技术领域,为解决由相变材料导热系数低引起的相变储能换热器效率低下的问题,技术要点是相变模块包括支架、包覆所述支架的相变储能材料,所述相变模块设置在所述隔离密封组件内部,其中,所述支架的结构为优化的Primitive型三周期极小曲面结构;流道包括允许第一方向流体通过而阻碍第二方向流体的第一流道以及允许第二方向流体通过而阻碍第一方向流体的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其中,所述第一流道、密封组件、第二流道、密封组件交替设置,效果是提高了复合相变材料的有效导热系数,对蓄/放热效率的提高有极大积极作用。

    一种基于竹节式强化换热结构的换热器及换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47324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610950.X

    申请日:2024-05-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换热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竹节式强化换热结构的换热器及换热方法,其中,管内侧为冷流体,管外侧为热流体,管外侧按一定规律排布了折流板,冷热流体采用逆流布置。该换热器具有结构紧凑、换热效率高、易于生产等优点,尤其是设计的竹节管结构的应用,相较于常见的波节管、槽管等异型管结构,很好的提高了流体的扰动程度,提高了换热效率,并且便于加工,在实际加工应用过程中具有很大的优势。上述换热器结构紧凑、换热效率高、易于生产,为解决航空飞机余热回收利用问题和提高列管式换热器的换热效率提供了新的思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