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58015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959620.1
申请日:2024-07-17
Applicant: 安徽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控建筑基坑直立岩壁自稳能力劣化试验方法,包括建筑基坑直立岩壁结构面试验材料选取,以及其强度随温度变化特征;根据劣化全过程试验结构面需求设计尺寸,制作温控建筑基坑直立岩壁结构面试块;构筑温控建筑基坑直立岩壁试验模型;调试监测设备保证无误后进行温控建筑基坑直立岩壁自稳劣化试验。本发明通过温度控制建筑基坑直立岩壁结构面试验材料的强度参数,实现对岩土体的劣化模拟,同时利用温控直立岩壁自稳能力劣化装置完成建筑基坑直立岩壁劣化全过程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1943854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175564.9
申请日:2024-08-26
Applicant: 安徽建筑大学
IPC: G01N33/38 , G01D21/02 , G06F18/2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筒芯内模中空楼盖混凝土浇筑密实度检测评定方法及系统,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本发明采集混凝土的工艺数据和物理数据,对工艺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得到整栋特征数据,温度特征数据和压力特征数据,对振动特征数据进行分析,生成浇筑振动系数;对温度数据进行数学分析生成浇筑温度系数,根据浇筑振动系数和浇筑温度系数生成浇筑性质系数;根据压力特征数据和浇筑性质系数生成空隙指数;对空隙指数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到空隙分布系数,对物理数据和空隙分布系数进行数学分析生成浇筑密实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627370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481270.4
申请日:2023-11-08
Applicant: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四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安徽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一种装配式建筑转换层竖向预制构件施工方法,包括:装配式建筑转换层竖向预制构件制作,装配式建筑转换层竖向预制构件套筒预留筋施作;装配式建筑转换层竖向预制构件安装及垂直度调整;装配式建筑转换层竖向构件套筒灌浆粘结;本申请解决了装配式建筑转换层竖向预制构件施工效率和施工效果不理想的技术问题,实现了高精准、高效率的装配式建筑转换层施工,保障了套筒预留筋顺利对孔,有效实现了连接筋施工精度控制问题,施工方便快捷,另外有利于解决竖向预制构件拼缝注浆浆液外流、套筒灌浆不饱满等问题,操作简便、绿色环保、安全性能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693561B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195555.4
申请日:2025-02-21
Applicant: 安徽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视觉识别的隧道参数化建模方法及系统,涉及隧道建模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将无人机置于光线充足的环境中采集无人机拍摄的动采样图像,并对动采样图像进行相关性处理,生成用于反映无人机拍摄时自身振动对采样图像清晰度的影响程度的动态模糊指数,同时,还将无人机置于隧道时,采集无人机未启动而仅启动摄像头采集的静采样图像,并对静采样图像进行相关性分析,生成用于反映静采样图像的平均模糊程度的静态模糊指数,并对静态模糊指数和动态模糊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生成用于反映无人机拍摄的三维建模图像的模糊程度的综合模糊评估指数,帮助工作人员评估三维建模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69356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510195555.4
申请日:2025-02-21
Applicant: 安徽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视觉识别的隧道参数化建模方法及系统,涉及隧道建模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将无人机置于光线充足的环境中采集无人机拍摄的动采样图像,并对动采样图像进行相关性处理,生成用于反映无人机拍摄时自身振动对采样图像清晰度的影响程度的动态模糊指数,同时,还将无人机置于隧道时,采集无人机未启动而仅启动摄像头采集的静采样图像,并对静采样图像进行相关性分析,生成用于反映静采样图像的平均模糊程度的静态模糊指数,并对静态模糊指数和动态模糊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生成用于反映无人机拍摄的三维建模图像的模糊程度的综合模糊评估指数,帮助工作人员评估三维建模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601008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981854.6
