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865918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111680283.5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今井信幸
Abstract: 电力转换装置维持外部电源和电池的绝缘状态的同时,保证安全性,并且通过外部电源对电池进行充电。电力转换装置(1)具备:马达(40),其包括第一线圈组(41)和与第一线圈组(41)磁耦合并且电绝缘的第二线圈组(42);电池(3);第一逆变器(10),其输入侧与电池(3)连接,输出侧与第一线圈组(41)连接;以及第二逆变器(20),其输入侧以与第一逆变器(10)并联的方式与电池(3)连接,输出侧与第二线圈组(42)连接。第二逆变器(20)经由开闭器(5)而与电池(3)和第一逆变器(10)连接。在开闭器(5)与第二逆变器(20)之间设置有能够与外部电源连接的外部电源连接部(8)。
-
公开(公告)号:CN1829044A
公开(公告)日:2006-09-06
申请号:CN200610054944.2
申请日:2006-02-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沿着轴线方向顺次叠合连接定子环(11)、(12)、(13),使得配置成于轴线(P)同轴。沿着周向顺次排列设定各爪状诱导极(22)、(24)、(26)。在A相后轭(21)的轴向端面与B相后轭(23)的另一方的轴向端面相接触时,通过在轴线方向相隔规定间隔而配置的各爪状诱导极(22)、(24)的基端部彼此,从轴线方向的两侧夹住α相环状绕组(14)而将其固定。在B相后轭(23)的一方的轴向端面与D相后轭(25)的轴向端面相接触时,通过在轴线方向相隔规定间隔而配置的各爪状诱导极(242)、(26)的基端部彼此,从轴线方向的两侧夹住β相环状绕组(15)而将其固定。
-
公开(公告)号:CN100508331C
公开(公告)日:2009-07-01
申请号:CN200610054944.2
申请日:2006-02-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沿着轴线方向顺次叠合连接定子环(11)、(12)、(13),使得配置成于轴线(P)同轴。沿着周向顺次排列设定各爪状诱导极(22)、(24)、(26)。在A相后轭(21)的轴向端面与B相后轭(23)的另一方的轴向端面相接触时,通过在轴线方向相隔规定间隔而配置的各爪状诱导极(22)、(24)的基端部彼此,从轴线方向的两侧夹住α相环状绕组(14)而将其固定。在B相后轭(23)的一方的轴向端面与D相后轭(25)的轴向端面相接触时,通过在轴线方向相隔规定间隔而配置的各爪状诱导极(242)、(26)的基端部彼此,从轴线方向的两侧夹住β相环状绕组(15)而将其固定。
-
公开(公告)号:CN1972079B
公开(公告)日:2011-11-09
申请号:CN200610160416.5
申请日:2006-11-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在此定子中,第一和第二U-相环状绕组以及第一和第二W-相环状绕组是短节距波形绕组,并且,环状绕组设置在其内的U-相和V-相之间的槽以及环状绕组设置在其内的V-相和W-相之间的槽在圆周方向上的宽度,被设定为环状绕组设置在其内的W-相和U-相之间的槽在圆周方向上的宽度的值的1/2。环状绕组的第一绕组匝数与环状绕组的第二绕组匝数的比被设定成,当已经增加通过环状绕组感应的电压或者已经增加通过在槽内的环状绕组感应的电压时,通过相加获得的感应电压的相位差是120电度。
-
公开(公告)号:CN100444500C
公开(公告)日:2008-12-17
申请号:CN200480026733.7
申请日:2004-09-1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2K1/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1/145 , H02K16/04 , H02K2201/06
Abstract: 在轴线方向交替配置2m个定子环,其中,m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在实施例中m=2),每个定子环都形成有多个齿(31b~34b)和将各齿彼此连接起来的返回路径,在2m个定子环之间形成有2m-1个槽(41、42、43),将收纳在各槽(41、42、43)内的绕组(36、37、38)中的、相距m的槽(41、42、43)内的绕组(36、37、38)串联连接成励磁方向相反,使通过各定子环的齿(31b~34b)的磁通的相位分别错开360°/2m,因此能够废除无益于转矩的绕组部分(过渡部分),并由于通过返回路径(31a~34a)共用各相的磁路,因此能够获得薄型且高输出的凸极式电动机,并且由于构成波形绕组电动机的磁回路,因此与凸极集中绕组电动机相比,能够增加输出转矩。
-
公开(公告)号:CN1972079A
公开(公告)日:2007-05-30
申请号:CN200610160416.5
申请日:2006-11-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在此定子中,第一和第二U-相环状绕组以及第一和第二W-相环状绕组是短节距波形绕组,并且,环状绕组设置在其内的U-相和V-相之间的槽以及环状绕组设置在其内的V-相和W-相之间的槽在圆周方向上的宽度,被设定为环状绕组设置在其内的W-相和U-相之间的槽在圆周方向上的宽度的值的1/2。环状绕组的第一绕组匝数与环状绕组的第二绕组匝数的比被设定成,当已经增加通过环状绕组感应的电压或者已经增加通过在槽内的环状绕组感应的电压时,通过相加获得的感应电压的相位差是120电度。
-
公开(公告)号:CN1853329A
公开(公告)日:2006-10-25
申请号:CN200480026733.7
申请日:2004-09-1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2K1/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1/145 , H02K16/04 , H02K2201/06
Abstract: 在轴线方向交替配置2m个齿(31b~34b)和2m-1个槽(41、42、43),其中,m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在实施例中m=2),将收纳在各槽(41、42、43)内的绕组(36、37、38)中的、相距m的槽(41、42、43)内的绕组(36、37、38)串联连接成励磁方向相反,使通过各齿(31b~34b)的磁通的相位分别错开360°/2m,因此能够废除无益于转矩的绕组部分(过渡部分),并由于通过返回路径(31a~34a)共用各相的磁路,因此能够获得薄型且高输出的凸极式电动机,并且由于构成波形绕组电动机的磁回路,因此与凸极集中绕组电动机相比,能够增加输出转矩。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