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33546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271820.8
申请日:2024-03-11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
IPC: G06F30/20 ,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钢框架弹塑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柱脚剪重比强柱系数对钢框架静力弹塑性的影响分析方法,将强柱系数、首层剪重比和柱脚连接方式定义为研究参数;设计14个8层规则的典型钢框架模型;基于塑性铰理论的二阶非线性软件对典型钢框架模型进行分析,分析研究参数对多层钢框架结构的静力弹塑性损伤,该方法的分析结果表达了随着强柱系数的增大,塑性铰由柱端最先形成转变到梁端,且塑性变形分散到各层,变形集中现象得到缓和,强柱系数小于1.2的模型塑性变形集中在首层,易形成首层破坏机制(局部破坏机制),而强柱系数1.5以上的模型塑性变形分散在各层,形成整体破坏机制。
-
公开(公告)号:CN118133547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272262.7
申请日:2024-03-11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
IPC: G06F30/20 ,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钢框架抗震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剪重比与柱脚方式对多层钢框架的抗震影响分析方法,本方法采用二阶非线性程序clap对22个8层纯框架模型输入三组地震波进行动力时程分析,分析设防烈度地震的动力响应和塑性损伤分布规律,探讨强柱系数、首层剪重比及柱脚形式对钢框架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为多层钢框架抗震提供动力损伤规律,从而解决了现有的分析方法无法对设防烈度下多层钢框架的动力损伤进行分析的问题。
-