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轿厢内的照明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276492A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410312263.6

    申请日:2014-0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6B11/023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轿厢内的照明装置,其不需要在电梯轿厢上部设置装拆用的空间,能够减少作业工序,并且能够防止带有恶意的乘客取下照明装置。在形成壁面的侧板上设置有对电梯轿厢内进行照明的光源,设置将光源和遮蔽板形成为一体的照明单元,将该照明单元设置成能够在上下方向上滑动,并且在该照明单元的与邻接的侧板对置的位置具有第一卡合部,在与照明单元邻接的侧板上设置有在照明单元位于被顶起位置时与第一卡合部卡合的第二卡合部,并且将踢脚板设置成能够装拆自如,在该踢脚板的背面侧设置有固定部,该固定部能够与照明单元的下端抵接而将照明单元保持在被顶起位置上。

    电梯的轿厢及其组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02648B

    公开(公告)日:2019-12-06

    申请号:CN201680080764.3

    申请日:2016-02-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的轿厢及其组装方法,能从轿底侧进行组装作业,并且能提高相邻的侧板间的连结部的强度。本发明的电梯的轿厢在配置于电梯地板面上的里侧左右的连结部侧板之间安装中间部侧板,包括:左右的连结部侧板和中间部侧板,该左右的连结部侧板和中间部侧板由端部从表面部经由侧部到达折返部的截面U字形的板材形成;高度方向的板,该高度方向的板固定于左右的连结部侧板的折返部并向中间部侧板一侧延伸;以及在中间部侧板的折返部和板的向中间部侧板一侧延伸的延伸部分中的一方所设置的突起部和在另一方所设置的卡合部,通过使突起部与卡合部进行卡合,从而将中间部侧板安装于左右的连结部侧板之间。

    电梯的轿厢及其组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02648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680080764.3

    申请日:2016-02-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的轿厢及其组装方法,能从轿底侧进行组装作业,并且能提高相邻的侧板间的连结部的强度。本发明的电梯的轿厢在配置于电梯地板面上的里侧左右的连结部侧板之间安装中间部侧板,包括:左右的连结部侧板和中间部侧板,该左右的连结部侧板和中间部侧板由端部从表面部经由侧部到达折返部的截面U字形的板材形成;高度方向的板,该高度方向的板固定于左右的连结部侧板的折返部并向中间部侧板一侧延伸;以及在中间部侧板的折返部和板的向中间部侧板一侧延伸的延伸部分中的一方所设置的突起部和在另一方所设置的卡合部,通过使突起部与卡合部进行卡合,从而将中间部侧板安装于左右的连结部侧板之间。

    电梯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235405A

    公开(公告)日:2017-10-10

    申请号:CN201610988780.4

    申请日:2016-11-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6B11/022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轿厢内的设计性和美观性地配置轿厢内摄像机的电梯装置。在具有轿厢内摄像机(200)的电梯装置中,轿厢内摄像机(200)包括:具有镜头的摄像机主体(9);保持摄像机主体(9)的摄像机盒(8);和相对于摄像机主体(8)配置于轿厢的内部侧的镜头罩(7),在分隔轿厢的内部和外部的分隔部件(3)设置有开口部(6),摄像机盒(8)相对于分隔部件(3)安装于外部侧,且安装于与开口部(6)相对的位置,镜头罩(7)从轿厢的内部侧固定于开口部(6)。

    电梯的平衡重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896134A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310734013.7

    申请日:2013-12-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的平衡重,使得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来防止平衡重框架因地震等而开口,从而使得能够防止平衡重片掉落。在本发明的电梯的平衡重中,在由一对纵向框架(3)、连接该纵向框架(3)上端的上部框架(4)以及连接该纵向框架(3)下端的下部框架(5)构成的平衡重框架(1)内保持有多块平衡重片(2),在该电梯的平衡重中,在纵向框架(3)的高度方向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卷绕在纵向框架(3)和平衡重片(2)的周围的绑带材料(8)。在平衡重因地震等而发生了横向晃动时,通过绑带材料(8),在纵向框架(3)的长度方向上将左右的纵向框架(3)之间的距离保持为一定,由此能够防止平衡重框架(1)发生开口,能够防止平衡重片(2)掉落。

    电梯的防护板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176575A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410204732.2

    申请日:2014-05-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增加强度且抑制运输效率的降低的电梯的防护板。防护板(15)是设置在电梯的升降通道壁上的电梯用防护板,其具有主材料(21)和增强材料(22),该主材料(21)具有板状的面,借助升降通道壁的固定用的构件(中间支架)而以使该板状的面与电梯轿厢的移动方向平行的方式固定在升降通道壁上,增强材料(22)能够以安装后不会从主材料(21)脱落的方式安装在主材料(21)上。

    电梯车厢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2539A

    公开(公告)日:1997-06-25

    申请号:CN96112767.8

    申请日:1996-10-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6B11/0273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经济的电梯车厢。这种电梯车厢不需要增加车厢平台或底部框架的尺寸就能支承吊舱,另外还可省掉撑条。车厢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直立的立柱,它们通过一在立柱上端之间的横梁和一在立柱下端之间的底部框架而连接起来,一个通过一防震件设置在底部框架上方的车厢平台,和一设置在车厢平台上的吊舱,其中,在底部框架与车厢平台之间的防震件的深度方向的安装间距是车厢平台深度的2/5至3/5。

    电梯装置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235405B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610988780.4

    申请日:2016-11-1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轿厢内的设计性和美观性地配置轿厢内摄像机的电梯装置。在具有轿厢内摄像机(200)的电梯装置中,轿厢内摄像机(200)包括:具有镜头的摄像机主体(9);保持摄像机主体(9)的摄像机盒(8);和相对于摄像机主体(8)配置于轿厢的内部侧的镜头罩(7),在分隔轿厢的内部和外部的分隔部件(3)设置有开口部(6),摄像机盒(8)相对于分隔部件(3)安装于外部侧,且安装于与开口部(6)相对的位置,镜头罩(7)从轿厢的内部侧固定于开口部(6)。

    电梯的防护板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176575B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410204732.2

    申请日:2014-05-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增加强度且抑制运输效率的降低的电梯的防护板。防护板(15)是设置在电梯的升降通道壁上的电梯用防护板,其具有主材料(21)和增强材料(22),该主材料(21)具有板状的面,借助升降通道壁的固定用的构件(中间支架)而以使该板状的面与电梯轿厢的移动方向平行的方式固定在升降通道壁上,增强材料(22)能够以安装后不会从主材料(21)脱落的方式安装在主材料(21)上。

    电梯的平衡重和使用该电梯的平衡重的电梯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4418217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410382230.9

    申请日:2014-08-05

    Abstract: 一种电梯的平衡重和使用该电梯的平衡重的电梯设备,本发明以简单的结构来防止平衡重片因平衡重框体张开而掉落,所述电梯的平衡重具有:多个平衡重片;夹设在所述多个平衡重片中的一部分平衡重片之间的固定构件;以层叠的方式收纳所述多个平衡重片和所述固定构件的平衡重框体,所述平衡重框体由一对纵向框体、连接所述纵向框体的上端的上部框体以及连接所述纵向框体的下端的下部框体构成,在所述固定构件上设置有与所述平衡重框体的一对纵向框体的外侧卡合的爪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