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包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356483B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180001439.0

    申请日:2011-03-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022 H01M10/6555

    Abstract: 电池包具备多个电池、容纳多个电池的壳体、以及将多个电池相互隔离的至少1个隔板。至少1个隔板包含金属网眼体、以及配置在金属网眼体的两面的隔热层。隔热层包含在110℃以上且小于200℃的温度下能发泡的发泡材料,通过所述发泡材料的发泡,隔热层的厚度增大。由此,即使容纳在电池包内的电池的任一个异常发热,也能够有效地抑制向其他电池的热传导。

    电池组件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187493B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080003017.2

    申请日:2010-06-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094 H01M2/105

    Abstract: 电池组件具有:多个二次电池、收纳多个二次电池的壳体、和将多个二次电池相互隔离的至少一个绝热层。至少一个绝热层含有能在110℃以上、200℃不到的第1规定温度发泡的发泡材料,通过发泡材料的发泡在绝热层内产生气泡,从而增大绝热层的厚度。由此,可以提供一种在电池异常发热时具有较高的绝热效果、且安全性优异的电池组件。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246956B

    公开(公告)日:2010-11-24

    申请号:CN200810009753.3

    申请日:2008-02-13

    Abstract: 本发明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有下述结构:至少具备:负极,其包含在具有凸部的集电体的所述凸部上形成的柱状体,所述柱状体由n段沿所述集电体的长度方向斜立的方向交替不同的柱状体部层叠构成,其中n≥2;正极,其在正极集电体的两面上具有包含能可逆地嵌入和脱嵌锂离子的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合剂层;和隔膜,其在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之间相对向设置;并且设置在所述负极的所述柱状体的最上段的所述柱状体部的前端向卷绕时的终端方向斜立。

    锂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33417C

    公开(公告)日:2008-11-12

    申请号:CN200610004816.7

    申请日:2006-01-11

    Abstract: 一种锂二次电池具有将正极和负极卷绕而成的电极组,正极包含正极集电体和正极活性物质层,负极包含负极集电体和负极活性物质层,在正、负极的卷绕开始侧及卷绕结束侧的至少一侧的端部上分别设有没有担载正、负极活性物质的正、负极集电体的露出部,在负极上形成有包含填料和胶粘剂的耐热层,在负极的卷绕开始侧以及卷绕结束侧的至少一侧的端部与正极集电体的露出部相对置,正极在正极集电体的露出部,具有贴在与负极活性物质层的端部相对置的部分上的绝缘带。这样,通过在负极上设有耐热层,在正极集电体的露出部,在与负极活性物质层的端部相对置的部分贴上绝缘带,可高效率地提供高安全性的锂二次电池。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