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410560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110280249.2
申请日:2021-03-1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横山明男
IPC: H01M50/24 , H01M50/249 , H01M50/258 , H01M50/209
Abstract: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车辆驱动用蓄电池装置,其确保对于浸水的安全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车辆驱动用蓄电池装置1,具备:蓄电池模组7,其由多个蓄电池单体构成;第一蓄电池盒2,其收容蓄电池模组7;及,第二蓄电池盒5,其被收容于第一蓄电池盒2内,且收容蓄电池模组7。优选为还具备构架4,所述构架4被设置于第一蓄电池盒2的内侧,蓄电池模组7被固定于构架4上,第二蓄电池盒5被配置于蓄电池模组7与构架4之间、及蓄电池模组7与第一蓄电池盒2的底面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19897573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1491810.1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摩擦搅拌接合的终端部的接合强度的摩擦搅拌接合方法、以及通过摩擦搅拌接合方法接合的蓄电池组。一种摩擦搅拌接合方法,将金属部件(M1、M2)重合,通过使接合工具(10)移动从而将金属部件(M1、M2)彼此接合,其中,该摩擦搅拌接合方法包括:终端部形成工序,在作为接合工具(10)的移动轨迹的接合线(20)的终端部形成闭合空间;以及拉出工序,将接合工具(10)移动至闭合空间的内侧,将接合工具(10)从金属部件(M1、M2)拉出。
-
公开(公告)号:CN118693442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217990.8
申请日:2024-02-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50/249 , H01M50/244 , H01M50/258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56
Abstract: 具有稳定的接合品质的蓄电池壳体和其制造方法。蓄电池壳体通过将壳体部件(11)、(12)彼此在对接面X处接合,并使用盖板(20)覆盖而形成。壳体部件具有:第一凸部(14),其沿着制冷剂流路(30)的流动方向无台阶地连续且平坦地延伸;第二凸部(15),其在对接面的位置处,在与流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无台阶地连续且平坦地延伸;以及凹部(16)。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在交叉的位置处无台阶地平坦地交叉。盖板具有沿着流动方向无台阶地平坦地延伸的凸部(21)和凹部(22)。制冷剂流路通过接合第一凸部和凸部而形成,并包括第一空间(31),其在凹部与凹部之间形成、以及第二空间(32),其在第二凸部与凹部之间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13410560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280249.2
申请日:2021-03-1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横山明男
IPC: H01M50/24 , H01M50/249 , H01M50/258 , H01M50/209
Abstract: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车辆驱动用蓄电池装置,其确保对于浸水的安全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车辆驱动用蓄电池装置1,具备:蓄电池模组7,其由多个蓄电池单体构成;第一蓄电池盒2,其收容蓄电池模组7;及,第二蓄电池盒5,其被收容于第一蓄电池盒2内,且收容蓄电池模组7。优选为还具备构架4,所述构架4被设置于第一蓄电池盒2的内侧,蓄电池模组7被固定于构架4上,第二蓄电池盒5被配置于蓄电池模组7与构架4之间、及蓄电池模组7与第一蓄电池盒2的底面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217655996U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20357762.7
申请日:2022-02-2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横山明男
IPC: H01M50/244 , H01M50/249 , H01M10/613 , H01M10/6556 , H01M10/656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蓄电池组1,其可以降低在电动车100受到来自侧方的外力F时施加在蓄电池模组2上的载荷。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一种蓄电池组1,搭载在电动车100上,所述蓄电池组1具备:蓄电池模组2,包括多个单体;及,蓄电池壳体3,收容蓄电池模组2;在蓄电池壳体3中,其底部20与侧部10分别独立构成,蓄电池壳体3的底部20具有:冷却部22,位于多个蓄电池模组2的下方,在内部具有供冷却液7流通的中空部8;结合部21,与蓄电池壳体3的侧部10结合,位于比冷却部22更靠上方的位置;及,阶梯部23,连接冷却部22与结合部2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