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158461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109824.8
申请日:2023-08-29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减美拉德反应中丙烯酰胺的茶特征性成分组合物,通过将茶特征性成分表儿茶素(EC)、没食儿茶素(GC)、儿茶素没食子酸酯(CG)、茶红素和茶黄素这五种物质中的至少3种进行复配,复配的组合物有降低食品中美拉德反应副产物丙烯酰胺的作用。本发明的组合物中,由表儿茶素(EC)、没食儿茶素(GC)、没食儿茶素(GC)和茶红素组成的组合物对美拉德副产物丙烯酰胺的消减效果最好,在模拟体系中,丙烯酰胺的消减率可高达75%。本发明的组合物可应用于烘焙食品或煎制食品中,尤其是面包、曲奇饼干、薯片等烘焙食品中。
-
公开(公告)号:CN109006118B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1810811800.X
申请日:2018-07-23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茶树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低茶树叶片中氟含量的种植方法,培育低氟春茶时采用根施法,在第一年冬季12月底前,采用茶行滴水线开沟深15‑20cm,宽9‑10cm,将根部硒肥施入沟内覆土;培育低氟夏秋茶时采用叶面喷施法,在第二年夏秋茶采摘前,先将茶树进行修剪,在茶树萌发前和萌发后,将叶面硒肥均匀喷洒于茶树叶面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生物炭和腐殖酸来改变土壤中氟的赋存形态,降低茶树根系吸收氟离子,同时利用酵素菌来共同改善土壤的酸性环境,促进亚硒酸盐以阴离子状态存在,使得茶树根系跟好的吸收亚硒酸盐,起到综合治理降低茶树叶片氟含量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5561931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510933471.2
申请日:2015-12-14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B01J20/24 , C02F1/28 , C02F101/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0/24 , C02F1/286 , C02F1/288 , C02F2101/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羧甲基淀粉钠进行改性制得的生物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本发明首先通过将羧甲基淀粉钠浸没于0.1~0.3mol/L的锆、铝的金属离子溶液或锆铝的金属离子混合溶液中,在一定温度下搅拌一定时间后加入一定浓度碱溶液调节反应溶液的pH值后继续搅拌一定时间。改性后洗涤数次去除可溶性盐,烘干即可得到基于羧甲基淀粉钠的生物除氟剂。对氟的吸附量约60mg/g,其吸附容量远高于其他生物吸附剂。本发明利用羧甲基淀粉钠为原料制备吸附剂,具有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吸附能力高等特性,同时也为饮用水及茶叶降氟措施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本生物吸附剂的制备过程反应条件温和,工艺路线简单易行,易于工业化操作,具备大规模推广应用的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879553B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411065698.5
申请日:2024-08-05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贝莱斯芽孢杆菌在茶叶降氟中的应用,属于微生物菌株的应用技术领域;该菌株属于贝莱斯芽孢杆菌,命名为Bacillus velezensis Y500,保藏号为CCTCC NO:M 2024562,有益效果:本发明提出的贝莱斯芽孢杆菌菌株Bacillus velezensis Y500,对于氟元素具有很好的耐受性,可以对氟元素进行吸附和积累,该菌株以及保留此活性菌种的传代株能够应用于茶叶降氟处理,作为微生物菌肥降低茶叶中氟含量,提高茶叶品质提供研究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8879552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065694.7
申请日:2024-08-05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氟贝莱斯芽孢杆菌及其制备的菌剂;该菌株属于贝莱斯芽孢杆菌,命名为Bacillus velezensis Y500,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其保藏号为CCTCC NO:M 2024562,保藏日期为2024.3.25。该微生物的生长适宜温度为15‑37℃,生长适宜的pH值范围为5.0‑9.0。有益效果:该菌株对于氟元素具有很好的耐受性,可以对氟元素进行吸附和积累,该菌株以及保留此活性菌种的传代株能够应用于水体除氟和茶叶降氟处理,为改善氟污染、提高茶叶品质提供研究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5420716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210872172.2
申请日:2022-07-22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食品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测吊白块含量的方法及其应用。所述方法包括:包括:混合多巴胺、间苯二酚和待测样品得到混合溶液,充分反应后检测所述混合溶液的荧光强度,将检测结果和吊白块标准曲线对比得到所述待测样品中吊白块含量。本发明基于多巴胺和间苯二酚的反应原理提供了一种检测食品中吊白块含量的方法,其样品处理简单、基质耐受性强、准确性高,对于粉丝、面粉、米粉以及多种其他食品中吊白块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3249296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110737134.1
申请日:2021-06-30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12N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树新鲜组织原生质体的分离与纯化方法,属于木本植物原生质体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以茶树自然茶园中茶树根、嫩茎和叶片(嫩叶和老叶)等新鲜器官组织及多品种嫩片(紫鹃、黄山白茶、黄魁和舒茶早)为研究材料进行复合酶解,释放后经纯化获得的原生质直径小于20μm,细胞器清晰可见;原生质体数量大于106/g(FW),不同茶树器官的原生质体活力均大于88%。该制备方法具有稳定、高效、操作简单和茶树材料要求低等优点,为茶树基因改良和基因功能等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3951333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230378.7
申请日:2021-10-22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A23D9/007 , A23D9/04 , A61K31/715 , A61P39/06 , C11B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富硒抗氧化油脂添加剂的制备及其应用,属于食品添加剂技术领域。本发明以食品添加剂硒化卡拉胶为补充硒元素的来源物质,制备包埋硒化卡拉胶的油包水乳液模板,经过真空冷冻干燥后去除水相制得富硒油脂添加剂。使用该方法制得的富硒油脂添加剂加入到食用油中可以得到分散均匀的富硒食用油,油体保证清澈。本发明工艺简单,操作简便,改善了硒化物的脂溶性,使用直接添加法得到了分散均匀的富硒食用油脂,使液体油脂富硒,降低了油脂在消化过程中的脂肪酸释放率,同时提高了油脂抗氧化能力,可以作为油脂的抗氧化剂,同时增加了营养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125310A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110415634.3
申请日:2021-04-19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监测塑料包装中光引发剂渗透行为的方法,属于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步骤为:将光引发剂溶解在油墨常用溶剂中滴在塑料包装的表面,放入用锡箔纸包住的密闭培养皿里,迁移一段时间后,在光引发剂暴露的同一位置处滴加纳米金溶胶,干燥后进行拉曼光谱检测。本发明建立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不需要复杂的样品前处理操作,样品及试剂用量少、成本低,检测快速,灵敏度高,适合于光引发剂迁移行为的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06472958B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610826190.1
申请日:2016-09-14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B01J2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选择性降低高氟食品中氟离子的方法,属于氟离子选择性去除领域。本发明方法利用MOFs材料作为高氟食品茶叶和南极磷虾酶解液的吸附剂,有效去除了食品中的氟离子;小分子的氟离子进入MOFs多孔中,与金属离子上的OH‑进行离子交换。本发明方法,利用的是食品安全的吸附剂,处理时间仅需2~10min,处理效率高,而且几乎不会影响食品中原有的风味物质/活性物质/营养物质的成分和含量。本发明方法非常适合应用于高氟砖茶茶汤、茶叶深加工低氟茶制品制备或者高氟南极磷虾酶解液。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