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191692A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711423982.5
申请日:2017-12-25
Applicant: 安徽永生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7C231/24 , C07C23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分离提纯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原料经微生物发酵、酸化、纯化、脱色后得到的纯化滤液结晶后得到四环素类抗生素,留下结晶母液;将硅胶粉加入到结晶母液中进行吸附;之后经粗提和精制回收了绝大部分结晶母液中的四环素类抗生素,提高了提纯和生产率,增加了额外的收益,也解决了抗生素类废液排放的污染问题;浓缩蒸发后的废液和其他洗脱液可进一步的进行蒸馏回收溶剂重复利用,同时所用的制备柱填料也可以通入极性溶剂进行重生,大大的节省资源,余下的杂质吸附在硅胶上,使得废水固化,解决了沉重的环保负担。
-
公开(公告)号:CN107998106A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711422153.5
申请日:2017-12-25
Applicant: 安徽永生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9/5036 , A61K9/5015 , A61K9/5042 , A61K9/5063 , A61K31/70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缓释微丸胶囊,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60-80%、壳聚糖5-15%、微晶纤维素5-15%、葡萄糖酸钠0.3-1%、魔芋粉2-6%、卡拉胶2-6%。将溶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通入流化床喷雾制丸生产线,喷入惰性气流,混合药液通过惰性气流雾化,混合药液中的溶剂迅速蒸发,使得液滴收缩、最后干燥凝固制得微丸,制备方法简单高效,简化了传统的生产工艺,在液滴收缩溶剂迅速蒸发的过程中,辅料将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包裹在内即形成微丸,将微丸按照规定装入胶囊壳中,即制得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缓释微丸胶囊。
-
公开(公告)号:CN107951859A
公开(公告)日:2018-04-24
申请号:CN201711422155.4
申请日:2017-12-25
Applicant: 安徽永生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IPC: A61K9/48 , A61K31/7048 , A61K47/46 , A61P3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1/7048 , A61K9/487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罗红霉素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该软胶囊包括内容物和胶皮,所述的内容物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罗红霉素15%~70%、油性基质15%~70%、相容剂1-10%和吸附剂15-40%。在油性基质中加入相容剂和吸附剂,采用的吸附剂为粒径为8-20um的果渣超微粉,以水果榨汁后的果渣物为原料制得的果渣超微粉是天然高分子的吸附剂和掩味剂,罗红霉素吸附在吸附剂上,果渣超微粉掩盖掉了罗红霉素的不良气味和口味,减少了药物对胃的刺激性;高分子吸附剂使得罗红霉素得到缓释,延长了药物在体内的滞留时间,药物吸收率显著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7854501A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711425269.4
申请日:2017-12-25
Applicant: 安徽永生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IPC: A61K36/195 , A61K36/315 , A61K9/50 , A61K47/46 , A61K47/36 , A61K47/38 , A61P1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6/195 , A61K9/0095 , A61K9/5036 , A61K9/5042 , A61K9/5063 , A61K36/315 , A61K2236/331 , A61K2236/3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糖板蓝根冲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无糖板蓝根冲剂配方为:板蓝根浸提液10-15份,辅料为1-2.8份,所述的板蓝根浸提液的相对密度为0.01-0.08,所述的辅料为果蔬微晶粉;所述的果蔬微晶粉包括果蔬汁、粗粮微晶纤维素和植物淀粉;无糖板蓝根冲剂的制备方法包括板蓝根浸提液的制备、果蔬微晶粉的制备和板蓝根冲剂的制备;本发明无糖板蓝根冲剂配方科学,实用性强,无糖板蓝根冲剂的制备方法简单稳定,适合工业化的放大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7753754A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711109043.3
申请日:2017-11-11
