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571106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387137.6
申请日:2023-04-12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盾构弃渣再利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盾构弃渣配制注浆材料的加工装置,包括:主体,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注浆罐、空气压缩机、加压管和外接注浆管等;预处理机构,预处理机构安装在主体的内部,预处理机构的内部包括注料口、密封连接环、分离区、拦网、注水管,分离区固定安装在主体的内侧,注料口设置在分离区的一侧,密封连接环固定安装在注料口的外侧;本发明在通过预处理机构内的结构对注浆料进行处理,使得存在与盾构弃渣中的较大石块不会进入到后续步骤,进而不会影响注浆工作的正常进行,同时通过注水管注入水份并防止石块堵在分离区的通孔的位置上,使得对注浆料的处理操作能正常持续进行下去。
-
公开(公告)号:CN119977477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205648.0
申请日:2025-02-25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
Inventor: 侯文宁 , 刘晓艳 , 贺伟盼 , 刘小妹 , 陈欣怡 , 朱淑珍 , 占宇 , 张予嘉 , 麻莉莹 , 颜如玉 , 邓俊杰 , 黄广铖 , 叶芊芊 , 陈佳瑶 , 刘学海 , 刘全胜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绿色低碳的铜尾矿基碱激发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铜尾矿粉150~200份,水泥450~600份,粗细骨料600~700份,碱激发剂80~120份,聚羧酸减水剂15~20份,水200~270份,水胶比为0.25~0.35。本发明通过将铜尾矿粉作为原料,且铜尾矿粉掺量可达20%,有效解决了铜尾矿大量堆积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实现了工业固废的资源化利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并且所制得的混凝土材料极大地降低了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助力建筑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在满足碳减排要求的同时,力学性能优异,保障建筑结构的安全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