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90597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469007.8
申请日:2024-10-21
Applicant: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庆铜矿 , 安徽铜冠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锚杆抗拉能力测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锚杆拉拔力测试装置,包括:操作台上设置有拉伸机构和下夹持机构,下夹持机构上方设置有上夹持机构,上夹持机构上设置有定位机构;本发明通过拉伸机构与定位机构配合,不仅可向管缝式锚杆施加轴向的测试拉力,并且还可向管缝式锚杆施加不同角度的偏心斜向拉力;本发明通过拉伸机构配合下夹持机构和上夹持机构,可实现通过同一测试设备中的单一驱动源同时对多个管缝式锚杆分别进行不同施力方向的抗拉性能测试;本发明通过下夹持机构和上夹持机构配合,不仅可实现对不同直径大小的管缝式锚杆进行精确的夹持定位,并且可避免管缝式锚杆因夹持变形而影响其抗拉性能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993126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210769064.2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安徽铜冠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采场内部结构自由补偿空间爆破孔施工方法,具体涉及矿山施工技术领域,其包括以下步骤:施工中心孔O;以中心孔O为圆心,分别施工三个同心圆,圆1半径为0.32m,圆2半径为0.55m,圆3半径为1.0m;在圆1界线上正北方向施工一个炮孔,之后在圆1界线上每间隔角度60°施工一个炮孔,共六个炮孔;在圆2界线上北偏东30°方向位置施工一个炮孔,之后每间隔角度60°施工一个炮孔,共六个炮孔;在圆3界线上正北方向施工一个炮孔,之后在圆3界线上每间隔角度60°施工一个炮孔,共六个炮孔。本发明可以提高天井掘进效率、降低天井掘进成本、降低劳动强度、提升矿山安全生产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6576745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607383.8
申请日:2023-05-26
Applicant: 安徽铜冠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F42D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竖向溜井堵塞用炸药包自动悬空固定疏通装置,涉及到矿山开采辅助设备领域,包括炸药包固定单元,用于承载炸药包并将其悬空固定;运送单元,用于将炸药包固定单元输送至堵塞物处并可进行回收;炸药包固定单元的制造成低于所述运送单元成本。本装置利用炸药包固定单元承载炸药包,并通过运送单元运送炸药包固定单元实现对炸药包的悬空固定,其运送单元可被回收,而炸药包固定单元其制造成本低于运送单元,相比运送单元的摧毁,其炸毁可相对减小使用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596444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399936.7
申请日:2022-11-09
Applicant: 安徽铜冠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CN)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上向连续回采的二步骤采矿方法,根据矿山内部的采矿结构以及具体深度,将其分为下部采场,中部采场以及上部采场;施工下部采场及中部采场炮孔,部采场及中部采场炮孔全部施工完成后,进行大孔拉槽形成切割天井,大孔拉槽从上部凿岩硐室装药,采用分段逐层拉开方式;爆破从中间往两侧逐次爆破,下部采场的炮孔进行全深度装药,上部采场进行装药,装药边界控制在和底板呈45°夹角的范围内,呈三角形,下部采场和中部采场底部三角形范围内的矿体共同回采;中部采场的出矿进路布置在原岩里;该发明将出矿巷道以及进路布置于岩石内,提高了出矿巷道以及进路的强度以及稳定性,以实现安全采矿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9195853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567191.X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安徽铜冠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采场扰动矿岩实时摄像的智能控制系统及方法,涉及矿山采场矿岩破裂监测领域,包括数据库、控制器、深度计、放线装置和钻孔摄像装置;所述放线装置通过传输线与钻孔摄像装置连接,控制钻孔摄像装置在钻孔内的下放移动;所述钻孔摄像装置内设有振动测试模组、测距激光雷达模组和计时器,所述振动测试模组用于实时监测岩体爆破振动。本发明实现钻孔摄像与爆破振动一体化监测及智能化控制,基于爆破振动与时间自动监测岩石破裂信息,同时可动态调整振动速度阈值与休眠时间,可用于研究爆破扰动与暴露时间对采场岩体的影响,保证了试验数据的及时性,同时降低了劳动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982584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111191466.0
