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栖稻假单胞菌NKP20、微生物菌剂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776228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087335.X

    申请日:2025-0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栖稻假单胞菌NKP20、微生物菌剂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栖稻假单胞菌NKP20(CCTCC NO:M 2024730)可以将岩石或土壤中稳定存在的矿物质磷快速、大比例、低成本地转化为植物可吸收的有效形态。栖稻假单胞菌NKP20在含磷岩石液体培养基中培养3天的解磷量可达300mg/L,解磷量可达30%;培养7天的解磷量可达400mg/L,解磷量可达40%。本发明将栖稻假单胞菌NKP20与土壤解磷、岩石解磷能力相结合,为野生菌株后期研究提供了参考。将微生物肥料施用于农作物,既可以起到解磷作用,又能明显增加作物产量,同时可以实现连年增产。

    一种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设备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68661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926470.4

    申请日:2024-07-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业水源治理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设备,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内壁开设有滑槽。通过设置的本体、滑槽、转动板、转杆一、冲刷板、收集盒、外壳、升降板结构,使得该设备在作业过程中,利用收集盒来对切割物进行收集,而在收集过程中转杆四的重量不断发生变化,从而使得升降板带动滑块下降而压缩弹簧三,保障使用者能够及时知晓该处设备需要进行维护,进而提高了作业人员对该设备的维护效率以及对河道的治理效率,无需作业人员定期对河道进行巡航以及水草的清除作业,降低了使用者对河道的治理成本,提高了该设备的实用性,杂物便于收集处理且使得河道源头的水质得到较好的保证,降低农业面源污染风险。

    一种针对北方碱性土壤重金属污染便携式采样器

    公开(公告)号:CN221631027U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20130090.5

    申请日:2024-01-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采样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针对北方碱性土壤重金属污染便携式采样器,包括:竖杆;限位机构,其设置于竖杆的下方;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有底板,所述底板固定安装在竖杆的底部,所述底板的底部活动安装有取样管本体,所述取样管本体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方块且方块的顶部贯穿底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方块、插销、竖板、圆杆和弹簧,通过按压两个压柄,可以使得两个圆杆带动两个竖板相向运动并压缩弹簧,从而能够使得两个插销相向运动,当插销从方块的内部抽出时,便解除了对方块与取样管本体的限位效果,从而可以将取样管本体拆下更换其他长度的取样管本体,最终实现了便于更换取样管本体的效果,从而能够提升采样效率。

    一种污染场地地下水样品采集及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7211701U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20425971.0

    申请日:2022-03-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污染场地地下水样品采集及检测装置,包括水样采集器和水质检测箱;水样采集器包括水样采集管,水样采集管内设有内管,内管底部设有采集口,水样采集管与内管之间设有若干个分采集区,内管对应每个分采集区上端均设有进样连通口,水样采集管对应每个分采集区下端均设有排样连通口,内管外壁下端安装有投入式液位传感器,内管内设有活塞,活塞连有活塞杆,活塞杆穿出水样采集管且通过刻度连杆组件安装有推拉把手,活塞顶部与水样采集管顶部之间固定有弹簧,水样采集管顶部通过组装连杆组件安装有下降提升把手。本实用新型可以快速高效的完成不同深度水样的采集及检测工作,为污染场地调查与修复治理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信息。

    一种便携式快速定深测量场地浅层土壤VOCs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1612433U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20131826.0

    申请日:2024-01-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VOCs测量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快速定深测量场地浅层土壤VOCs的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的右侧开设有第一空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空腔、采样筒、密封板和连接板,操作人员可以将箱体整体放置在需要进行检测的地点进行采样检测,当采集土壤完成后,通过向下踩踏连接板,使得密封板向下移动,然后向右拉动拉手,从而带动采样筒向右移动,从而使得采样筒能够向右脱离圆筒的内部并且移动到第一空腔的内部,此时操作人员松开连接板,使得第一弹簧在弹力恢复作用下推动连接板和密封板向上移动,使得密封板进入至采样筒的内部,从而能够快速的对采样筒进行密封,避免土壤中的VOCs挥发逸散。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