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969941B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1980073966.9
申请日:2019-11-08
Applicant: 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IPC: G02B6/0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以现有的单模光纤的包层直径的标准125±1μm具有四个芯且能够应对数千km级的传输的多芯光纤、该多芯光纤的设计方法和利用该多芯光纤的光传输方法。本发明的多芯光纤在各芯的周围配置折射率不同的两阶段的包层,使芯半径a1、包围各芯的周围的第一包层区域的半径a2、第一包层区域相对于芯的相对折射率Δ1、以及包含四个芯和第一包层区域的第二包层区域相对于芯的相对折射率Δ2为规定的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6529579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080107678.3
申请日:2020-12-11
Applicant: 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IPC: G01M1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多芯光纤的评价方法和评价装置,能够简单地判定多芯光纤的结构参数是否满足期望的连接损耗值(规格),本发明的评价方法在成为对象的多芯光纤的被观察到的截面结构中,测量以用圆近似包层时的中心坐标为原点的各芯的中心坐标,求出连接原点和各芯的中心的线段的长度、以及连接原点与相邻的两个芯的两根线段所成的角度,基于这些值是否满足规定的判定式,判定是否满足期望的连接损耗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513702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1980047939.4
申请日:2019-07-11
Applicant: 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平面波导,其具有M×N数量的芯,并且具有N数量的芯的M数量的光纤连接到该平面波导。在平面波导中,在光纤所连接到的平面波导的连接端面中,连接有具有Q数量的芯的P数量的光纤,M×N等于P×Q,平面波导包括在平面波导中沿水平方向布置于相同高度位置处的多个芯、和在沿高度方向的不同位置处具有芯的层压结构,以便与连接到连接端面的光纤的芯对准,并且M×N数量的芯的位置沿高度方向是恒定的,并且仅沿水平方向改变。
-
公开(公告)号:CN109952686B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1780066185.8
申请日:2017-10-25
Applicant: 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公开的光放大器具备:光谐振器,具有能够对包括1个以上的传播模式的信号光进行放大的放大用光纤,使由所述放大用光纤放大后的信号光所包括的至少1个传播模式谐振;激发光源,输出对所述放大用光纤进行激发的激发光;以及合波器,将所述信号光和所述激发光合波,所述光谐振器具有增益钳制设定部,所述增益钳制设定部对在所述光谐振器内谐振的多个传播模式之中的至少1个所述传播模式设定增益钳制。
-
公开(公告)号:CN109477934B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1780047802.X
申请日:2017-08-01
Applicant: 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Abstract: 模间损失差补偿器具备:在传播的光信号的波长下传播多个传播模式的第1多模光纤和第3多模光纤;以及具有芯和包层并且以使中心轴一致的方式配置在所述第1多模光纤与所述第3多模光纤之间的第2多模光纤,所述多个传播模式下的各损失在所述第1多模光纤与所述第3多模光纤之间彼此不同。
-
-
公开(公告)号:CN109952686A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780066185.8
申请日:2017-10-25
Applicant: 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公开的光放大器具备:光谐振器,具有能够对包括1个以上的传播模式的信号光进行放大的放大用光纤,使由所述放大用光纤放大后的信号光所包括的至少1个传播模式谐振;激发光源,输出对所述放大用光纤进行激发的激发光;以及合波器,将所述信号光和所述激发光合波,所述光谐振器具有增益钳制设定部,所述增益钳制设定部对在所述光谐振器内谐振的多个传播模式之中的至少1个所述传播模式设定增益钳制。
-
公开(公告)号:CN108292010A
公开(公告)日:2018-07-17
申请号:CN201680068459.2
申请日:2016-11-17
Applicant: 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光子晶体光纤在光纤中具有沿长边方向配置的多个空孔,所述空孔配置成在剖面中每单位面积的所述空孔的面积即空孔比率在相当于包层的部分的中心侧比外侧更大,且将可传播的模数限制为数个左右而得到大的芯面积。此外,本发明涉及的高功率光传送系统将激光器激振部的中心轴与光子晶体光纤的中心轴之间的轴偏量设为恒定量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2472872B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080034410.8
申请日:2010-08-06
Applicant: 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IPC: G02B6/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3846 , G02B6/3887
Abstract: 在将光纤维插入连接器主体内而构成的光连接器中,具备可改变光纤维插入方向的长度地被形成,在将光纤维向连接器主体内插入时,一面在光纤维插入方向变短,一面限制光纤维的挠曲的挠曲限制部。因为挠曲限制部即使使插入余量长,也不会产生光纤维的挠曲,所以,能够充分地使光纤维的插入力大,即使在灰尘等异物侵入,插入阻力增大了的情况下,也能够切实地将光纤维插入。另外,挠曲限制部在实现光纤维的包覆层除去、端面磨削处理等利用了光纤维的插入力的光纤维的端部处理方面极其有利。
-
公开(公告)号:CN101059585A
公开(公告)日:2007-10-24
申请号:CN200710003521.2
申请日:2004-03-30
Applicant: 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02333 , G02B6/02019 , G02B6/02366 , G02B6/036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合高速/大容量的光通信、光配线的单模光纤。单模光纤具有:折射率均匀的第1包层部;比其折射率高的纤芯部;以及由配置在第1包层部的区域内的4个及其以上的空孔部组成的第2包层部。通过使从纤芯部的中心到空孔部的距离为纤芯半径的2~4.5倍,空孔半径为纤芯半径的0.2倍及其以上可实现最优化。进一步来说,优选纤芯半径为3.7~4.8μm,纤芯部相对于第1包层部的相对折射率差为0.3~0.55%,波长为1310nm时的模场直径为7.9~10.2μm。相对折射率差为0.12%及其以下,从纤芯部的中心到空孔部的最外围的有效纤芯半径为23~28μm。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