Applicant: 安徽永生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IPC: A61K36/8984 , A61K9/48 , A61P35/00 , A61P13/12 , A61P3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斛胶囊及其制备工艺,该石斛胶囊,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石斛3-7份、阔叶十大功劳13-21份、荜澄茄10-20份、香橼5-12份、儿茶17-25份、地枇杷28-36份。将阔叶十大功劳、儿茶粉碎、加入30%乙醇溶液密封保温、超声、离心取上层液,制得混合物A;将石斛粉碎、加食醋加热搅拌至干,然后加入去离子水超声、搅拌至干即得石斛粉;将荜澄茄、香橼、地枇杷粉碎、加入无水乙醇浸提2次,浓缩、冷冻、真空干燥后,再与将混合物A、石斛粉混合、超声处理、烘干后和辅料混合,装胶囊即得。本发明对放化疗后导致的肾毒性有极为显著的效果,无毒副作用,见效快短,疗效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07638419A
公开(公告)日:2018-01-30
申请号:CN201710492675.6
申请日:2017-06-26
Applicant: 安徽永生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IPC: A61K9/52 , A61K31/7048 , A61K47/36 , A61P3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罗红霉素胶囊及其制作方法,所述胶囊包括按重量计的以下组分:罗红霉素130-170份,玉米淀粉40-50份,5%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22-28份,滑石粉3-8份。所述胶囊制作方法包括配料、制粒、干燥、整粒、总混、胶囊填充,铝塑包装、外包装、贮存。本发明的罗红霉素胶囊的配方及制作方法,有利于提升罗红霉素原料药的内在质量和质量控制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7569461A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710492663.3
申请日:2017-06-26
Applicant: 安徽永生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IPC: A61K9/20 , A61K47/36 , A61K31/366 , A61P9/10 , A61P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辛伐他汀片及其制备方法,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辛伐他汀5-15份;玉米淀粉10-30份;微晶纤维素素60-80份;水5-10份;硬脂酸镁1.5-3份。制作方法包括配料、制粒、干燥、整粒、总混、压片、包衣。本发明的辛伐他汀片,形成适合口服的固体制剂,显著增加了辛伐他汀的体外溶出速率和溶出度,有效提高了生物利用度,从而提高了药物的疗效和患者的顺应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794008A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1910278482.X
申请日:2019-04-09
Applicant: 安徽永生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分离纯化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板蓝根药渣分离纯化装置,包括粉碎箱,粉碎箱的顶端设有入料口,粉碎箱的内部设有切割干燥机构,切割干燥机构的正下方设有传送带,传送带的右侧设有导料板,导料板的另一端与热解反应器相连,热解反应器的顶端设有第一管道与分离器相连,分离器的下端设有下料口,分离器的顶端设有第二管道与催化反应器相连,催化反应器的下方设有冷凝箱,冷凝箱的内部设有冷凝机构,冷凝箱的下方设有中和箱,中和箱的下端与萃取器相连,萃取器的下端设有分液管,分液管的上方设有阀门,分液管的下端与处理箱相连,处理箱的内部依次设有干燥层和吸附层。本发明分离纯化效果好,杂质含量少,冷凝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8148884A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711425267.5
申请日:2017-12-25
Applicant: 安徽永生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产土霉素的培养基及发酵方法,所述的发酵培养基的组成为:麦秸秆浆液5-10份、糊精3-6份、氢化植物油5-7份、豆粉1-4份、尿素3-6份、十二烷基硫酸钠0.5-0.9份、碘化钾0.3-0.7份、葡萄糖酸钙1.5-3.5份、葡萄糖酸锌0.5-1份、水100份;选用地中海链丝菌为菌种,微波辐照后的改性菌种经发酵后得到效价为41000u/mL的土霉素发酵液,与传统的发酵6-8天相比,不仅大大缩短了发酵时间,而且土霉素发酵液的效价也比传统发酵后的效价高出近20%,提高了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066320A
公开(公告)日:2018-05-25
申请号:CN201711425263.7
申请日:2017-12-25
Applicant: 安徽永生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1/7048 , A61K9/5015 , A61K9/5036 , A61K9/5042 , A61K9/505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罗红霉素微囊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囊材溶液的制备、混悬液的制备、沉降和真空干燥;本发明罗红霉素微囊制剂的配方科学,实用性强,采用微型包囊技术,将有效成分罗红霉素囊括在辅料中沉降析出,制得的罗红霉素微囊制剂的粒径为120-200um,辅料囊材掩盖掉了罗红霉素的不良气味和口味,由于工艺的特殊性,能够更完整的保留有效部位,物理性质稳定,不易被高温影响而产生变质;提高了罗红霉素在胃中的活性,减少了药物对胃的刺激性;高分子辅料囊材使得罗红霉素得到缓释,延长了药物在体内的滞留时间,药物吸收率显著提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