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588035C
公开(公告)日:2010-02-03
申请号:CN200510106969.8
申请日:2005-09-27
Applicant: 本多通信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R9/05 , H01R13/63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2/598 , H01R12/592 , H01R12/775 , H01R13/6275 , H01R13/6582
Abstract: 一种电缆连接器,具有与同轴电缆的芯线连接的触点、保持该触点的绝缘部件以及导通该同轴电缆的屏蔽用外部导体的同时从上下围绕该绝缘部件的金属制的大致平板状的上壳体和下壳体,为了对应电机的薄型化、防止屏蔽用壳体的膨胀,在该下壳体的两侧壁部设置通过嵌合该电缆连接器的基板侧连接器的壳体的嵌合用突起部的按压,在与同轴电缆的轴芯方向直交的同时与下壳体的平板面平行的方向上可变形的卡合锁定部,该上壳体不与基板侧连接器的壳体卡合,并且不受到该卡合锁定部的按压变形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449077A
公开(公告)日:2003-10-15
申请号:CN03108528.8
申请日:2003-03-28
Applicant: 本多通信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R24/02 , H01R13/633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提高高频波接地能力和可防止接触件移动的同轴连接器。而且,所提供的同轴连接器在提高电路板安装强度的同时,可防止接地衬垫从电路板上剥落和信号终端从接地衬垫上剥落;而且,稳定了与相应连接器的接触定位。而且,所提供的脱开装置在脱开时不会使信号终端变形等。同轴连接器1包括至少三个形成于壳体11上的接地终端20、21,其位于所述壳体的中心为圆心的圆周上或圆周附近,接地终端21比信号终端15更向外伸出。而且,当凸起14形成于接触件13的底表面上时,脱开装置所钩住的钩部20a形成于壳体11上。脱开装置具有手柄43和两叉的压紧部分41,并且手柄43的中部有凸起部分47。
-
公开(公告)号:CN1758492A
公开(公告)日:2006-04-12
申请号:CN200510106970.0
申请日:2005-09-27
Applicant: 本多通信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R13/648 , H01R13/652 , H01R13/46 , H01R9/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2/592 , H01R9/0524 , H01R12/598 , H01R12/774 , H01R13/5804 , H01R13/6593
Abstract: 一种电缆连接器,由与同轴电缆的芯线连接的触点、保持该触点的绝缘部件、软焊有该同轴电缆的屏蔽用外部导体的同时被横架在该同轴电缆上的平板状的接地棒以及通过从上下围绕该绝缘部件被固定在该绝缘部件上的大致平板状的金属制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构成,该接地棒与该上壳体和下壳体电导通,为了防止该接地棒向沿着该同轴电缆的芯线方向的方向后退,在该上壳体和下壳体的至少一方的平板状部上设置与该接地棒的后端面接触的支撑机构。
-
公开(公告)号:CN1767266A
公开(公告)日:2006-05-03
申请号:CN200510106969.8
申请日:2005-09-27
Applicant: 本多通信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R9/05 , H01R13/63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2/598 , H01R12/592 , H01R12/775 , H01R13/6275 , H01R13/6582
Abstract: 一种电缆连接器,具有与同轴电缆的芯线连接的触点、保持该触点的绝缘部件以及导通该同轴电缆的屏蔽用外部导体的同时从上下围绕该绝缘部件的金属制的大致平板状的上壳体和下壳体,为了对应电机的薄型化、防止屏蔽用壳体的膨胀,在该下壳体的两侧壁部设置通过嵌合该电缆连接器的基板侧连接器的壳体的嵌合用突起部的按压,在与同轴电缆的轴芯方向直交的同时与下壳体的平板面平行的方向上可变形的卡合锁定部,该上壳体不与基板侧连接器的壳体卡合,并且不受到该卡合锁定部的按压变形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958478B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010185548.X
