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76626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799586.6
申请日:2024-06-20
Applicant: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Q21/06 , H01Q15/02 , H01Q15/14 , H01Q19/06 , H01Q19/10 , H01Q15/00 , H01Q3/34 , H01Q21/00 , H01Q1/50 , H01Q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向波束调节圆极化OAM波的透射阵列天线,包括透射阵列板、金属反射板、若干根尼龙柱和层叠圆极化贴片馈源;所述透射阵列板置于金属反射板上方,将尼龙支柱分布在透射阵列板和金属反射板的四周进行固定,支撑透射阵列板和金属反射板的位置摆放;层叠圆极化贴片馈源位于金属反射板几何中心。本发明具有超低剖面、体积小、平面化结构等优点,易于加工和安装,且采用印刷电路工艺制作,加工制作成本降低,利于推广至工程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610778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722782.3
申请日:2024-06-05
Applicant: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二三维混合结构的可重构吸波频率选择结构。本发明利用二三维结构融合设计的方式,拓宽了吸波带与传输带性能,并通过加载二极管的方式,实现了结构通带的开关特性,使得结构在带外具有高效隐身性能的同时,还保证了通带的高效隐身特性,极大提升了后级设施的安全性。本发明利用底层的二维宽带频率选择单元的结构特殊性实现了通带开通时的高滚降特性以及通带关断时的宽频反射特性。本发明结合二维、三维结构各自的优点,具有宽带吸波、高滚降系数的宽带传输特性。该结构二极管使用数量少,结构简单,原理清晰,易于加工,设计成本低,具有非常大的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470267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633891.3
申请日:2023-05-31
Applicant: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小型化宽带高增益毫米波腔馈平面滤波天线。本发明通过激励高阶腔模实现所需性能,再利用半腔技术缩减尺寸。两个长缝隙位于电场最强位置,并用腔体C的长边通孔壁封堵,从而激励half‑TE120模式;腔体C内设置一对金属化通孔VT,将腔体C分成左右两个半腔,两个半腔同时激励起half‑TE110模式;左右两个half‑TE110模式相位相反,由长缝隙SR产生的辐射发生抵消,从而在低频引入辐射零点。本发明天线辐射性能优异且具备额外的滤波特性。滤波特性的实现既不依赖于额外的滤波电路,也不需要加载寄生滤波结构,因此具备低损耗特性。本发明用简单小巧的平面天线结构实现宽带、高增益和高频率选择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809518B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110908056.7
申请日:2021-08-09
Applicant: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高隔离度的微波与毫米波大频比共口径天线。本发明天线包括4×4基片集成波导背腔缝隙阵列C、基片集成波导功分馈电网络N、低频滤波馈电网络L。本发明将毫米波天线阵列与微波天线一体化设计,利用同一个辐射结构来辐射毫米波和微波信号,其孔径利用率高,实现了共口径天线的小型化。本发明充分利用基片集成波导结构的高通特性,同时引入两个微带滤波结构,且两个天线的极化方向相互垂直,在微波和毫米波两个工作频段内,均获得了较高的端口隔离度。大频比共口径天线的设计一般比较复杂,与传统结构相比,本发明的拓扑结构比较简单,所以加工成本更低,更容易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12332087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1179113.4
申请日:2020-10-29
Applicant: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超表面结构的差分馈电圆极化滤波天线。本发明包括辐射结构和馈电结构两个组成部分:天线顶层的辐射结构是由周期性分布的超表面结构单元组成的超表面结构,在每个超表面结构单元的对角线上加载两个接地金属通孔;天线底层的馈电结构是由微带耦合线和U形槽线构成的滤波巴伦差分馈电结构。本发明圆极化滤波天线通带内的增益比较稳定,带外抑制明显,增益的频率选择性较好,实现了较好的滤波性能。此外,阻抗带宽和轴比带宽可以分开独立调节,使轴比频率更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9904609A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910027331.7
