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688385B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280035417.0
申请日:2012-07-03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203 , H01L51/0012 , H01L51/0087 , H01L51/5271 , H01L51/5275 , H01L51/5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有机发光元件,有机发光元件的高效率化需要减少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激励以外的电子-空穴对的非发光复合的影响,将激子能量的大部分转换为可视光,并大幅提高有机发光元件的发光效率。本发明的有机发光元件具有反射电极、透明电极、以及于所述反射电极和所述透明电极之间配置的发光层,其具有如下构成:所述发光层中含有主体、第一掺杂剂,关于所述第一掺杂剂,相对于过渡偶极子力矩的平均值的基板面的垂直方向成分、水平方向成分的一个比另一个大。
-
公开(公告)号:CN102959039B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080067466.3
申请日:2010-09-10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012 , C09K11/06 , C09K2211/185 , H01L51/0085 , H01L51/5004 , H01L51/5036 , H01L2251/5346 , H05B33/14
Abstract: 提供了容易进行掺杂剂量控制的有机发光元件。该有机发光元件具有上部电极(12)、下部电极(11)以及设置在所述上部电极和所述下部电极之间的发光层(3),所述发光层含有主体(4)、第一掺杂剂和第二掺杂剂,所述第一掺杂剂的发光颜色与所述第二掺杂剂的发光颜色不同,所述第一掺杂剂为蓝色掺杂剂或绿色掺杂剂,所述第一掺杂剂中含有第一官能团,所述第一官能团使得所述第一掺杂剂向所述发光层的存在所述上部电极的一侧的表面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04022232A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410028600.9
申请日:2010-08-16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6 , C09K11/06 , C09K2211/1011 , C09K2211/1029 , C09K2211/185 , H01L51/0002 , H01L51/5028 , H01L51/5036 , H05B33/14 , Y02B20/18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有机发光层材料、使用有机发光层材料的有机发光层形成用涂布液、使用有机发光层形成用涂布液的有机发光元件以及使用有机发光元件的光源装置,提供容易既能容易控制掺杂剂量又能获得白色发光的有机发光元件。该有机发光元件具有第一电极(12)、第二电极(11)、以及配置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发光层(3),上述发光层含有主体材料、红色掺杂剂和蓝色掺杂剂,上述红色掺杂剂在上述发光层内具有浓度梯度或者用于在上述第一电极附近局部存在的第一取代基。
-
公开(公告)号:CN102959039A
公开(公告)日:2013-03-06
申请号:CN201080067466.3
申请日:2010-09-10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012 , C09K11/06 , C09K2211/185 , H01L51/0085 , H01L51/5004 , H01L51/5036 , H01L2251/5346 , H05B33/14
Abstract: 提供了容易进行掺杂剂量控制的有机发光元件。该有机发光元件具有上部电极(12)、下部电极(11)以及设置在所述上部电极和所述下部电极之间的发光层(3),所述发光层含有主体(4)、第一掺杂剂和第二掺杂剂,所述第一掺杂剂的发光颜色与所述第二掺杂剂的发光颜色不同,所述第一掺杂剂为蓝色掺杂剂或绿色掺杂剂,所述第一掺杂剂中含有第一官能团,所述第一官能团使得所述第一掺杂剂向所述发光层的存在所述上部电极的一侧的表面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437177A
公开(公告)日:2003-08-20
申请号:CN03103026.2
申请日:2003-01-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IPC: G09G3/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7/3276 , H01L27/3211 , H01L51/5234 , H01L51/524 , H01L2251/5315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有机发光显示器。在玻璃基体上形成扫描线、信号线、第一供电导线和第二供电导线,在包含上述部件的线路层上形成第一电极,在第一电极上形成包含空穴传送层、发光层、电子传送层和电子注入层的有机层,在电子注入层上形成用作阴极的第二电极,作为阳极的第一电极通过驱动器件和第一供电导线与电源的正极相连,而作为阴极的第二电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并且以接触孔用作馈电点在每个象素的显示区中与第二供电导线相连,从而降低了起因于第二电极的导线电阻,降低了显示板亮度的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02130305A
