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258033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168182.3
申请日:2021-02-0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和二次电池组件。二次电池组件(1)具有: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0);与电池(10)一起排列且从电池(10)沿排列方向接受载荷的弹性体(40),构成电池(10)的负极(38b)具备:负极集电体(50);形成于集电体(50)上且包含为负极活性物质的石墨颗粒的负极活性物质层(52),层(52)具有:形成于集电体(50)上的第1层(52a);形成于第1层(52a)上且压缩模量大于第1层(52a)的第2层(52b),构成电池(10)的分隔件(38d)的压缩模量小于第1层(52a),弹性体(40)的压缩模量小于分隔件(38d),第1层(52a)中所含的石墨颗粒的BET比表面积为1~2.5m2/g,第1层(52a)中包含具有1层~5层的石墨烯片的碳纳米管0.01质量%~0.4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258034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168381.4
申请日:2021-02-0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和二次电池组件。二次电池组件(1)具有: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0);与电池(10)一起排列且从电池(10)沿排列方向接受载荷的弹性体(40),构成电池(10)的负极(38b)具备:负极集电体(50);形成于集电体(50)上的负极活性物质层(52),负极活性物质层(52)具有:形成于集电体(50)上的第1层(52a);形成于第1层(52a)上且压缩模量大于第1层(52a)的第2层(52b),构成电池(10)的分隔件(38d)的压缩模量小于第1层(52a),弹性体(40)的压缩模量小于分隔件(38d),第1层(52a)中所含的石墨颗粒的BET比表面积为1~2.5m2/g,第1层(52a)中所含的Si系颗粒的含量相对于负极活性物质层(52)的总量为6质量%~13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1542783B
公开(公告)日:2011-07-06
申请号:CN200880000573.7
申请日:2008-01-23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4/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 , H01M4/139 , Y10T29/49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工序:(a)调配电极合剂浆料的工序;(b)使所述电极合剂浆料中存在的金属杂质氧化从而离子化的离子化工序;以及(c)使用所述离子化工序后的电极合剂浆料以制造电极的工序。在本发明中,在电极合剂以浆料的状态存在的阶段,使所述电极合剂中含有的金属杂质离子化,并尽可能减少杂质的量。因此,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高可靠性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同时可以尽可能地抑制由金属杂质引起的生产合格率的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526175A
公开(公告)日:2004-09-01
申请号:CN02808559.0
申请日:2002-06-1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45 , H01M2/06 , H01M2/1653 , H01M2/1686 , H01M2/30 , H01M6/10 , H01M10/05
Abstract: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由极板组、非水电解质以及容纳上述极板组和上述非水电解质的外包装壳构成,上述的极板组由正极板、负极板以及介入在上述正极板和上述负极板之间的隔层构成,上述的隔层由聚烯烃树脂构成,(1)上述隔层至少包括一个聚丙烯树脂层;(2)上述聚丙烯树脂层含有熔点在60℃以上的抗氧剂;(3)上述聚丙烯树脂层和上述正极相接。
-
公开(公告)号:CN101501884B
公开(公告)日:2012-04-04
申请号:CN200780029654.5
申请日:2007-08-0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2/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275 , B32B15/015 , H01M2/0272 , H01M2/0287
Abstract: 在Fe含量为98重量%以上的钢板(2)的表面形成Fe-Ni扩散层(3),将该Fe/Ni比率限制在0.1~2.5的范围内,以使该Fe-Ni扩散层(3)为罐内面的方式成型为规定形状尺寸的电池罐(1)。使用该电池罐(1)制作电池时,即使Ni的使用量少,也能构成可抑制过放电腐蚀且耐漏液性优异的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1542783A
公开(公告)日:2009-09-23
申请号:CN200880000573.7
申请日:2008-01-23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4/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 , H01M4/139 , Y10T29/49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工序:(a)调配电极合剂浆料的工序;(b)使所述电极合剂浆料中存在的金属杂质氧化从而离子化的离子化工序;以及(c)使用所述离子化工序后的电极合剂浆料以制造电极的工序。在本发明中,在电极合剂以浆料的状态存在的阶段,使所述电极合剂中含有的金属杂质离子化,并尽可能减少杂质的量。因此,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高可靠性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同时可以尽可能地抑制由金属杂质引起的生产合格率的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01501884A
公开(公告)日:2009-08-05
申请号:CN200780029654.5
申请日:2007-08-0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2/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275 , B32B15/015 , H01M2/0272 , H01M2/0287
Abstract: 在Fe含量为98重量%以上的钢板(2)的表面形成Fe-Ni扩散层(3),将该Fe/Ni比率限制在0.1~2.5的范围内,以使该Fe-Ni扩散层(3)为罐内面的方式成型为规定形状尺寸的电池罐(1)。使用该电池罐(1)制作电池时,即使Ni的使用量少,也能构成可抑制过放电腐蚀且耐漏液性优异的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319188C
公开(公告)日:2007-05-30
申请号:CN02808559.0
申请日:2002-06-1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45 , H01M2/06 , H01M2/1653 , H01M2/1686 , H01M2/30 , H01M6/10 , H01M10/05
Abstract: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由极板组、非水电解质以及容纳上述极板组和上述非水电解质的外包装壳构成,上述的极板组由正极板、负极板以及介入在上述正极板和上述负极板之间的隔层构成,上述的隔层由聚烯烃树脂构成,(1)上述隔层至少包括一个聚丙烯树脂层;(2)上述聚丙烯树脂层含有熔点在60℃以上的抗氧剂;(3)上述聚丙烯树脂层和上述正极相接。
-
公开(公告)号:CN110277588B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1910174787.6
申请日:2019-03-0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69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解液和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用于锂离子电池。电解液至少包含溶剂和锂盐。溶剂至少包含甲酸甲氧基甲酯。
-
公开(公告)号:CN107004891A
公开(公告)日:2017-08-01
申请号:CN201580064461.8
申请日:2015-11-2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4 , H01M10/058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87 , H01M10/0431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其包括卷绕电极组件(11),在所述卷绕电极组件中正极(13)和负极(17)以隔板(15)介于其间的状态卷绕在一起,所述正极在其宽度方向一端处具有在正极集电体上未设置正极混合物层的正极露出部(35)。所述正极露出部(35)在所述卷绕电极组件的轴向一端处相对于所述隔板和所述负极沿所述卷绕电极组件的轴向向外突出。所述负极露出部在轴向另一端处相对于所述隔板和所述正极沿所述卷绕电极组件的轴向向外突出。所述正极露出部(35)至少在所述正极的最外周部中具有缺口部(37)。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