申请日:2021-10-13
Applicant: 安徽铜冠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21C4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全性好、资源回收率高、回采工艺流程简单、效果好的适用于电耙出矿的“Y”型顶部楼板式矿柱回采方法。本发明采用电耙设备出矿工艺,相比于无轨设备出矿,采掘工程量小,投入成本少,改善了作业环境;采掘工程均布置在矿体外围,回采作业安全性高,贫化率低,采矿工艺流程简单;“Y”型顶部原生矿柱相比于规则矿柱顶部胶结充填体,稳定性好,回采效果好,回收率高,增加矿山企业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7514176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721085.8
申请日:2023-12-14
Applicant: 安徽铜冠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倾斜‑急倾斜中厚矿体“L”形开采方法,涉及金属矿山开采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对倾斜‑急倾斜中厚矿体分别在底部堑沟硐室和上部凿岩爆破硐室采用“L”形布置,分别采用上向垂直中孔和上向扇形中孔拉底,下向垂直深孔和下向倾斜深孔爆破落矿的方式,即有利于槽区拉槽,又为侧向爆破提供良好的自由面,侧向爆破中孔和侧向爆破深孔全部在矿体内,能够有效控制矿石贫化,本发明能够充分利用深孔钻机钻孔和无轨铲运机出矿,兼顾机械化高效开采和有效降低贫化,降低采出矿和选矿成本,本发明具有作业安全性高、机械化程度高、回采工序简单、采场循环周期短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231218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355725.8
申请日:2023-10-18
Applicant: 安徽铜冠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竖向连续回采的二步骤采矿方法,该方法把深部采场和次深部采场底部的“直角三角形”矿体共同回采,“直角三角形”矿体超前回采,替代了残留采场底部的矿堆,可回收更多的矿石资源,提高采场回收率;次深部采场非直角三角形区域和上部采场底部的“直角三角形”矿体共同回采,在相邻采场的充填体内布置单侧出矿结构,降低矿山施工成本;由于采用单侧出矿,仅需要对一侧的出矿进路进行钢筋混凝土加强支护,降低支护成本,提高巷道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816351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1018865.6
申请日:2023-08-14
Applicant: 安徽铜冠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缓倾斜薄矿床开采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近地表缓倾斜薄矿床安全回采施工方法,该方法采用房柱法前进式回采,包括沿矿体走向布置的4个采场,采场编号依次为1#、2#、3#、4#采场,采场留设若干矩形矿柱,且沿垂直矿体走向方向相邻矿柱间距3m,其采准切割工程量较小、工作组织简单,近地表回采时,留设有原生点柱,回采期间安全性好,在保证采场充填质量和充填效果的前提下,充填期间安全性较高,所使用的充填材料主要是废石和尾砂等,来源较广泛,成本较低;同时该方法充填时间相对较短,且可以根据矿体的具体形态和厚度,调整房柱的尺寸和布置方式,使采准工作量小、效率高,同时可以大量降低成本,生产效率大,生产能力更强。
-
公开(公告)号:CN119825368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150230.4
申请日:2025-02-11
Applicant: 安徽铜冠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工“字型矿柱高阶段分步式安全开采施工方法,包括S1:分步式回采区域划分,根据矿柱的几何形态及两侧充填体强度差异,将矿柱沿走向划分为若干回采单元,并在矿柱东侧间隔留设2m和4m厚矿壁,西侧留2m矿壁,中部留4m矿壁;S2:采准工程恢复与优化:S3:分阶段凿岩爆破设计;S4:矿壁留设与充填体保护;S5:嗣后分段充填:每完成一个回采单元后,采用灰砂比1:4~8的胶结材料分层进行充填,并在充填体内预埋应力传感器。本发明解决了高阶段矿柱回采中充填体失稳、爆破能量分布不均等问题,且提高矿柱回收率,减小充填体破坏面积并降低支护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