公开(公告)日:2011-07-20
申请号:CN201010255806.7
申请日:2010-08-16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6 , C09K11/06 , C09K2211/1011 , C09K2211/1029 , C09K2211/185 , H01L51/0002 , H01L51/5028 , H01L51/5036 , H05B33/14 , Y02B20/18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有机发光层材料、使用有机发光层材料的有机发光层形成用涂布液、使用有机发光层形成用涂布液的有机发光元件以及使用有机发光元件的光源装置,提供容易既能容易控制掺杂剂量又能获得白色发光的有机发光元件。该有机发光元件具有第一电极(12)、第二电极(11)、以及配置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发光层(3),发光层含有主体材料(4)、红色掺杂剂材料(5)、绿色掺杂剂材料(6)和蓝色掺杂剂材料(7),红色掺杂剂具有用于向第一电极侧移动的第一功能性基团,绿色掺杂剂具有用于向第二电极拉近的第二功能性基团。
-
公开(公告)号:CN1627876A
公开(公告)日:2005-06-15
申请号:CN200410104674.2
申请日:2001-08-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293 , H01L27/3211 , H01L27/322 , H01L27/3244 , H01L27/3295 , H01L51/5281 , H01L51/5284 , Y10S428/917
Abstract: 通过使由发射层(100)发出的光有效利用于显示而实现明亮显示的光发射器件(24)。偏光分离器(500)提供在所述发射层(100)和所述相移片(700)之间,偏光分离器分离出包括所述发射层的部分或全部光发射的波长范围的波长范围且比可见光波长范围更窄的光,且从所述发射层侧导向所述偏光分离器侧的光中反射出会由于所述相移片的操作而在所述起偏器(600)内转换成可被吸收的线偏振光的圆偏振光成分,而透过其他的光。
-
公开(公告)号:CN107039592B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611040774.2
申请日:2010-08-16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有机发光层材料及其涂布液、有机发光元件以及光源装置。提供容易既能容易控制掺杂剂量又能获得白色发光的有机发光元件。该有机发光元件具有第一电极(12)、第二电极(11)、以及配置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发光层(3),上述发光层含有主体材料、红色掺杂剂和蓝色掺杂剂,上述红色掺杂剂在上述发光层内具有浓度梯度或者用于在上述第一电极附近局部存在的第一取代基。
-
公开(公告)号:CN104022232B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410028600.9
申请日:2010-08-16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6 , C09K11/06 , C09K2211/1011 , C09K2211/1029 , C09K2211/185 , H01L51/0002 , H01L51/5028 , H01L51/5036 , H05B33/14 , Y02B20/18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有机发光层材料、使用有机发光层材料的有机发光层形成用涂布液、使用有机发光层形成用涂布液的有机发光元件以及使用有机发光元件的光源装置,提供容易既能容易控制掺杂剂量又能获得白色发光的有机发光元件。该有机发光元件具有第一电极(12)、第二电极光层(3),上述发光层含有主体材料、红色掺杂剂和蓝色掺杂剂,上述红色掺杂剂在上述发光层内具有浓度梯度或者用于在上述第一电极附近局部存在的第一取代基。(11)、以及配置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发
-
公开(公告)号:CN103688385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280035417.0
申请日:2012-07-03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203 , H01L51/0012 , H01L51/0087 , H01L51/5271 , H01L51/5275 , H01L51/5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有机发光元件,有机发光元件的高效率化需要减少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激励以外的电子-空穴对的非发光复合的影响,将激子能量的大部分转换为可视光,并大幅提高有机发光元件的发光效率。本发明的有机发光元件具有反射电极、透明电极、以及于所述反射电极和所述透明电极之间配置的发光层,其具有如下构成:所述发光层中含有主体、第一掺杂剂,关于所述第一掺杂剂,相对于过渡偶极子力矩的平均值的基板面的垂直方向成分、水平方向成分的一个比另一个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