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发生装置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393533B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310365290.5

    申请日:2011-12-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将构成部件设置在较小的空间内的紧凑型雾发生装置(1)。在雾发生装置(1)的壳体(4)内收容有沸腾室(40)、和对送到该沸腾室(40)中的液体进行加热的加热器(H)。加热器(H)以加热器(H)的内侧面(Sf1)与沸腾室(40)对置、且加热器(H)的外侧面(Sf2)与壳体(4)的内表面(4a)对置的形式配置在壳体(4)内的靠外侧的位置上。

    雾发生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552018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110417635.8

    申请日:2011-12-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将构成部件设置在较小的空间内的紧凑型雾发生装置(1)。在雾发生装置(1)的壳体(4)内收容有沸腾室(40)、和对送到该沸腾室(40)中的液体进行加热的加热器(H)。加热器(H)以加热器(H)的内侧面(Sf1)与沸腾室(40)对置、且加热器(H)的外侧面(Sf2)与壳体(4)的内表面(4a)对置的形式配置在壳体(4)内的靠外侧的位置上。

    雾发生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393533A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310365290.5

    申请日:2011-12-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将构成部件设置在较小的空间内的紧凑型雾发生装置(1)。在雾发生装置(1)的壳体(4)内收容有沸腾室(40)、和对送到该沸腾室(40)中的液体进行加热的加热器(H)。加热器(H)以加热器(H)的内侧面(Sf1)与沸腾室(40)对置、且加热器(H)的外侧面(Sf2)与壳体(4)的内表面(4a)对置的形式配置在壳体(4)内的靠外侧的位置上。

    美容装置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927218B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申请号:CN201010213220.4

    申请日:2010-06-22

    Inventor: 山口信太郎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进行离子释放方向的变更、并且能够高效率地进行离子的释放的美容装置。离子发生装置(20)、送风装置(30)、送风通路(31a、31b、31c)及释放口(4a)一体地构成为离子释放单元(10),该单元(10)能够移动地支撑在美容装置(1)的机壳(3)内。即,做成了在离子释放方向的变更时离子释放单元(10)整体能够移动的结构。

    喷雾发生装置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700206B8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0910152261.4

    申请日:2009-07-07

    Abstract: 一种喷雾发生装置(11),其包括生成加热的大直径液滴喷雾的大直径液滴喷雾发生单元(20)以及生成小直径液滴喷雾的小直径液滴喷雾发生单元(42)。气流通过主气流通道(33)。次气流通道(43)从所述主气流通道(33)分出。分支部(43a、40)将所述次气流通道(43)从所述主气流通道(33)分出,并且降低所述次气流通道(43)中的气流流量。大直径液滴喷雾喷射单元(13,35)喷射出大直径液滴喷雾。小直径液滴喷雾喷射单元喷射小直径液滴喷雾。大直径液滴喷雾喷射单元(13,35)设置在分支部(43a,40)的下游,并且小直径液滴喷雾喷射单元(14,42,49)设置在所述次气流通道(43)的下游。

    雾发生装置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552018B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110417635.8

    申请日:2011-12-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将构成部件设置在较小的空间内的紧凑型雾发生装置(1)。在雾发生装置(1)的壳体(4)内收容有沸腾室(40)、和对送到该沸腾室(40)中的液体进行加热的加热器(H)。加热器(H)以加热器(H)的内侧面(Sf1)与沸腾室(40)对置、且加热器(H)的外侧面(Sf2)与壳体(4)的内表面(4a)对置的形式配置在壳体(4)内的靠外侧的位置上。

    喷雾发生装置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700206B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0910152261.4

    申请日:2009-07-07

    Abstract: 一种喷雾发生装置(11),其包括生成加热的大直径液滴喷雾的大直径液滴喷雾发生单元(20)以及生成小直径液滴喷雾的小直径液滴喷雾发生单元(42)。气流通过主气流通道(33)。次气流通道(43)从所述主气流通道(33)分出。分支部(43a、40)将所述次气流通道(43)从所述主气流通道(33)分出,并且降低所述次气流通道(43)中的气流流量。大直径液滴喷雾喷射单元(13,35)喷射出大直径液滴喷雾。小直径液滴喷雾喷射单元喷射小直径液滴喷雾。大直径液滴喷雾喷射单元(13,35)设置在分支部(43a,40)的下游,并且小直径液滴喷雾喷射单元(14,42,49)设置在所述次气流通道(43)的下游。

    熨斗装置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023262U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420430516.5

    申请日:2014-07-31

    Abstract: 一种熨斗装置,其具有熨斗和用于载置熨斗的底座。熨斗具有:加热部,其具有熨烫面;隔热部,其设置在加热部的上表面侧;壳体,其配设在隔热部的上方。底座具有:载置部,其以熨斗的熨烫面朝下的方式载置熨斗;保持装置,其用于将熨斗保持为载置在载置部的状态;手柄,其转动自如地设置在底座上。保持装置构成为:具有能够在底座上自由运动的用于保持熨斗的保持部,并且与手柄的向搬运位置的动作连动地利用保持部对载置在载置部的熨斗的处于载置部附近的部分进行保持。利用该结构,能够维持将熨斗保持在载置部的状态,防止搬运时熨斗的摆动,并且能够安全且容易地将刚使用后的被加热到高温的熨斗保持于载置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