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异性抗人肝癌噬菌体单链抗体HscFv 4-16基因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0410274C

    公开(公告)日:2008-08-13

    申请号:CN200610035105.6

    申请日:2006-04-2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抗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特异性抗人肝癌噬菌体单链抗体HscFv 4-16基因及其应用。本发明从构建的抗人肝癌噬菌体单链抗体库中筛选到1个特异性抗人肝癌噬菌体scFv基因,即HscFv 4-16,其表达的抗人肝癌scFv对肝癌细胞系和人肝癌组织具有高特异性反应,最低结合滴度比正常人胎肝细胞系、胃癌细胞系和结肠癌细胞系低256倍,与人肝癌组织的阳性反应率为35.5%,与肝硬化和慢性肝炎组织的阳性反应率为6.7%,与胃癌和结肠癌组织的阳性反应率为5.0%,与正常成人肝组织、食管癌组织和肺癌组织不发生结合反应,肝癌组织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其它组织。抗体HscFv 4-16对肝癌的特异性强,能够开发成治疗肝癌的各种药物和相关试剂。

    特异性抗人肝癌噬菌体单链抗体HscFv4-16基因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865285A

    公开(公告)日:2006-11-22

    申请号:CN200610035105.6

    申请日:2006-04-2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抗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特异性抗人肝癌噬菌体单链抗体HscFv 4-16基因及其应用。本发明从构建的抗人肝癌噬菌体单链抗体库中筛选到1个特异性抗人肝癌噬菌体scFv基因,即HscFv 4-16,其表达的抗人肝癌scFv对肝癌细胞系和人肝癌组织具有高特异性反应,最低结合滴度比正常人胎肝细胞系、胃癌细胞系和结肠癌细胞系低256倍,与人肝癌组织的阳性反应率为35.5%,与肝硬化和慢性肝炎组织的阳性反应率为6.7%,与胃癌和结肠癌组织的阳性反应率为5.0%,与正常成人肝组织、食管癌组织和肺癌组织不发生结合反应,肝癌组织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其它组织。抗体HscFv 4-16对肝癌的特异性强,能够开发成治疗肝癌的各种药物和相关试剂。

    一种可动态监测多项生理参数的胃肠造瘘管的外固定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6896591U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20053556.6

    申请日:2017-01-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动态监测多项生理参数的胃肠造瘘管的外固定装置,包括依次首尾连接的本体部、弹性部和调节部,其中,调节部的尾端与本体部的首端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本体部上设置有带电池的电子监测元器件,用于动态监测实施胃肠造瘘管手术后患者的多项生理参数,本体部上还固定有两个C形卡扣,用于夹住外露患者体外的胃肠造瘘管;由于采用了电子监测元器件和两个C形卡扣,后者与患者的胃内垫片形成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个固定点,使得胃肠造瘘管得到多点固定,不易滑脱,利于手术伤口愈合,减少了患者再次手术的几率,减轻了患者的护理工作,同时前者还实现了手术后患者生理状态的连续动态监测,并能及时有效地反馈给医生和家属。

    一种胃肠造瘘管的扣带式外固定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0277943U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20296703.1

    申请日:2019-03-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胃肠造瘘管的扣带式外固定装置,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装夹块和第二装夹块,其正面各设有一C形卡扣,其背面均设有一卡勾;其中一个还设有带电池的电子监测元器件,用于动态监测患者实施胃肠造瘘管手术后的多项生理参数;由于采用了电子监测元器件和两个独立的装夹块,后者与患者的胃内垫片形成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个固定点,使得胃肠造瘘管得到了多点固定,不易滑脱,利于手术伤口愈合;在患者剧烈活动时胸部没有紧箍感,注食也方便,将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降至了最低,更适用于希望日常生活不受影响的病人;同时前者还实现了手术后患者生理状态的连续动态监测,并能及时有效地反馈给医生和家属,便于辨识患者的疾病状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