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600054A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2010099299.6
申请日:2020-02-1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241 , H01M8/2475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燃料电池堆。燃料电池堆(10)具备:层叠体(14),其层叠具有隔板(30)的多个发电单电池(12);以及在层叠体(14)的层叠方向的两端设置的一对端板(24a、24b)。另外,燃料电池堆(10)具有支撑杆(70),该支撑杆(70)在一对端板(24a、24b)之间沿着层叠方向延伸,并且能够与隔板(30)的外周(33、35)卡合。支撑杆(70)的宽度从延伸方向的一端部(70a)、另一端部(70b)朝向中央部(70c)而逐渐缩窄。
-
公开(公告)号:CN114597465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111511370.8
申请日:2021-12-0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2475 , H01M8/2465 , H01M8/24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堆。燃料电池堆(10)具备:单电池层叠体(14),其是多个发电单电池(12)层叠而构成的,所述发电单电池是由隔板(26)夹持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28)而形成的;以及堆壳体(16),其收容单电池层叠体(14)。
-
公开(公告)号:CN111799493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010260231.1
申请日:2020-04-0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2465 , H01M8/241 , H01M8/2457 , H01M8/2475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燃料电池系统。在燃料电池系统(10)中,将发电单电池(18)的层叠体(20)收纳的堆壳体(22)、辅助设备壳体(26)被分隔壁(118)划分开。在层叠体(20)的连通孔中至少在最上部配设的至少一个端部连通孔(44)的外周,在层叠体(20)的外周缘部(20a)侧设置邻接外周部(44b)。分隔壁(118)具有相向部(120),相向部(120)与如下区域相向,该区域为邻接外周部(44b)与堆壳体(22)之间的区域且为比外周缘部(20a)靠外侧的区域。将堆壳体(22)与辅助设备壳体(26)的内部连通的换气连通口(122)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相向部(120),换气连通口(122)为沿着邻接外周部(44b)的弯曲形状。
-
公开(公告)号:CN111600054B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010099299.6
申请日:2020-02-1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241 , H01M8/2475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燃料电池堆。燃料电池堆(10)具备:层叠体(14),其层叠具有隔板(30)的多个发电单电池(12);以及在层叠体(14)的层叠方向的两端设置的一对端板(24a、24b)。另外,燃料电池堆(10)具有支撑杆(70),该支撑杆(70)在一对端板(24a、24b)之间沿着层叠方向延伸,并且能够与隔板(30)的外周(33、35)卡合。支撑杆(70)的宽度从延伸方向的一端部(70a)、另一端部(70b)朝向中央部(70c)而逐渐缩窄。
-
公开(公告)号:CN114597465A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111511370.8
申请日:2021-12-0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2475 , H01M8/2465 , H01M8/24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堆。燃料电池堆(10)具备:单电池层叠体(14),其是多个发电单电池(12)层叠而构成的,所述发电单电池是由隔板(26)夹持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28)而形成的;以及堆壳体(16),其收容单电池层叠体(14)。
-
公开(公告)号:CN111799493A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2010260231.1
申请日:2020-04-0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2465 , H01M8/241 , H01M8/2457 , H01M8/2475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燃料电池系统。在燃料电池系统(10)中,将发电单电池(18)的层叠体(20)收纳的堆壳体(22)、辅助设备壳体(26)被分隔壁(118)划分开。在层叠体(20)的连通孔中至少在最上部配设的至少一个端部连通孔(44)的外周,在层叠体(20)的外周缘部(20a)侧设置邻接外周部(44b)。分隔壁(118)具有相向部(120),相向部(120)与如下区域相向,该区域为邻接外周部(44b)与堆壳体(22)之间的区域且为比外周缘部(20a)靠外侧的区域。将堆壳体(22)与辅助设备壳体(26)的内部连通的换气连通口(122)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相向部(120),换气连通口(122)为沿着邻接外周部(44b)的弯曲形状。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