申请日:2010-05-19
Applicant: 本多通信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渡边慎司
Abstract: 本发明的电连接器上的触点的接触构造,能提高电连接的可靠性,并提高生产率。固定在插座式连接器上且并排设置的雌触点,及固定在与该插座式连接器嵌合的插头式连接器上的与该雌触点对应的位置且并排设置的雄触点,其中一方的触点的接触部,从该触点的纵向上的触点基部一体地得到支撑,而且向该触点的板厚方向弯曲并向接触侧呈凸状地形成,并且,在该接触部的接触侧表面形成十字形、X形或V形交叉的第一凹部及第二凹部,从而构成所述接触构造;其中,上述交叉的第一凹部及第二凹部分别形成不同的深度。
-
公开(公告)号:CN101958478A
公开(公告)日:2011-01-26
申请号:CN201010185548.X
申请日:2010-05-19
Applicant: 本多通信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渡边慎司
Abstract: 本发明的电连接器上的触点的接触构造,能提高电连接的可靠性,并提高生产率。固定在插座式连接器上且并排设置的雌触点,及固定在与该插座式连接器嵌合的插头式连接器上的与该雌触点对应的位置且并排设置的雄触点,其中一方的触点的接触部,从该触点的纵向上的触点基部一体地得到支撑,而且向该触点的板厚方向弯曲并向接触侧呈凸状地形成,并且,在该接触部的接触侧表面形成十字形、X形或V形交叉的第一凹部及第二凹部,从而构成所述接触构造;其中,上述交叉的第一凹部及第二凹部分别形成不同的深度。
-
公开(公告)号:CN100524967C
公开(公告)日:2009-08-05
申请号:CN200510106970.0
申请日:2005-09-27
Applicant: 本多通信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R13/648 , H01R13/652 , H01R13/46 , H01R9/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2/592 , H01R9/0524 , H01R12/598 , H01R12/774 , H01R13/5804 , H01R13/6593
Abstract: 一种电缆连接器,由与同轴电缆的芯线连接的触点、保持该触点的绝缘部件、软焊有该同轴电缆的屏蔽用外部导体的同时被横架在该同轴电缆上的平板状的接地棒以及通过从上下围绕该绝缘部件被固定在该绝缘部件上的大致平板状的金属制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构成,该接地棒与该上壳体和下壳体电导通,为了防止该接地棒向沿着该同轴电缆的芯线方向的方向后退,在该上壳体和下壳体的至少一方的平板状部上设置与该接地棒的后端面接触的支撑机构。
-
公开(公告)号:CN1240165C
公开(公告)日:2006-02-01
申请号:CN03108528.8
申请日:2003-03-28
Applicant: 本多通信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R24/02 , H01R13/633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提高高频波接地能力和可防止接触件移动的同轴连接器。而且,所提供的同轴连接器在提高电路板安装强度的同时,可防止接地衬垫从电路板上剥落和信号终端从接地衬垫上剥落;而且,稳定了与相应连接器的接触定位。而且,所提供的脱开装置在脱开时不会使信号终端变形等。同轴连接器(1)包括至少三个形成于壳体(11)上的接地终端(20、21),其位于所述壳体的中心为圆心的圆周上或圆周附近,接地终端(21)比信号终端(15)更向外伸出。而且,当凸起(14)形成于接触件(13)的底表面上时,脱开装置所钩住的钩部(20a)形成于壳体(11)上。脱开装置具有手柄(43)和两叉的压紧部分(41),并且手柄(43)的中部有凸起部分(47)。
-
公开(公告)号:CN3284273D
公开(公告)日:2003-03-26
申请号:CN02331556.3
申请日:2002-08-30
Applicant: 本多通信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省略后视图。
-
公开(公告)号:CN3484158D
公开(公告)日:2005-11-02
申请号:CN200530008467.2
申请日:2005-03-18
Applicant: 本多通信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左视图与右视图对称,故省略左视图。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