申请日:2024-07-22
Applicant: 安徽建筑大学
IPC: E02D17/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深基坑斜支撑工艺及支撑装置,包括如下步骤:S1、预先制备预定数量的倾斜支撑装置,所述倾斜支撑装置为中空结构且侧壁至少开有一个导流开口,所述导流开口外侧设置有防护结构;S2、现场对深基坑进行测量,确定倾斜支撑装置植入的位置以及倾斜角度;S3、将倾斜支撑装置按照预定倾斜角度植入预定位置;S4、从内部将防护结构撑开,控制导流开口外侧形成导流区域。通过防护结构的设计能够增大导流开口的开口大小,该发明增强了倾斜支撑装置的支撑强度,保证了深基坑斜支撑的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8913584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190977.4
申请日:2024-08-28
Applicant: 安徽建筑大学
IPC: G01M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陡倾岩层基坑地震动力响应分析方法及系统,本发明涉及基坑地震动力响应分析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按照试验模型地震波加载方案,利用振动台相似模型试验系统,对基坑模型进行地震荷载水平和竖直双向激励试验。通过在基坑坡体表面及其内部布设传感器,获取地震荷载激励全过程基坑坡体的加速度、压力和位移动力响应参数,分析了地震荷载持续激励下基坑坡体的累积损伤响应规律,并根据综合监测单元设置位置的坐标为对应局部损伤指标分配权重,通过加权平均计算得到全局损伤指标;基于全局损伤指标,确定各个振幅级数下的风险波形输入频率,实时监测待分析陡倾岩层基坑,实时波形输入频率大于风险波形输入频率,则发出安全指示。
-
公开(公告)号:CN119507480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550773.7
申请日:2024-11-01
Applicant: 安徽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坑自稳型支护体系优化设计方法,涉及基坑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包括:采用斜向前撑桩替代传统的钢筋混凝土水平支撑,以提供抗力并平衡坑外土体压力;采集基坑的力学参数和环境参数;将这些参数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生成应力指数、变形速率和振动强度;根据上述生成的指标计算基坑稳定系数,并与预设的安全阈值比较,当检测到不安全状态时,触发反馈机制,实时调整支撑结构参数。本发明通过采用斜向前撑桩代替传统的钢筋混凝土水平支撑,利用斜向前撑桩提供抗力,从而优化了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减少了施工周期和成本;同时,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重参数的基坑稳定系数计算方法,能够实时监测基坑稳定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8913778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821312.2
申请日:2024-06-24
Applicant: 安徽建筑大学 , 中铁四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1N1/1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河床式取水渗渠模型试验装置,涉及河床取样技术领域,包括实验箱,所述实验箱的内腔设置有投料组件,所述实验箱的底端设置有取样组件,所述投料组件包括投料板,所述投料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料斗,本发明通过投料组件能够实现定量投料,能够根据反滤层材料中所需原材料的多少进行定量投放,且能够根据需求对定量的值进行调整,在投放过程中能够使内壁附着的原料通过敲打机构掉落下来,使反滤层铺设更加均匀,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通过取样组件能够快速的对管道实现拆装,便于在实验过程中快速取样,提高实验的完成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913584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190977.4
申请日:2024-08-28
Applicant: 安徽建筑大学
IPC: G01M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陡倾岩层基坑地震动力响应分析方法及系统,本发明涉及基坑地震动力响应分析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按照试验模型地震波加载方案,利用振动台相似模型试验系统,对基坑模型进行地震荷载水平和竖直双向激励试验。通过在基坑坡体表面及其内部布设传感器,获取地震荷载激励全过程基坑坡体的加速度、压力和位移动力响应参数,分析了地震荷载持续激励下基坑坡体的累积损伤响应规律,并根据综合监测单元设置位置的坐标为对应局部损伤指标分配权重,通过加权平均计算得到全局损伤指标;基于全局损伤指标,确定各个振幅级数下的风险波形输入频率,实时监测待分析陡倾岩层基坑,实时波形输入频率大于风险波形输入频率,则发出安全指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