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导线材的制造方法和超导线材的制造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989931A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1610161995.9

    申请日:2016-03-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642 H01B13/00 H01B12/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导线材的制造方法,能够使利用铜保护层对在超导层上具有银稳定层的超导线材主体进行了覆盖的超导线材与电极连接时的接触电阻值较低,不易产生接触不良。制造装置(100)具有:施镀单元(30),在依次包含金属基板(11)、超导层(13)以及银稳定层(14)的带状超导线材主体(16)的周围形成铜保护层(15);洗净单元(40),对覆盖超导线材主体(16)的铜保护层(15)进行水洗从而洗净;以及除水单元(50),对洗净后的铜保护层(15)进行除水。除水单元(50)具有吹送部(53),该吹送部从超导线材主体(16)的基板(11)侧及银稳定层(14)侧中的至少一侧对覆盖超导线材主体(16)的铜保护层(15)吹送空气。

    极低温电缆的终端连接部

    公开(公告)号:CN106207946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363317.0

    申请日:2016-05-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G15/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极低温电缆的终端连接部,其能够减轻从外部经由导体引出部向内部渗透的热渗透。该极低温电缆的终端连接部包括:极低温电缆的末端部;制冷剂槽,贮存对所述极低温电缆的末端部进行冷却的液体制冷剂,并形成配置所述极低温电缆的末端部的液体制冷剂层与气体制冷剂层;以及导体引出部,下端部浸渍于所述液体制冷剂中且连接于所述极低温电缆的导体,上端侧经过所述气体制冷剂层被引出到常温部。在所述制冷剂槽的所述气体制冷剂层中设置有多个挡板,所述多个挡板具有绝缘性并配置在所述导体引出部的周围,在所述导体引出部的延伸方向上以隔开规定间隔的方式分隔所述气体制冷剂层。

    带状氧化物超导线材的制造方法及热处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460306A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280007562.8

    申请日:2012-02-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G47/00 H01L39/24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热处理方法,使在TFA-MOD法中所制造的带状氧化物超导线材的超导特性提高。该方法中,在热处理装置(10)内,圆筒状的旋转体(12)以可相对于炉芯轴(C)旋转的方式配置于炉芯管(11)的圆筒状的热处理空间(11a)的内部。在上述旋转体(12)中,在形成有多个贯通孔(17)的表面(12a)上缠绕带状线材(50),该带状线材(50)形成有超导前驱物的膜体。气体供给管(13)自与缠绕于旋转体(12)的带状线材(50)的膜面相对且与该膜面隔开的位置,将环境气体供给至该膜面。旋转体(12)的表面(12a)与气体供给管(13)的气体喷出孔(20)的隔开距离(S)为10mm至150mm,供给至带状线材(50)的环境气体经由气体排出管(14),自旋转体(12)内部排出至上述炉芯管(11)的外部。

    带状氧化物超导线材的制造方法及热处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339692A

    公开(公告)日:2013-10-02

    申请号:CN201280007641.9

    申请日:2012-02-01

    Inventor: 小泉勉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G47/00 H01L39/24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热处理方法,其提高氟化氢气体的排放效率,以制造具有在长度方向上均匀且优异的超导特性的带状氧化物超导线材。在此方法中,在热处理装置(100)中,在炉芯管(110)的圆筒状热处理空间(111)的内部,以能相对于炉芯轴(C)旋转的方式配置圆筒状的旋转体(120)。在旋转体(120)中,在形成有多个贯通孔(124)的表面(121a)上,缠绕形成有超导前驱物的膜体的带状线材(20)。气体供给管(130)向缠绕在旋转体(120)上的带状线材(20)供给环境气体(6)。在热处理空间(111)内,在旋转体(120)的两端部与炉芯管(110)的炉芯凸缘部(116、118)之间的剩余空间(111b)中配置隔板(170),避免与膜面反应后的气体、即废气(6c)流入剩余空间(111b)。

    氧化物超导线材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05856B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610306345.9

    申请日:2016-05-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6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氧化物超导线材的制造方法,在适宜地以铜保护层覆盖超导层而实现低成本化的同时,以不使超导特性劣化的方式进行制造。具有:在带状的基板上依次形成中间层、超导层、银稳定层从而形成超导线材主体的工序;以及将该超导线材主体浸渍于镀槽中容纳的铜保护层形成用的水溶液中,并将水溶液作为电镀浴,利用电镀法在稳定层上形成铜保护层的工序。在镀槽中设置有:铜盐,其在水溶液中产生铜离子;以及过滤器部,其在水溶液中,在超导线材主体与铜盐之间具有比铜离子小的孔。在形成保护层的工序中,利用通过过滤器部的铜离子,在超导线材主体的银稳定层上形成铜保护层。

    带状氧化物超导线材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60306B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280007562.8

    申请日:2012-02-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G47/00 H01L39/24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热处理方法,使在TFA-MOD法中所制造的带状氧化物超导线材的超导特性提高。该方法中,在热处理装置(10)内,圆筒状的旋转体(12)以可相对于炉芯轴(C)旋转的方式配置于炉芯管(11)的圆筒状的热处理空间(11a)的内部。在上述旋转体(12)中,在形成有多个贯通孔(17)的表面(12a)上缠绕带状线材(50),该带状线材(50)形成有超导前驱物的膜体。气体供给管(13)自与缠绕于旋转体(12)的带状线材(50)的膜面相对且与该膜面隔开的位置,将环境气体供给至该膜面。旋转体(12)的表面(12a)与气体供给管(13)的气体喷出孔(20)的隔开距离(S)为10mm至150mm,供给至带状线材(50)的环境气体经由气体排出管(14),自旋转体(12)内部排出至上述炉芯管(11)的外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