申请日:2019-01-11
Applicant: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宽带圆极化滤波天线。传统的圆极化滤波微带天线一般将圆极化特性和滤波特性分开在两个结构上实现——在辐射贴片上实现圆极化特性,在馈电结构上实现滤波特性,此类天线增加了天线结构的复杂性。本发明利用在辐射贴片上直接开槽的方式,成功在辐射贴片上同时实现了圆极化特性和滤波特性,大大降低了结构复杂度。此外本发明在下层辐射贴片上加载寄生贴片的双层结构不仅展宽了S参数,还使得圆极化带宽得到了进一步扩展,使得该天线满足了5G通信的频带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922073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163271.5
申请日:2021-09-30
Applicant: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紧凑型高增益单馈毫米波背腔贴片滤波天线。本发明天线具体是在单个基片集成波导腔体中进行了天线和滤波器的一体化设计,通过耦合缝隙对谐振腔进行馈电,将具有低损耗特点的介质集成波导技术和谐振腔的高阶模相结合,用一个简单的馈电网络实现了紧凑的低剖面滤波天线子阵。由于不含额外的滤波电路,本发明解决了介质集成波导相对于微带线尺寸较大所引起的基于介质集成波导技术的滤波天线的馈电结构过于冗杂的问题。此外该设计不仅在引入滤波特性的同时保持了尺寸的紧凑还避免了不必要的插入损耗。由于馈电结构的简单可方便地用于大型阵列的构建。总之,本发明的天线具备结构紧凑,低剖面,高选择性,高增益和宽工作带宽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682309B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010474218.6
申请日:2020-05-29
Applicant: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Q1/38 , H01Q1/50 , H01Q5/307 , H01Q5/50 , H01Q13/10 , H01Q15/24 , H01P3/18 , H01P3/12 , H01P1/2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单层单馈背腔圆极化滤波天线。近年来,背腔滤波天线的设计多为多层或者单层多腔结构,虽然能实现较好的滤波特性,但是其复杂的结构阻碍了滤波天线结构紧凑这一优势的进一步扩大。本发明在单层单个基片集成波导腔体中进行了天线和滤波器的一体化设计,利用谐振腔的TM110、TM210、TM220模引入了三个紧挨工作频带的增益零点,获得了优异的选择性。此外,TM120、TM210和TM10、TM01模的共同作用使本发明的圆极化天线获得了较宽的轴比带宽。总之,本发明的天线具备较好的滤波特性、较宽的带宽、较高的增益,且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作。
-
公开(公告)号:CN118712759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879575.9
申请日:2024-07-02
Applicant: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Q15/14 , H01Q19/10 , H01Q13/02 , H01Q15/24 , H01Q3/34 , H01Q21/06 , H01Q1/00 , H01Q21/00 , H01Q1/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线极化独立控制的单层宽带反射阵列天线。本发明通过旋转喇叭天线相对于平面反射阵列0°和90°,实现反射阵列天线的x极化工作状态和y极化工作状态;平面反射阵列包括多个反射单元,每个反射单元包括介质层、金属反射层和金属背板层;金属反射层包括金属环、十字形金属贴片。本发明通过单自由度实现反射单元两个方向的独立反射响应,依靠旋转馈源喇叭天线来改变阵列天线的极化工作状态。本发明采用单层结构且无空气间隔,实现了低剖面、轻量化、制造简单和低成本,且采用连续相位可调方式,首次提出双线极化独立的连续相位可调的单层宽带反射阵天线,在保证高口径效率和宽带的前提实现轻量化的单层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7410723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480044.4
申请日:2023-11-08
Applicant: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极化独立可控的有源频率选择吸波体,利用直流偏置电路控制二极管实现通带的开关,分别实现带通吸波频率选择结构和宽带微波吸波体两种滤波响应特性。另外,利用直流偏置电路的分压特性产生电压差,实现两个极化方向上的二极管的不同通断状态,从而实现对两个极化的电磁波的独立调控。这种结构极为简单,原理清晰,易于加工,设计成本低,具有非常大的应用潜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