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433425C
公开(公告)日:2008-11-12
申请号:CN200580001436.1
申请日:2005-02-0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61 , H01M4/13 , H01M4/131 , H01M4/133 , H01M4/667 , H01M10/052 , H01M2300/004
Abstract: 本发明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包含可逆地吸藏锂离子的正极(13)、和非水电解液。正极(13)包含活性物质层(13b)和支撑活性物质层(13b)的片状的集电体(13a)。集电体(13a)含有铝和铝以外的至少1种元素。通过使构成集电体(13a)的元素的比例在集电体(13a)的厚度方向平均化而得到的平均组成,与液相线温度为630℃或以下的合金的组成相等。根据本发明,能够抑制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的内部短路导致的发热。
-
公开(公告)号:CN1906782A
公开(公告)日:2007-01-31
申请号:CN200580001436.1
申请日:2005-02-0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61 , H01M4/13 , H01M4/131 , H01M4/133 , H01M4/667 , H01M10/052 , H01M2300/004
Abstract: 本发明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包含可逆地吸藏锂离子的正极(13)和非水电解液。正极(13)包含活性物质层(13b)和支撑活性物质层(13b)的片状的集电体(13a)。集电体(13a)含有铝和铝以外的至少1种元素。通过使构成集电体(13a)的元素的比例在集电体(13a)的厚度方向平均化而得到的平均组成,与液相线温度为630℃或以下的合金的组成相等。根据本发明,能够抑制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的内部短路导致的发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