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系统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959217A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780093390.3

    申请日:2017-07-28

    Abstract: 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其具有包括燃料电池和改性装置的燃料电池模块,其中,该燃料电池系统具备壳体和绝热分隔壁,该壳体设置有:高温室,其配置有燃料电池模块;和低温室,其配置有向燃料电池模块供给燃料和氧化剂的气体供给系统,该绝热分隔壁以划定高温室和低温室的方式划分壳体的截面,并且,形成有容许由气体供给系统进行的向燃料电池模块供给燃料和氧化剂的供给路径。

    燃料电池堆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292761A

    公开(公告)日:2018-07-17

    申请号:CN201680070918.0

    申请日:2016-09-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02 H01M8/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堆,将利用阳极电极及阴极电极夹持固体电解质板而构成的燃料电池经由隔板层叠。隔板由凹凸状部件构成,该凹凸状部件具有:第一抵接部,其与相邻的两个燃料电池的一燃料电池抵接;第二抵接部,其与另一燃料电池抵接;连接部,其连接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第一抵接部及第二抵接部中至少一方的抵接部的截面系数比连接部的截面系数大。

    燃料电池堆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292761B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1680070918.0

    申请日:2016-09-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堆,将利用阳极电极及阴极电极夹持固体电解质板而构成的燃料电池经由隔板层叠。隔板由凹凸状部件构成,该凹凸状部件具有:第一抵接部,其与相邻的两个燃料电池的一燃料电池抵接;第二抵接部,其与另一燃料电池抵接;连接部,其连接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第一抵接部及第二抵接部中至少一方的抵接部的截面系数比连接部的截面系数大。

    燃料电池系统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959217B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1780093390.3

    申请日:2017-07-28

    Abstract: 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其具有包括燃料电池和改性装置的燃料电池模块,其中,该燃料电池系统具备壳体和绝热分隔壁,该壳体设置有:高温室,其配置有燃料电池模块;和低温室,其配置有向燃料电池模块供给燃料和氧化剂的气体供给系统,该绝热分隔壁以划定高温室和低温室的方式划分壳体的截面,并且,形成有容许由气体供给系统进行的向燃料电池模块供给燃料和氧化剂的供给路径。

    固体氧化物型燃料电池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780902A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680083438.8

    申请日:2016-11-08

    Abstract: 本发明的固体氧化物型燃料电池包括:燃料电池单元,其依次层叠燃料极、固体电解质、空气极而成;集电辅助层,其层叠于所述燃料电池单元的空气极侧;多个空气流路,其配设于所述空气极侧;以及多个燃料气体流路,其配设于所述燃料极侧,固体氧化物型燃料电池的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流路和所述燃料气体流路分别由固定于所述集电辅助层或所述燃料电池单元的燃料极侧的集电体划分形成、且在与所述燃料电池单元的层叠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沿着同一方向延伸,空气极侧的所述集电体在沿着所述空气流路的延伸方向延伸的第1固定部固定于所述集电辅助层、且燃料极侧的所述集电体在沿着所述燃料气体流路的延伸方向延伸的第2固定部固定于所述燃料电池单元的燃料极侧。而且,所述集电辅助层的与所述空气流路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弯曲刚性小于所述空气流路的延伸方向上的弯曲刚性。

    固体氧化物型燃料电池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780902B

    公开(公告)日:2019-10-01

    申请号:CN201680083438.8

    申请日:2016-11-08

    Abstract: 本发明的固体氧化物型燃料电池包括:燃料电池单元,其依次层叠燃料极、固体电解质、空气极而成;集电辅助层,其层叠于所述燃料电池单元的空气极侧;多个空气流路,其配设于所述空气极侧;以及多个燃料气体流路,其配设于所述燃料极侧,固体氧化物型燃料电池的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流路和所述燃料气体流路分别由固定于所述集电辅助层或所述燃料电池单元的燃料极侧的集电体划分形成、且在与所述燃料电池单元的层叠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沿着同一方向延伸,空气极侧的所述集电体在沿着所述空气流路的延伸方向延伸的第1固定部固定于所述集电辅助层、且燃料极侧的所述集电体在沿着所述燃料气体流路的延伸方向延伸的第2固定部固定于所述燃料电池单元的燃料极侧。而且,所述集电辅助层的与所述空气流路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弯曲刚性小于所述空气流路的延伸方向上的弯曲刚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