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器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741220B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1880038730.7

    申请日:2018-06-12

    Abstract: 上风侧箱(31)和下风侧箱(32)分别具有管接合部(31a、32a)以及与管接合部一起构成箱内空间的箱主体部(31b、32b)。上风侧管接合部(31a)和下风侧管接合部(32a)通过一个芯板(40)构成为一体。上风侧箱主体部(31b)和下风侧箱主体部(32b)分别具有朝向芯部(17a、18a)侧突出的爪部(31c、32c)。在芯板设置有与爪部嵌合的孔部(42)。在爪部嵌合于孔部的状态下,上风侧箱主体部以及下风侧箱主体部固定于芯板。由此,在具备相对于外部流体的流动方向串联配置的多个芯部的热交换器中实现小型化。

    热交换器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741220A

    公开(公告)日:2020-01-31

    申请号:CN201880038730.7

    申请日:2018-06-12

    Abstract: 上风侧箱(31)和下风侧箱(32)分别具有管接合部(31a、32a)以及与管接合部一起构成箱内空间的箱主体部(31b、32b)。上风侧管接合部(31a)和下风侧管接合部(32a)通过一个芯板(40)构成为一体。上风侧箱主体部(31b)和下风侧箱主体部(32b)分别具有朝向芯部(17a、18a)侧突出的爪部(31c、32c)。在芯板设置有与爪部嵌合的孔部(42)。在爪部嵌合于孔部的状态下,上风侧箱主体部以及下风侧箱主体部固定于芯板。由此,在具备相对于外部流体的流动方向串联配置的多个芯部的热交换器中实现小型化。

    热交换器及其生产方法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54859C

    公开(公告)日:2009-10-28

    申请号:CN200610154014.4

    申请日:2006-09-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0443 F28F9/002

    Abstract: 托架部分和压紧棘爪部分设置在箱盖上,所述箱盖关闭蒸发器的第一制冷剂总箱的端部。在通过棘爪部分所述棘爪部分被压紧并临时固定到侧板上的状态下,钎焊被执行。因为蒸发器和用于电气部件的散热器通过托架部分联接,能够降低联接距离并能够保证蒸发器与用于电气部件的散热器之间的适当的紧固强度。

    热交换器及其生产方法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936485A

    公开(公告)日:2007-03-28

    申请号:CN200610154014.4

    申请日:2006-09-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0443 F28F9/002

    Abstract: 托架部分和压紧棘爪部分设置在箱盖上,所述箱盖关闭蒸发器的第一制冷剂总箱的端部。在通过棘爪部分所述棘爪部分被压紧并临时固定到侧板上的状态下,钎焊被执行。因为蒸发器和用于电气部件的散热器通过托架部分联接,能够降低联接距离并能够保证蒸发器与用于电气部件的散热器之间的适当的紧固强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